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规 » 行业标准 » 正文

通用硅酸盐水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6-06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中国混凝土网
核心提示:通用硅酸盐水泥

   


  
本标准第7.17.3.17.3.27.3.38.4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与欧洲水泥标准ENV197-1:2000《通用波特兰水泥》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三个标准。

    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本标准主要变化如下:

    ——全文强制改为条文强制(本版前言);

    ——增加了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定义(本版第3章);

    ——将各品种水泥的定义取消(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3章);

    ——将组分与材料合并为一章(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4章,本版第5章);

    ——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掺活性混合材料时,最大掺量不超过15%,其中允许用不超过水泥质量5%的窑灰或不超过水泥质量10%的非活性混合材料来代替改为活性混合材料掺加量为>5%≤20%,其中允许用不超过水泥质量8%且符合本标准第5.2.4条的非活性混合材料或不超过水泥质量5%且符合本标准第5.2.5条的窑灰代替(原版GB175-1999中第3.2,本版第5.1条);

    ——将矿渣硅酸盐水泥中矿渣掺加量由“20%70%”改为“>20%≤70%”,并分为A型和B型。A型矿渣掺量>20%≤50%,代号P.S.AB型矿渣掺量>50%≤70%,代号P.S.B(原版GB1344-1999中第3.1,本版第5.1条);

    ——将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中火山灰质混合材料掺量由“20%50%”改为“>20%≤40%”(原版GB1344-1999中第3.2条,本版第5.1条);

    ——将复合硅酸盐水泥中混合材料总掺加量由应大于15%,但不超过50%”改为“>20%≤50%”(原版GB12958-1999中第3章,本版第5.1条);

    ——材料中增加了粒化高炉矿渣粉(本版第5.2.35.2.4)

    ——取消了复合硅酸盐水泥中允许掺加粒化精炼铬铁渣、粒化增钙液态渣、粒化碳素铬铁渣、粒化高炉钛矿渣等混合材料以及符合附录A新开辟的混合材料,并将附录A取消(原版GB12958-1999中第4.24.3条和附录A);

    ——增加了M类混合石膏,取消了A类硬石膏(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中第3,本版第5.2.1.1条);

    ——助磨剂允许掺量由不超过水泥质量的1%”改为不超过水泥质量的0.5%”(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中第4.5条,本版第5.2.6条);

    ——普通水泥强度等级中取消了32.532.5R(原版GB175-1999中第5章,本版第6章);

    ——将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中熟料中的氧化镁含量改为水泥中的氧化镁含量,其中要求P.S.A 型、P.P型、P.F型、P.C型水泥中的氧化镁含量不大于6.0%,并加注b说明如果水泥中氧化镁含量大于6.0%时,应进行水泥压蒸试验并合格 P.S.B型无要求。(原版GB1344-1999GB12958-1999中第6.1条,本版第7.1)

    ——增加了氯离子限量的要求,即水泥中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06%(本版第7.1条);

    ——将各强度等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强度指标改为和硅酸盐水泥一致,将各强度等级复合硅酸盐水泥的强度指标改为和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一致(原版GB12958-1999中第6.6条,本版第7.3.3条);

    ——增加了45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30%作为选择性指标(本版第7.3.4条);

    ——增加了选择水泥组分试验方法的原则和定期校核要求(本版第8.1条);

    ——0.50水灰比和胶砂流动度不小于180mm来确定用水量的规定的适用水泥品种扩大为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和掺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原版GB1344-19997.5条,本版第8.5条);

    ——编号与取样中增加了年生产能力“200×104t以上的级别,即:200×104t以上,不超过4000t为一个编号;将“120万吨以上,不超过 1200吨为一个编号改为“120×104t200×104t,不超过2400t为一个编号(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 GB12958-1999中第8.1条,本版第9.1条);

    ——出厂水泥应保证出厂强度等级,其余技术要求应符合本标准有关要求改为经确认水泥各项技术指标及包装质量符合要求时方可出厂(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中第8.2条,本版第9.2条);

    ——增加了出厂检验项目(本版第9.3)

    ——取消了废品判定(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中第9.3条);

    ——不合格品判定中取消了细度和混合材料掺加量的规定,将判定规则改为检验结果符合本标准7.17.3.17.3.27.3.3条技术要求为合格品。检验结果不符合本标准7.17.3.17.3.27.3.3条中任何一项技术要求为不合格品。(原版GB175-1999GB1344- 1999GB12958-1999中第8.3.2条,本版第9.4.19.4.2条);

    ——检验报告中增加了合同约定的其他技术要求(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中第8.4条,本版第9.5条);

    ——交货与验收中增加了安定性仲裁检验时,应在取样之日起10d以内完成(本版第9.6.2条);

    ——包装标志中将且应不少于标志质量的98%”改为且应不少于标志质量的99%”(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中第9.1条,本版第10.1条);

    ——包装标志中将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包装袋的两侧印刷采用黑色改为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包装袋的两侧印刷采用黑色或蓝色(原版GB1344-1999GB12958-1999中第9.2条,本版第10.2条)。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4)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丛林集团、都江堰拉法基水泥有限公司、云南国资水泥红河有限公司、云南国资水泥昆明有限公司、合肥水泥设计院、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山东省水泥质量监督检验站、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冠鲁集团山东万利水泥有限公司、唐山隆丰水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颜碧兰、江丽珍、肖忠明、刘晨、张秋英、陈萍、霍春明、席劲松、宋立春、王昕、郭俊萍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情况为

    -GB175-1956GB175-1962GB175-1977GB175-1985GB175-1992GB175-1999

    -GB1344-1956GB1344-1962GB1344-1977GB1344-1985GB1344-1992GB1344-1999

    -GB12958-1981GB12958-1991GB12958-1999

 
 
[ 法规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