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简要介绍了混凝土板在发生损伤而需补修时的补修工法,从构造对策和机能对策上做了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铺装;补修技术;工法
中图分类号:U416121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 - 3383 (2006) 11 - 0032 - 02
近十年来水泥混凝土路面有了飞速的发展。水泥混凝土路面大多采用半刚性的水泥稳定材料做基层,在潮湿地带采用粗粒料填筑路床,在季冻区还要考虑满足最小冻深进行设计。
水泥混凝土路面损伤的原因有设计上的原因,也有施工上的原因。路面长期在荷载作用下发生磨耗、冲击、超载、水的侵蚀、冻融循环的影响,以及混凝土发生的化学反应等原因都能造成混凝土板的损伤。
混凝土板的表面部分在发生损伤而需补修时,从工法上分为构造对策工法、机能对策工法两种。
1 构造对策工法
(1) 更新混凝土法:在混凝土板大面积发生破损时,采用此工法。更新混凝土工法,在水泥混凝土铺装及沥青混凝土铺装上都有使用。更新面积要根据路基、基层及交通量的状况综合考虑而定。
(2) 罩面工法:在原混凝土板上铺设沥青混凝土或重新铺装新的水泥混凝土的工法,以提高混凝土板的承载力及耐久性。在罩面前要处理不良位置的坑洞及反射裂缝。
(3) 条钢工法:在混凝土发生裂缝的位置切槽,在其中埋设钢板,在发生裂缝的两侧用钢板联结的工法。
(4) 注入工法:混凝土板和路基之间产生空隙和空洞时,将发生沉降的板抬到通常位置时所用的工法。注入材料通常应用沥青类的注入材料。
2 机能对策工法
(1)补坑工法:混凝土板在发生欠损、段差等损伤时,用充填材料使路面的平整得以迅速恢复的应急恢复工法。充填材料有水泥类、沥青类、树脂类等材料。
(2) 嵌缝工法:在接缝处的填充材料发生脱落、老化、裂缝、剥离等。混凝土板发生裂缝的情况下,注入填充材料进行充填的工法。
(3) 表面处理工法:混凝土板由于汽车防滑链造成的剥落、抛光、表层剥离等情况时,进行薄层铺装的施工工法。
(4) 粗面处理法:为了提高混凝土表面的抗滑性能而实施的工法。
(5) 刻槽工法:混凝土板上刻槽,为了改善雨天行车安全及提高抗滑性能而实施的工法。
3 混凝土薄层罩面工法简介
3.1 概要
(1) 将旧混凝土铺装版挖除后,新铺设4~8 cm厚的混凝土的工法。
(2) 为了提高新旧混凝土的接合,要进行除锈喷净处理。
3.2 特点
(1) 厚混凝土铺装可以用混凝土进行修缮。
(2) 使用材料及产生的废弃物会很少。
3.3 施工顺序
3.4 用途
(1) 用于因磨耗引起的表面粗糙、车辙、凹槽、抗滑性能低下等混凝土铺装的补修。
(2) 隧道等表面高度不能改变的混凝土铺装的补修。
(3) 板厚不足混凝土板的增厚。
4 条钢工法简介
(1) 概要:道路、机场、工厂工作台等发生裂缝板的补修工法。在发生裂缝的两侧混凝土板上切开10~12 mm ,深80~100 mm 的槽,在槽内插入钢板,用高强度树脂浆固定后,将两块板联结起来,以传递荷载的工法。
(2) 构造例(见图2 、图3 、图4)
(3) 特点
①切槽宽10~12 mm ,比较窄,补修位置从视觉上并不显眼;
②在裂缝处也可以传递荷载;
③能防止罩面后位置重复出现裂缝。
(4) 用途:道路、机场、工厂工作台等各种混凝土板裂缝的补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