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 世纪70 年代, 国外研究机构通过试验的方法发现, 水和水系统是最难研究的对象。它们属于所谓的开放系统, 不仅与外部介质交换能量, 而且也交换物质。同时, 水系统又是杂乱的系统, 在水中, 特别是在天然水和技术水中, 总是存在着超细的固体颗粒和气泡。这是一种微观多相(胶质) 系统。各种物理作用——磁、声、电、热、除气等等, 可使水系统显著活化。水流通过磁场力切割磁力线, 水即被磁化, 被磁化的水称为磁化水。由此可见磁化水的生产十分简便。
水分子结构模型
水分子团的结构
在水系经磁化处理后, 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会发生变化, 这也是磁化水能够进行实际应用的基础。研究表明, 水经过磁化处理, 可以使水系在很多方面发生变化, 诸如: 光学性质、法拉第磁光效应、离子的水和作用、红外吸收光谱、磁化率、电导率、介电常数、粘度、化学反应、表面张力和吸附、溶解、结晶、聚合作用、凝聚作用、蒸发、电化学效应、离子交换、生物效应等。正是因为磁化水能够产生上述诸多变化, 引起工程技术人员展开广泛的试验研究。
水被磁化后主要发生以下变化:
(1) 水中产生电荷, 同时水被磁化时会产生氢离子, 在管壁上形成对其有良好保护作用的氢离子被膜。
(2) 使水的酸碱度发生变化, pH 值向碱性的方向约上升014~110 。
(3) 使水的表面张力下降、水对固体物质的浸润角增大浸润能力增强, 蒸发速度提高。
(4) 水对一些盐类的溶解度提高。
水被有效磁化的条件
水被有效磁化的主要条件一般应有以下方面:
(1) 水应有一定的导电性, 而不是蒸馏水等高纯度的不导电的纯水, 否则水基本不会被磁化。
(2) 水流应与磁力线垂直正交, 用一定数量的水流去切割有相应磁场强度和相应密度的磁力线,否则就不会被有效磁化。
(3) 水流切割磁力线时应有足够的速度, 这也是有效磁化所必须的。将静止或基本静止或无规则运动的水, 与永久磁铁简单组合起来的水磁化产品, 在实际使用中很难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