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介绍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 型梁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主要施工设备、主要材料及半成品、和施工出现主要问题的处理。
关键词: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 型梁;汤旺河大桥;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施工设备;问题处理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 - 3383 (2006) 11 - 0102 - 01
1 钢筋及模板制安、孔道成型
预制T 型梁可采用C25 混凝土底座,厚度为25~40 cm ,底面配Φ8 @20 钢筋网。底座预留拉杆孔,上铺5~6 mm 钢板。钢筋在加工场开料加工后,搬运到预制台座位置安装就位,钢筋骨架下底和外侧垫保护层垫块,错开布置。金属波纹管宜应用手提式砂轮切割机,不得使用电焊切割。波纹管孔道一般按每50 cm 采用钢筋卡子以铁丝绑扎固定,避免孔道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移位。孔道上若出现意外孔洞则在浇筑混凝土前修补好。波纹管连接后用密封胶带封口,避免混凝土浇筑时水泥浆渗入管内造成孔道堵塞,在操作时防止管壁破裂,防止邻近电焊火花烧伤孔道。钢绞线的安装选用预埋波纹管后再穿束,一般采用人工穿束,对钢绞线可将一孔筋束中的全部钢绞线编束后整体装入孔道中。穿束前应检查,锚垫板位置正确,孔道内畅通、无水分和杂物。钢绞线下料长度一般为孔道长度加上锚固及张拉工作长度。为防止钢丝扭结宜进行编束,每隔1~1.5 m 绑扎一道铅丝,铅丝扣弯入钢束内。钢绞线切割时,在每端离切口30~50 mm 处用铁丝绑扎。绑扎好的钢绞线束应编号挂牌堆放。预制T型梁模板一般采用定型钢模板,按梁体尺寸准确定制。模板应有足够的刚度,边角整齐,内表面平滑,模板底部和上部可采用对拉螺杆固定,侧模外侧安设附着式震动器。各块模板之间由螺栓连接,胶带紧接。
2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混凝土拌和料可掺适量的外加剂。混凝土搅拌时,检查拌制质量和塌落度,符合要求才可浇筑。混凝土采用分层振捣一次浇筑的方法,在倾斜面上逐层升高,每层30 cm。振捣时不得大力撬动钢筋和模板。梁体混凝土浇筑后,在梁端标明制作日期和安装方向。为了不损坏T 型梁的翼缘,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5 Mpa 时,不得拆模。拆模时不得用力撬动与敲打而损伤梁体表影响T 型梁的外观质量。在混凝土初凝后,用麻袋覆盖,并洒水养护,在养护期宜保证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
3 张拉钢绞线
一般30 mT 型梁混凝土龄期宜大于4 d ,同时梁体混凝土宜达到设计强度的70~90 %时,方可张拉钢绞线。当跨径大于或等于25 m 时,宜采用两端同时张拉。如两端张拉时,则两端千斤顶升降压、画线标记、伸长测量、插垫等工作宜保持一致。在张拉前,采用无油污染的压缩空气,对孔道、锚具与钢绞线端部进行清洗。
4 孔道灌浆与封端
孔道灌浆采用专用灌浆泵进行。灌浆工艺有“一次压注法”和“二次压注法”两种,前者用于不太长的直线形孔道,后者用于对于较长或曲线形孔道。预应力张拉完毕后的24 h 之内即对孔道进行灌浆。灌浆分两次进行,每一孔道宜于两端先后各灌浆一次。由灌浆泵在梁一端将纯水泥浆,经灌浆胶管从灌浆咀压入孔道内,灌浆的压力最少升到0.7 Mpa ,当灌浆达到另一端饱满并排出浓浆(排气孔排出相同稠度的水泥浆) 时用木塞堵孔,并稳压10 s 以上后,可关闭进浆管截止阀,拆卸进浆管。对于“二次压注法”,在第一次压浆间隔不小于30~45 min 后,可进行第二次灌浆,拔出两端排气孔木塞,在另一端安装进浆管,并将进浆管截止阀全部打开,待排气孔流出浓浆时,再用木塞堵孔及关闭进浆管截止阀,并稳压10 s 以上后关闭截止阀,拆卸进浆管,完成灌浆工作。
封端前对梁端凿毛并清洗干净,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低于梁体强度。在梁体灌浆后并养护,待所灌水泥浆强度达到要求后才能吊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