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应用技术 » 正文

高层建筑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4-29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朱道秒
核心提示:高层建筑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

一、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墙( 柱) 钢筋绑扎———沿墙( 柱) 边弹线、找平———预埋梁端口———门窗洞口模板安装、校正、固定———预埋管线盒———墙体大模板安装、校正、固定———浇筑墙( 柱) 混凝土———拆墙( 柱) 模板———梁、顶板支模放线———沿顶板底面线贴海绵———支梁———顶板模板———清理梁内杂物和墙( 柱) 顶杂物———绑扎顶板及梁钢筋———浇筑顶板混凝土。

二、模板工程

  ( 1) 剪力墙钢大模板施工

  ①模板制作

  委托钢大模制作专业厂家, 根据施工图纸制作定型的墙体钢大模。采用6mm 厚钢板, 板面要平整, 下料尺寸要精确, 板边缘要平直, 板缝拼接紧密, 模板面板接缝高差小于1mm, 模板间接缝高差小于2mm, 模板组拼后, 对接缝进行抛光, 消除板缝的高低差。横边框及横肋为8 号槽钢, 模板竖楞为双10 号槽钢, 竖边框为80mm×7mm 角钢, 构造竖肋为60mm×6mm 扁钢, 间距50mm, 穿墙螺杆的最大水平间距为1.0m。模板配置按内、外墙取不同高度, 内模为层高减去顶板厚加1~2cm, 外模可取层高加顶板厚。

  ②施工缝模板连接

  外墙模板上端贴焊与板厚相同的6mm 宽钢板带预留凹缝, 施工时将施工缝留置成企口型, 支上层模板时, 在预留的凹缝中嵌入6mm 厚的夹板并加贴海绵, 避免产生漏浆。单元间混凝土施工缝接搓处的模板连接采用企口列接设计, 解决大模板之间接缝不平整及漏浆难题。

  ③阴角模和阳角模

  采用定型的相互配套的刚性阴角模和阳角模, 阴角模的单边最长不超过600mm。以企口连接方式与直墙大模板连接。

  ④模板安装

  大模板运到现场后, 根据设计图纸在模板上逐块做出标记, 采用无色模板脱模剂, 涂刷要均匀, 不能漏刷。根据技术交底进行安装, 在校准轴线、标高、垂直度、模板连接的平直度符合要求后, 进行最终固定。

  ( 2) 顶板模板施工

  顶板模板选用15mm 厚竹胶合板,背楞选用50mm×100mm 木方, 间距不大于400mm, 主梁选用100mm×100mm木方, 立杆间距取1000mm。将木方接触板面的一侧用压刨刨平, 以保证板面的平整度。顶板模板支设时, 沿板的边缘设置木方带, 这样既可以拆模时保护模板材料和边角混凝土, 又可避免了边角处漏浆。

三、混凝土工程

  ( 1) 混凝土配合比控制要点

  在材料和浇筑方法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小的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水灰比, 坍落度根据浇筑高度的不同也有相应改变, 5~16 层的剪力墙混凝土坍落度为( 180±20) mm, 顶板混凝土的坍落度为( 160±20) mm, 17~24 层剪力墙混凝土的坍落度为( 200±20) mm, 顶板混凝土坍落度为( 180±20) mm, 以减少混凝土的泌水现象。同时控制混凝土含气量不超过2%, 初凝时间控制在3h~5h即可。

  ( 2) 浇筑

  ①混凝土浇筑时, 先铺5cm 厚与混凝土同配比的水泥砂浆。

  ②控制搅拌输送车送料时间, 确保坍落度满足设计要求。

  ③严格控制分层浇筑高度, 保证分层厚度不超过50cm。

  ④混凝土不得漏振和过振, 为减少表面气泡, 可采用二次振捣法, 即除在混凝土浇筑时振捣外, 待混凝土静置25min 左右时再振捣。

  ⑤振捣时振捣棒插入下一层混凝土的深度在10~15cm, 振捣时间以混凝土浆不再下沉和表面无气泡泛起为止。

  ( 3) 模板拆除

  ①模板拆除时应用撬杠慢慢撬动使其松动, 然后再吊走, 不能用大锤敲砸或强行拖动, 防止伤及混凝土轮廓及表面。

  ②每浇筑完混凝土后, 及时清理大模板背楞上的混凝土, 落地时使横板15~20°立放在坚实平整的地面上, 防止地面不大模板变形。

  ③大模板落地后, 要严格控制模板清理检修工作, 每周转一次应将角模拆下, 清除干净缝隙中的土浆, 校正角钢,防止接缝不严造成漏浆, 然后刷脱模剂,检查合格后再吊装使用。

  ( 4) 养护

  模板拆除后, 应及时进行土养护。平板、墙面混凝土的养护均可采取浇水或塑料薄膜封闭法, 浇水次数以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为宜, 养护时间不少于7d。

  ( 5) 修补

  当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后, 拆模后立即除表面浮浆和松动的砂子, 采用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制成水泥浆体,批嵌修复缺陷部位, 修补面的边缘略高于原混凝土表面, 浇水养护这到强度时,用手动砂轮磨平, 确保表面平整光洁。

四、局部技术质量控制要点

  ( 1) 门窗洞口的留设

  墙体中门窗洞口模板定型化, 四角采用角钢夹具, 使门窗洞口模板具有罗大的刚度和4 个角均为90°, 确保洞口留设方正, 无扭曲变形。

  ( 2) 顶板、梁与墙阴接搓的处理

  ①在浇筑墙体混凝土时, 将墙体混凝土浇筑标高控制在比顶板高10cm, 这样浇筑完项板后, 墙与顶板的接搓就隐蔽在顶板之内, 能保证阴角方正美观。

  ②梁端口预埋时, 梁截面尺寸要比实际小2~3.0cm, 并做成榫口形状, 墙体拆模后, 根据轴线弹出梁边线并对梁端口进行切割修整, 使梁端口比实际尺寸小1~2.0cm, 这样浇筑后混凝土, 墙与梁的接搓就隐藏在梁内。

  ( 3) 顶板、门窗洞口模板四周漏浆防治

  ①支模前, 沿墙体四周顶板支模水平线粘贴宽厚5mm 的海绵条, 密封模板边缘与墙体的间隙, 堵住漏浆。

  ②在门窗模的边框上粘贴5mm 厚的海绵条, 使大模与门窗口的接合更加紧密, 拆模后没有出现漏浆和水印现象。

  ( 4) 墙( 柱) 根部漏浆、烂根防治

  ①顶板浇筑时, 在墙体边线两侧5- 10cm 范围内, 将混凝土表面抹搓平整。立墙模板时, 在模板根部用砂浆堵缝。

  ②在浇筑墙体混凝土时, 先铺5cm厚与混凝土同配比的水泥砂浆。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