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应用技术 » 正文

简述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7-15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刘敏
核心提示:简述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措施

  摘要: 混凝土的变形主要有硬化过程的自生体积变形, 湿胀干缩变形, 温度变形和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保证混凝土质量, 人的质量意识也是很重要的; 同时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努力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关键词: 混凝土; 施工; 质量控制

  民用住宅、办公楼( 梁、板、柱、基础) ,水工建筑中的厂房( 基础、梁、板、柱) 。大坝、隧洞衬砌、渡槽、桥梁等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防渗等绝大多数由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承担,因此混凝土的质量在工程建筑物中显得尤其重要。混凝土施工的工艺水平、施工队伍的素质、原材料的质量等因素给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带来一定困难。

  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原材料的质量及其波动, 对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工艺有很大影响。如水泥强度的波动, 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各级石子超逊径颗粒含量的变化, 导致混凝土级配的改变, 并将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 骨料含水量的变化, 对混凝土的水灰比影响极大。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在生产过程中, 一定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 全部符合技术性能指标方可应用。骨料中含有害物质, 超过规范规定的范围内, 则会妨碍水泥水化, 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削弱骨料与水泥石的粘结, 能与水泥的水化产物进行化学反应,并产生有害的膨胀的物质。如果粘土、淤泥在砂中超过3%, 碎石、卵石中超过2%, 则这些极细粒材料在集料表面形成包裹层, 妨碍集料与水泥石的粘结。它们或者以松散的颗粒出现, 大大地增加了需水量。如使用有机杂质的沼泽水, 海水等拌制混凝土, 则会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盐霜。

  2 科学配制混凝土是保证质量的先决条件

  2.1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换算

  试验室所确定的配合比, 其各级骨料不含有超逊径颗粒, 且以饱和面干状态。但施工时,各级骨料中常含有一定量超逊径颗粒, 而且其含水量常超过饱和面干状态。因此应根据实测骨料超逊径含量及砂石表面含水率, 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其目的在于准确的实现试验室配合比, 而不是改变试验室配合比。调整量= ( 该级超径量与逊径量之和) - ( 次一级超径量+ 上一级逊径量)

  2.2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调整

  试验室所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 其和易性不一定能与实际施工条件完全适合, 或当施工设备、运输方法或运输距离, 施工气候等条件发生变化时, 所要求的混凝土坍落度也随之改变。为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符合施工要求, 需将混凝土含水率及用水量做适当调整( 保持水灰比不变) 。

  2.3 混凝土配合比, 需满足工程技术性能及施工工艺的要求, 才能保证混凝土顺利施工及达到工程要求的强度等性能。科学配制混凝土, 早期强度明显提高, 加快模板周转, 加快施工速度, 其技术、经济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3 抓好工地试验室的工作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好坏与试验室的工作是分不开的。首先使用的原材料要符合要求, 特别是砂、石材料变异性较大, 试验室人员必需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 经常取样进行检验, 不符合要求的材料杜绝使用。试验室必需根据工程结构各部位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进行各项试验, 提出性能好, 成本低的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一个主要因素, 所以, 每天工地进行混凝土搅拌前, 试验室必需检验砂、石料的含水量, 调整混凝土的用水量, 以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施工中当混凝土坍落度大于规定的范围时, 不准入仓浇筑。因为若配制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得到控制, 称量准确, 则坍落度变化大的原因必然是混凝土中水量的增多, 这样则水灰比变化大,必然导致混凝土强度的降低。所以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工地试验室人员一定要经常进行混凝土坍落度的检验, 坍落度符合要求才能入仓。

  4 混凝土试件合格, 结构物混凝土不一定全部合格

  合同文件中技术规范规定, 混凝土的质量是依靠混凝土试件的强度来评定, 并代表结构物混凝土的强度,这是认为在正常施工情况下,实际工程结构物混凝土强度可以表现出混凝土试件强度特性。但应当指出,当结构物混凝土浇筑成型不够密实, 或有缺陷时, 试件强度的代表性就要随着降低, 因为试件体形很小, 容易浇筑成型和养护振实。但在浇筑结构物的混凝土时, 特别是当结构物形状及配筋情况复杂, 混凝土运输入仓条件, 气温变化较大和施工很不方便时, 就很难把结构物各部位的混凝土浇筑成如同试件的质量一样, 如在一座桥墩的施工过程中, 桥墩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25, 原材料检验无问题, 承包商在按规定取样试件28d 的强度均达到了27.0 ~28.0Mpa,按照合同技术规范要求达到了合格要求,但在工程师钻芯取样时混凝土的强度只达到了19.0Mpa,不能满足合同要求,造成了工程返工重新浇筑。因此,结构物的混凝土质量只依靠试件强度保证是不够的,还必需对结构物的混凝土施工全过程进行妥善控制, 特别是对浇筑振实成型过程尤需严格控制。对于成品采取回弹法, 射钉法, 拉拔法等辅助手段进行必要及时的检查, 对关键部位的结构物, 有必要进行钻芯取样检查试验, 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物的质量。

  5 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主要环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材料的质量、配料准确、搅拌均匀运输, 浇筑振实成型, 养护等整个施工环节中, 浇筑振实成型是主要的环节。在混凝土浇筑成型时, 由于没有振实所产生的外观上的气孔、麻面、蜂窝、孔洞、裂隙等质量问题, 易引起重视, 但由于振捣不良, 所产生的内部蜂窝、孔洞所导致的内在质量问题, 人们容易忽视。而混凝土内在质量缺陷, 同样引起混凝土结构物的破坏。所以, 混凝土振捣应引起施工人员( 特别是混凝土振捣工) 足够重视, 质检员应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 使混凝土振捣良好。

  6 预防混凝土缺陷的发生是质量控制的重点

  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好坏, 是由设计人员、监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混凝土质量的好坏, 除外观上的蜂窝、麻面缺陷外, 主要是混凝土强度能否达到要求, 当混凝土强度达不到工程要求时, 监理人员只能要求拆毁重作。而确定混凝土强度常是在混凝土浇筑后第三产业28天进行, 并得出结论。在这段时期, 还可能浇筑出大量劣质混凝土, 这样一来, 拆毁的工程量将很大。所以每一位负责质量的人员必需注意预防质量缺陷的发生或尽早地发现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缺陷, 以不误时机地采取补救措施, 所有的施工人员, 监理人员都应当随时监控混凝土的配制、搅拌、浇筑和养护等过程。监理人员、承包商质检人员按时检查配制的混凝土材料是否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 检查施工中混凝土的成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配合比, 运输、浇筑和养护是否符合施工工艺规定; 同时要检查是否按时做混凝土坍落度实验等, 坍落度是最简易、最快速判别混凝土质量的指标, 坍落度过大, 过小将会产生振捣不实, 出现蜂窝、孔洞、发生离析、分层或强度是否按技术规范的要求做混凝土强度试验, 并检查试验结果。特别是7d 龄期的强度表明28 天强度有可能低于该工程部位所要求的强度时, 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在强度不合格工程部位停止混凝土施工。等到28 天有试件测验后再定。

  7 混凝土受各种因素影响而产生变形也要引起足够重视

  大体积混凝土所产生的裂缝, 大多数属于温度裂缝, 其中表面裂缝又占绝大多数。由于贯穿裂缝将危及大坝安全运行, 而少数表面裂缝在一定条件下, 可能继续发展成贯穿裂缝, 因此分析工程特性, 坝址、气候和工程特点, 合理地确定混凝土抗裂指标, 稳定温度场, 分缝分块, 温控标准及防裂措施对于保证混凝土质量至关重要的。

  为保证混凝土质量而运做的所有生产单位和专职职能部门, 都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试验室通过对每一个质控点的检测分析, 及时把各种信息反馈给有关部门, 发现一个问题, 解决一个问题, 使生产过程始终处于控制状态。为了切实解决问题, 还从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约束有关部门和人员。总之, 要用人的质量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