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目前材料使用造成住宅工程现浇板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及施工过程的不当造成住宅工程现浇板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还通过总结原因后提出今后施工过程中针对住宅工程现浇板裂缝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住宅现浇板 裂缝原因 防治措施 裂缝弥补
一、楼板裂缝现象对工程的影响
近年来,传统的预制板逐渐被现浇板所取代,由于使用了现浇楼板,房屋的整体性、抗不均匀沉降性和结构安全性均有很大提高,但也伴随产生了一些楼板裂缝的情况,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面板的裂缝,是目前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虽然许多裂缝都不影响房屋的安全,但这种裂缝的存在足以使用户们担心受怕。因而这类的投诉不断,也使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都感到相当大的困扰。防止楼板开裂已经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课题,本文试从施工的角度出发,探讨裂缝产生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二、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引起裂缝的首要原因是混凝土的收缩。水泥的水化或混凝土中水分的蒸发会引起混凝土干缩。一般认为,混凝土的收缩在一年内可完成20年收缩量的75~80%。由于水分蒸发 ,体积逐渐缩小,产生收缩,而板的四周由于受到支座的约束,不能自由伸展。而当混凝土的收缩所引起板的约束应力超过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现浇板的开裂,开裂的部位往往产生在应力相对集中的地方,所以板的裂缝绝大多数产生在板角处,其走向与板的对角线相垂直 。此外,楼板混凝土的收缩也受到结构的另一部分(如混凝土梁、柱)的约束而引起拉应力,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将会产生裂缝,并且能够在比开裂应力小得多的应力作用下扩展延伸。
(二)温度裂缝。因水泥具有快硬、高强、水化热大的特点,再加上该房屋的主体施工发生在夏季,混凝土浇捣后又未及时浇水养护,混凝土在较高温度下失水收缩,水化热释放量较大 ,而又未及时得到水分的补充,因而在硬化过程中,现浇板受到支座的约束,势必产生温度应力而出现裂缝,这些裂缝也首先产生在较薄弱的部位,即板角处。另外,室内外温差变化较大,也要引起一定的裂缝。在调查中发现房屋西边及顶层的裂缝居多。事实上许多裂缝往往是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综合引发的。
(三)结构体型突变及未设置必要的伸缩缝。开发商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房屋长度过长, 而又未考虑设置伸缩缝,当房屋的自由伸缩达到应设置伸缩缝要求的间距时,就要引起裂缝的产生。另外,平面布局凹凸较多,即转角也越多,这些转角处由于应力集中形成薄弱部位,一受到混凝土收缩及温差变化易于产生裂缝。
(四)施工不当产生的裂缝。支座处负筋下沉产生裂缝,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不当,板的上层钢筋一般较细较软,受到人员踩踏后就立即弯曲、变形、下坠;钢筋离楼层模板的高度较大,无法受到模板的依托保护;各工种交叉作业,造成施工人员众多、行走十分频繁,无处落脚后难免被大量踩踏;上层钢筋网的钢筋马凳设置间距过大,甚至不设,多数时候仅依靠楼面梁上部钢筋搁置和分离式配筋的拐脚支撑。致使支座处负筋下陷,保护层过大,固定支座变成塑性铰支座,使板上部沿梁支座处产生裂缝。新浇混凝土楼板容易在模板、支撑变形的情况下产生裂缝。由于支撑的刚度不足或梁板支撑刚度差异较大,在荷载作用下变形沉陷,施工期间的过度震动使支撑刚度变异部位多次瞬间相对位移以及过早拆模等等都可能使混凝土在发展足够强度以支撑其自身重量之前产生裂缝。沉陷变形也是混凝土楼板裂缝开展的另一个常见原因。材料吊卸区域产生的楼面裂缝。目前在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质量与工期之间的较大矛盾。一般主体结构的楼层施工速度平均为6-8天左右一层,最快时甚至不足6天一层。因此当楼层砼浇筑完毕后只有24小时的养护时间,就忙着进行钢筋绑扎、材料吊运等施工活动,这就给大开间部位的房间雪上加霜。除了大开间的砼总收缩值较小开间要大的不利因素外,更容易在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受材料吊卸冲击振动荷载的作用而引起不规则的受力裂缝。并且这些裂缝一旦形成,就难于闭合,形成永久性裂缝,这种情况在住宅主体快速施工时较常见。混凝土养护不到位导致混凝土裂缝。施工过程混凝土的养护期不够,对混凝土的养护往往注意前几天,到后期养护都忽视了,施工过程中由于抢赶工期和浇水将影响弹线及施工人员作业,因此楼面砼往往缺乏较充分和较足够的浇水养护延续时间。
(五)各种预埋线管处产生的裂缝。预埋线管,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散处是截面砼受到较多削弱,从而引起应力集中,容易导致砼裂缝发生的薄弱部位。当预理线管的直径较小,并且房屋的开间宽度也较小,同时线管的敷设走向又不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方向时,一般不会发生楼面裂缝。反之,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大,开间宽度也较大,并且线管的敷设走向又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力向时,就很容易发生楼面裂缝。
(六)使用商品砼造成的裂缝。目前已普遍采用泵送商品砼进行浇筑,但受剧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各商品砼厂商以采用大粉煤灰掺量,低价位、低性能的砼处掺剂,以及细度模数低、含泥量较高的中细砂作为降低价格和成本的主要竞争手段。另一方面承包商在订购商品砼时片面压价和追求低价格、低成本而忽视了砼的品质,导致砼性能下降和收缩裂缝增多。
三、预防裂缝的重点防治措施
受力、收缩和温度裂缝本文不予讨论。我们主要讨论因施工而产生的裂缝及其他可控因素造成的裂缝。
(一)结构体型突变及未设置必要的伸缩缝产生的裂缝。由政府部门要求设计机构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并且对开发商提出的为增大土地利用率的不合理设计要求该予否定,对房屋的平面布置上尽量减少凹凸现象和设置必要的伸缩缝。如果平面布置上凹凸现象、平面转角现象过多,那么就要在薄弱部位设置必要的伸缩缝,或在薄弱部位做加强处理。
(二)针对施工不当产生的裂缝:
(1)A、尽可能合理和科学地安排好各工种交叉作业时间,在板底钢筋绑扎后,线管予埋和模板封镶收头应及时穿插并争取全面完成,做到不留或少留尾巴,以有效减少板面钢筋绑扎后的作业人员数量,避免作业人员过多踩踏钢筋。 B、在楼梯、通道等频繁和必须的通行处应搭设或铺设临时的简易通道,以供必要的施工人员通行。C、加强教育和管理,使全体操作人员充分重视保护板面上层负筋的正确位置,必须行走时,应自觉沿钢筋马凳支撑点通行,不得随意踩踏中间架空部位钢筋。 D、安排足够数量的钢筋工(一般应不少于3-4人或以上)在砼浇筑前及浇筑中及时进行整修,特别是支座端部受力最大处以及楼面裂缝最容易发生处(四周阳角处、预埋线管处以及大跨度房间处)应重点整修。E、砼工在浇筑时对裂缝的易发生部位和负弯矩筋受力最大区域,应铺设临时性活动挑板,扩大接触面,分散应力,尽力避免上层钢筋受到重新踩踏变形。F、对于操作面上的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交底,并且对应施工人员的责任,要求进行每一位操作人员签认,要让所有操作人员负起责任。
(2)模板及其支撑系统要有足够的刚度。楼板模板支撑的间距要适宜,使楼板模板刚度与梁模板刚度不至于相差太大。在与施工井架相接的或施工运输频繁经过的楼板模板中适当加强模板支撑系统。5.施工期间不要过早拆除楼板的模板支架。必要时可在拆除模板后在适当位置上安装回头顶。施工机具和材料不要集中堆放在一块楼板上,避免造成较大的荷载使还未达到强度的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
(3)A、主体结构的施工速度不能强求过快,楼层砼浇筑完后的必要养护必须获得保证。主体结构阶段的楼层施工速度宜控制在7-8天一层为宜,以确保楼面砼获得最起码的养护时间。B、科学安排楼层施工作业计划,在楼层砼浇筑完毕的24小时以前,可限于做测量、定位、弹线等准备工作,最多只允许楼层上的柱钢筋焊接工作,不允许吊卸大宗材料,避免冲击振动。24小时以后,可先分批安排吊运少量小批量的楼层上的柱和剪力墙钢筋进行绑扎活动,做到轻卸、轻放,以控制和减小冲击振动力。第3天方可开始吊卸钢管等大宗材料以及从事楼层墙板和楼面的模板正常支模施工。C、在模板安装时,吊运(或传递)上来的材料应做到尽量分散就位,不得过多地集中堆放,以减少楼面荷重和振动。 D、对计划中的临时大开间面积材料吊卸堆放区域部位(一般约40平方米左右)的模板支撑架在搭设前,就预先考虑采用加密立杆(立杆的纵、横向间距均不宜大于800毫米)和搁栅增加模板支撑架刚度的加强措施,以增强刚度,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并应在该区域的新筑砼表面上铺设旧木模加以保护和扩散应力,进一步防止裂缝的发生。
(4)了解预拌混凝土的收缩曲线,加强混凝土养护,保持混凝土楼板表面湿润。在常温下养护不少于两周,特别是在混凝土终凝初期,要严格按要求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期后,在施工期间特别干燥的时候也应进行浇水养护。施工砼的保湿养护对其强度增长和各类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特别是早期的妥善养护可以避免表面脱水并大量减少砼初期伸缩裂缝发生。必须坚持覆盖麻袋或塑料薄膜进行一周左右的妥善保湿养护,特别是炎热天气塑料薄膜覆盖必须再砼浇注完毕后及时进行为妥,并建议采用喷HL等品种和养护液进行养护,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工效,并可避免或减少对施工的影响。
1.针对各种预埋线管处产生的裂缝的防治措施。对于预埋较粗的管线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应要求重新增设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加强。根据经验,建议增设的抗裂短钢筋采用Φ6-Φ8,间距≤150,两端的锚固长度应不小于300毫米。线管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交叉布线处可采用线盒进行换接,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砼灌筑顺利和振捣密实。并且当线管数量众多,使集散口的砼截面大量削弱时,宜按予留孔洞构造要求在四周增设上下各2Φ12的井字形抗裂构造钢筋。
2.针对预拌混凝土对混凝土现浇楼板产生的裂缝防治措施。建议有关部门牵头,尽快健全和统一对商品砼厂商的行业管理,并根据成本投入比例,相应和合理地提高商品砼的市场价格(特别是用于住宅楼面工程的砼),促使商品砼厂商转变观念,控制好原材料质量,选用高效优质砼外掺剂,改善和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值,建立好控制体系,是一项改善商品砼质量和性能的根本性工作。承包商在订购商品砼时,应根据工程的不同部位和性质提出对砼品质的明确要求,不能片面压价和追求低价格、低成本而忽视了砼的品质,导致砼性能下降和收缩裂缝增多。同时现场应逐车严格控制好商品砼的坍落度检查,以保证砼熟料的半成品质量。另一方面要了解预拌混凝土的级配情况,对某些级配的混凝土,不要过度振捣楼板混凝土,过度的振捣会使混凝土产生离析和泌水,使混凝土楼板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较多的沙浆层和水泥浆层,容易产生干缩裂缝。由于一般楼板的厚度不大,使用平板振动器匀速拖过一次就可使楼板的混凝土成型密实。要在混凝土沉淀收缩基本完成后才开始楼板的最终抹面。
四、对裂缝的弥补处理
在采取了上述综合性防治措施后,由于各种原因仍可能有少量的楼面裂缝发生。当这些楼面裂缝发生后,应在楼地面和天棚粉刷之前预先作好妥善的裂缝处理工作,然后再进行装修。根据经验,住宅楼地面上部的粉刷找平层较厚,可以通过在找平层中增设钢丝网、钢板网或抗裂短钢筋进行加强,并且上部常被木地板等装饰层所遮盖,问题相对较小。但板底则粉刷层较薄,并且通常无吊顶遮盖,更易暴露裂缝,影响美观并引起投诉,所以板底更应妥善处理。板底袭缝宜委托专业加固单位采用复合增强纤维等材料对裂缝作粘贴加强处理,当遇到裂缝较宽、受力较大等特殊情况时,建议采用碳纤维粘贴加强。复合增强纤维的粘贴宽度以350-400毫米为宜,既能起到良好的抗拉裂补强作用,又不影响粉刷和装饰效果,是目前较理想的裂缝弥补措施。
五、结束语
对于现浇板容易出现的一些非结构性裂缝现象,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加强混凝土施工工艺管理,严格按混凝土施工规程办事, 采取了一些防治措施,就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大大减少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机会。要彻底消除裂缝现象,尚有待不断提高施工技术和不断积累施工经验,采用更为科学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 沈金锁,李海营,钢筋混凝土现浇楼面裂缝的原因及防治. 河北煤炭,2006,(01)。
[2] 修昱,楼面裂缝的分析和防治措施. 鸡西大学学报 ,2005,(06)。
[3] 徐远,房屋现浇楼板裂缝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山西建筑,2004,(23)。
[4] 左榕军,论现浇住宅楼面裂缝的分析和防治措施. 安徽建筑,2006,(01) 。
[5] 王春, 散水与墙结合处裂缝防治法. 建筑工人 ,2004,(12)。
[6] 王春武,混凝土板面的裂缝和钢筋的构造. 工业建筑 ,2006,(01)。
[7] 钟朝欣,钢筋混凝土屋面板裂缝的部位及防治. 科技资讯 ,2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