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生产技术 » 正文

橡胶改牲混凝士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11-30  来源:《试验研究》  作者:彭丽君
核心提示:橡胶改牲混凝士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摘 耍:以橡胶微粒为掺合料,在不同体积替代量(替代砂)下制备了多组改性混凝土试块。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改性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弯折强度等均随橡胶掺量的增加而降低,从破坏现象的观测和与普通混凝土破坏的对比中 发现改性混凝土具有密度小、韧性好、抗裂性能强、变形能力大、力学性能可恢复等传统混凝土难以企及的卓越性能.

关键词:再生利用橡胶改性混凝土力学性能实验

0前言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废旧轮胎的产生量也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长。2004年,我国废旧轮胎的产生量已超过1.12亿条.预计到2010年将超过2亿条,废旧轮胎己成为新的固体污染源。废旧轮胎具有很强的抗热性、抗机械性,若深埋处理.上百年不会分解腐烂;若露天存放,不仅占用土地,而且极易滋生蚊虫、引发传染疾病、造成火灾。因此,探求废旧橡胶轮胎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已提上了议事日程。大规模公路建设为废1日轮胎的无害化处理及回收利用提供了契机。为了便于对比,力学性能采用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中的规定进行试验。

1 原材料种类、性能及混凝土配合比选择

1.1试验原材料

  水泥:湖南湘乡水泥厂“韶峰”牌P.0.32.5级水泥;

  砂:湖南湘江河砂.中砂,细度模数2.8,II区级配合格;

  石:5ram~25ram碎石,连续粒径,级配合格;高效减水剂:上海花王化学有限公司迈地100萘系高效减水剂:

  胶粉:娄底三川再生橡胶粉厂生产的28目胶粉;

  胶粒:娄底三川再生橡胶粉厂生产的0.1l'nm~5ram连续级配胶粒:

  水:自来水;

1.2试验分组及配合比设计

  掺人的废旧轮胎表现为胶粉、胶粒二种形式,二种掺合物分别以0%,20%,40%,60%,80%,100%的体积替代砂。依照体积替代量的不同,试验共分6个大组,其中20%,40% 60%.80%.100%组又按掺合物不同各自细分为2个小组。

  参考组(0%组,即砂不被替代)的设计强度等级为C35。根据JGJ 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计算出初步配合比,试拌调整.得出基准配合比,经7天龄期的强度检验.确定各组混凝土配合比如表1。

2橡胶改性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2.1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试验结果见图l、2。

  由图1、2可得如下结论:改性混凝土7天、28天龄期抗压强度随橡胶掺量增加而减少,并随橡胶掺量的增加具有早强效应.7天龄期抗压强度达到28天龄期的75%,最大达到91-3% 。橡胶改性混凝土试件达到极限抗压强度后,仍然保持原有形状,表面很少出现裂纹.在极限抗压强度后还能承受较长时间的荷载,而普通混凝土出现脆性破坏,这就说明了橡胶改性沥青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韧性显著提高了。

2.2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抗拉强度是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之一,是确定混凝土抗裂度的重要指标。试验结果见图3、4。

  试验结果表明,掺入胶粉、胶粒后.改性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降低并随着橡胶掺量的增加,劈裂抗拉强度基本呈直线下降趋势。试件破坏后仍可保持原有形状.极少出现裂纹。

2.3抗折强度试验

  抗折强度试验采用三分点加荷方式。试验结果见图5。由图5可知,胶粉、胶粒的掺量从0%~20%变化时,改性混凝土抗折强度降低较为迅速,掺量从20%~100%变化时,改性混凝土抗折强度降低较为缓慢。由试验观测可知,普通混凝土试件在极限荷载下迅速脆断:改性混凝土试件在极限荷载下没有出现明显的贯穿性裂纹。

2.4弹性模量试验

  弹性模量有切线弹性模量和割线弹性模量。切线弹模是指过混凝土应力一应变曲线原点的切线斜率,又称为初始弹性模量,但不易从试验中测出。割线弹性模量是应力一应变关系近似于直线,可以用应力除以其相应的应变来表示。试验采用割线弹性模量法。

  由上述试验结果绘出弹性模量一胶粉胶粒掺量变化曲线如图6。

  试验结果表明,改性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随胶粉胶粒掺量的增加而减小。其中,掺加胶粉组的弹性模量降低最大,混凝土弹性模量由0%掺量时的35.8GPa减小至100%掺量时的6.4GPa.最大减少量达29.4GPa。100%胶粉掺量的改性混凝土弹性模量约为0%掺量混凝土弹性模量的1,60。

2.5极限应变试验

  弹性模量试验时,当试件轴心抗压强度达到极限值时记录各自的变形值(标距150mm)。

  试验结果表明,改性混凝土的极限应变随改性材料掺量的增加而增大:掺加胶粉组混凝土的极限应变大于同掺量胶粒组混凝土的极限应变,极限应变的最大值达到10.1%。

3结论

  橡胶改性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弯折强度等均随橡胶掺量增加而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同时也表现出了密度小、韧性高、抗裂性能好、变形能力强、力学性能可恢复等传统混凝土难以企及的卓越性能。

参考文献

  [1]马楠.“黑色污染”如何实现“绿色再生。[J].中国检验检疫,2005,(8)

  [2]曹卫东,王超,韩恒春 废旧轮胎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综述[J].交通标准化,2005,(6):78— 82

  [3]董诚春.胶粉改性沥青的制法及其应用(一)[J].中国橡胶, 2003,19(10):26~27

  [4]郑南翔,李安.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设计与施工工艺[J].山西建筑,2005,31(3):93 ~94

  [5]黄彭,吕伟民,张福清,魏晓静.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与工艺技术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1,14(增刊):4~v 7

  [6]陈波,张亚梅,陈胜霞,张才华.橡胶混凝土性能的初步研究U1.混凝土,2004(12):37— 39

  [7]李红燕.橡胶改性水泥基材料的性能研究 .南京:东南大学,2004

  [8]JGJ 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s]

  [9] 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S]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