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纤维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制成的化学纤维。合成纤维与其他纤维相比除具有密度小、单丝直径小和弹性模量低等特性外,还可以在混凝土中起到明显的阻裂与增韧作用,又因其价格适宜,抗拉强度高,耐酸碱等优势,在大量的工程中得到应用。
合成纤维按其材料组成可分为聚丙烯纤维(代号PPF)、聚丙烯腈纤维(代号PANF)、聚酰胺纤维(即尼龙6和尼龙66,代号PAF)、聚乙烯醇纤维(代号PVAF)等。
按其外形粗细可分为单丝纤维(代号M)、膜裂网状纤维(代号S)和粗纤维(代号T);
按其用途可分为用于混凝土的防裂抗裂纤维(代号HF)和增韧纤维(代号HZ)、用于砂浆的防裂抗裂纤维(代号SF)等。
合成纤维的规格根据需要确定,2006年通过的《水泥混凝土和砂浆用合成纤维》国家标准报批稿规定了合成纤维的规格范围和性能指标,分别如表3和表4所示。
表3 合成纤维的规格
| 
 外形分类  | 
 公称长度,mm  | 
 当量直径,μm  | |
| 
 用于水泥砂浆  | 
 用于水泥混凝土  | ||
| 
 单丝纤维  | 
 3~20  | 
 6~40  | 
 5~100  | 
| 
 膜裂网状纤维  | 
 5~20  | 
 15~40  | 
 -  | 
| 
 粗纤维  | 
 -  | 
 15~60  | 
 >100  | 
| 
 注:经供需双方协商,可生产其它规格的合成纤维。  | |||
表4 合成纤维的性能指标
| 
 试验项目  | 
 用于混凝土的合成纤维  | 
 用于砂浆的合成纤维  | |
| 
 防裂抗裂纤维(HF)  | 
 增韧纤维(HZ)  | 
 防裂抗裂纤维(SF)  | |
| 
 断裂强度,MPa ,≥  | 
 270  | 
 450  | 
 270  | 
| 
 初始模量,MPa ,≥  | 
 3.0×103  | 
 5.0×103  | 
 3.0×103  | 
| 
 断裂伸长率,% ,≤  | 
 40  | 
 30  | 
 50  | 
| 
 耐碱性能(极限拉力保持率),%,≥  | 
 95.0  | ||
掺合成纤维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性能指标应符合表5的要求。
表5 掺合成纤维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性能指标
| 
 试验项目  | 
 用于混凝土的合成纤维  | 
 用于砂浆的合成纤维  | |
| 
 防裂抗裂纤维(HF)  | 
 增韧纤维(HZ)  | 
 防裂抗裂纤维(SF)  | |
| 
 分散性相对误差,%  | 
 -10~+10  | ||
| 
 混凝土和砂浆裂缝降低系数,%,≥  | 
 55  | ||
| 
 混凝土抗压强度比,%,≥  | 
 90  | 
 --  | |
| 
 砂浆抗压强度比,%,≥  | 
 -  | 
 -  | 
 90  | 
| 
 混凝土渗透高度比,%,≤  | 
 30  | 
 -  | |
| 
 砂浆透水压力比,%,≥  | 
 -  | 
 -  | 
 120  | 
| 
 韧性指数(I5),≥  | 
 -  | 
 3  | 
 -  | 
| 
 抗冲击次数比,≥  | 
 1.5  | 
 3.0  | 
 -  | 
合成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制备与一般素混凝土基本相同。下面简要介绍目前应用量较大的两种合成纤维增强混凝土: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及聚丙烯晴纤维增强混凝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