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百家争鸣 » 正文

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纤维力学机理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3-06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中国混凝土网
核心提示: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纤维力学机理分析

  [摘 要] 从钢纤维的增强机理、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增韧机理、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等方面阐述了钢纤维对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增强机理,以达到提高 RPC的高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目的。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耐久性,力学性能,增强机理

  0 引言

  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带动了混凝土材料性能的改善。活性粉末混凝土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RPC) 是继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面世之后研制成功的又一种高强度、高韧性、低空隙率和高耐久性的超高性能混凝土 。它是根据最大密实性原理,剔除粗骨料,采用最大粒径为 630 μm 的细砂为骨料,由水泥、磨细石英粉、硅灰和高效减水剂并辅以适当的养护制度而制成的,活性组分粒径在 0.1 μm~1 μm之间。根据组分、养护方法和成型条件的不同,可以制成抗压强度分别为200 MPa,800 MPa左右的RPC,分别简称为 RPC200 和 RPC800。RPC 结合了钢材的高强度、高韧性和传统混凝土抗火、抗腐蚀性强的优点于一体。目前,它的应用已经进入到桥梁与路面工程、建筑工程、水利工程、特种结构多个领域。RPC可以有效地减小结构自重,在具有相同抗弯能力的前提下,RPC结构的重量仅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 1/2~1/3,几乎与钢结构相近。与普通混凝土相比,RPC具有较高抗拉强度和由抗拉强度决定的较高抗剪强度。

  表 1 给出了两种活性粉末混凝土与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比较。由此可以看出,RPC在性能上的优势。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