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百家争鸣 » 正文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正截面受力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6-29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中国混凝土网
核心提示: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正截面受力分析

目   录
第一章    绪 论    3
1.1引言    3
1.2钢筋混凝土的概念及其发展历史    3
1.3钢筋混凝土的发展方向    4
1.4实验的目的和实验原理    6
1.4.1实验的目的    6
1.4.2实验原理    6
第二章  实验    7
2.2试验方法    7
2.2.1试验装置    7
2.2.2加载方法    7
2.3试件设计    8
(1)钢筋的绑扎与制作    8
(2)梁的制作    8
2.5实验数据及分析    11
2.6实验小结    17
第三章 理论计算    18
3.1少筋梁根据规范计算    18
3.2根据实际情况理论计算    19
3.2.1试件材料强度统计    19
3.2.2自然养护下混凝土C20的计算    19
3.2.3标准养护下混凝土C20的计算    20
3.2.4自然养护下混凝土C50的计算    20
3.2.5标准养护下混凝土C50的计算    20
第四章 结论    21
第一章    绪 论
1.1引言
混凝土是现代工程结构的主要材料,我国每年混凝土用量约10亿m3,钢筋用量约2500万t,规模之大,耗资之巨,居世界前列。可以预见,钢筋混凝土仍将是我国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一种重要的工程结构材料,物质是基础,材料的发展,必将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施工技术、试验技术以至维护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2钢筋混凝土的概念及其发展历史
钢筋混凝土是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力学性能不同的材料所组成。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较高,抗拉强度却很低。钢筋的抗拉和抗压强度均很高。因此,将两种材料合理的组合在一起,混凝土主要承受压力,钢筋主要承受拉力,这样两种材料可以各自发挥其优势,成为具有良好工作性能的混凝土构件或结构。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相比,历史不长,但自19世纪中叶开始使用后,由于混凝土和钢筋材料性能的不断改进,结构理论施工技术的进步使钢筋混凝土结构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桥梁、隧道、矿井以及水利、海港等土木工程领域。建筑用混凝土的发展简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甚至可能在更早的古代文明中已经使用了混凝土及其胶结材料。但直到1824年波特兰水泥的发明才为混凝土的大量使用开创了新纪元。至今仅有160多年的历史。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为钢筋混凝土小构件的应用,设计计算依据弹性理论方法。1801年考格涅特发表了有关建筑原理的论著,指出了混凝土这种材料抗拉性能较差,到1850年法国的兰博特首先建造了一艘小型水泥船,并于1855年在巴黎博览会上展出。接着法国的花匠莫尼尔在1867年制作了以金属骨架作配筋的混凝土花盆并以此获得专利。后来康纳于1886年发表了第一篇关于混凝土结构的理论与设计手稿。1872年美国人沃德建造了第一幢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房屋。1906年特纳研制了第一个无梁平板。从此钢筋混凝土小构件已进入工程实用阶段。 
第二阶段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大量应用,设计计算依据材料的破损阶段方法。1922年英国人狄森提出了受弯构件按破损阶段的计算方法。1928年法国工程师弗来西奈发明了预应力混凝土。其后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在分析、设计与施工等方面的工艺与科研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独特的建筑物,如美国波士顿市的Kresge大会堂,英国的1951节日穹顶,美国芝加哥市的Marina摩天大楼,湖滨大楼等建筑物。1950年苏联根据极限平衡理论制定了“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规程”。1955年颁布了极限状态设计法,从而结束了按破损阶段的设计计算方法。

查看全文: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正截面受力分析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