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大多数企业都将同行视为对手,彼此直接信息、技术很少共享。然而在访问格雷斯亚太区总经理卢裕金的时候,他谈到大家可以共同作大,可以合作。即使同质的高端产品出现,也相当于为格雷斯的高端产品开辟道路。而这观点在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所重点关注的。企业之间竞争战略与合作战略一样,只是实现企业战略的一种手段,它本身作为一种工具并不是追求的目标,需要在战略指导下运用。
不容否认,单个经济实体的一时竞争力增强,可以通过剥夺他人利益而实现,但是全球经济网络的长期生存力保存,却需要依赖互惠多赢来维系。一是,若将完全关注于对手的所作所为,可能会在无意中使企业忽视自身特色的建设,甚至还有可能没有时间思考自己该做些什么。二是,就竞争者分析所依据的信息而言,要么得不到,要么不准确,因为别人是不会主动将有用信息透露出来的。三是,即使能够得到信息,也许更多的只是关于过去而不是未来的,而未来是以企业与竞争者的互动为基础的,难以事先预料。四是,真正关于竞争者的信息可能会在顾客中反映出来,所以,与其费神进行竞争者分析,还不如注意做好顾客研究,随时了解企业自身顾客的需求动向。实际上,只要能将分析重心从“竞争”移到“优势”构建上,可见企业战略之目标既可以通过竞争,也可以通过合作来实现。
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混凝土行业正在逐渐注意到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这主要是体现在企业在建立健康行业规则上多达成的默契。但是我们更期待企业之间在技术上、资源上有新的合作。企业之间既是对手,但是在某些方面是可以做合作伙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