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混凝土机械业务方面,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是直接的竞争对手,彼此的产品线完全相同,都覆盖了混凝土泵(拖泵、车载泵)、泵车、搅拌车和搅拌站等4类产品。但双方主要在技术含量高、盈利能力强的混凝土泵车领域竞争最为激烈。
我们认为从产品品质和研发实力上看,公司应与三一的水平相当;随着管理层激励的完成,公司采取紧盯三一的方式,加大了市场拓展力度,07年公司混凝土泵车销量有望超过1,000台,市场占有率由上年的25%上升至35%,成功缩小了与三一的距离。
由于混凝土泵车的进入壁垒较高,我们认为公司与三一之间的竞争客观上将导致两者对市场的垄断,拉开与其它企业的差距,两者都将取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速,与此同时公司也将尽力缩小与三一的差距。
受益于城市化、重化工化和海外市场的工程起重机
工程起重机主要包括移动式起重机和塔式起重机,其中移动式起重机又可以细分为随车起重机、汽车起重机、越野轮胎起重机、全路面起重机和履带式起重机,前四类移动起重机又可以称为轮式起重机。
受价格和技术因素影响,越野轮胎起重机和全路面起重机在我国销量较小,行业协会在统计时把它们都归入汽车起重机范围内。
06年我国汽车起重机销量为14,465台,同比增长31.4%;预计07年汽车起重机销量将达到19,200台,同比增长32.7%。
按销量构成,汽车起重机占到我国移动起重机的80%。
06年我国随车起重机销量2,591台,同比增长46.5%;履带式起重机销量为500台,同比增长110.9%。预计07年随车起重机和履带式起重机销量分别为3,800台和900台,同比分别增长46.7%和80%。
城市化、重化工化、海外市场共同拉动移动式起重机需求持续增长:
移动式起重机广泛应用于电力、港口、水利、桥隧、石化、冶金和建筑行业的吊装作业,因此移动式起重机的需求与基础设施、重工业和房地产投资是紧密相关的,其周期性在工程机械产品中属于较弱的。
由于我国正在进行的城市化和重化工化进程决定了上述投资在较长时间内都将保持较快增长,并且人力成本不断升高时期的重化工化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设备化,因此我们认为移动式起重机的需求也将会持续增长。
99年起,在积极财政政策和中国开始重化工化进程后,除了05年因受行政化宏观调控影响销量略有下滑外,其余年份汽车起重机的销量都保持了增长,99-07年的复合增长率为25.4%,略高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23.0%。
重化工化对汽车起重机带来的另一个影响就是大型化趋势逐渐明显,这意味着汽车起重机的平均单价也在不断提升,导致销售收入增幅高于销量增幅。
炼油、石化、化工、核电和风电等能源项目及大型市政建设的快速发展,刺激了大型设备吊装市场,明显地拉动了履带式起重机的需求。并且近年来经过国内企业的努力,产品性能迅速接近国际同类产品水平,使得进口量在国内需求大幅增长的同时却明显减少。
由于国情和所处发展阶段不同,欧洲、美国和日本的移动起重机市场结构与我国有很大区别:欧洲的移动式起重机市场以价格昂贵的全路面起重机和大吨位履带式起重机为主,美国以随车起重机、全路面起重机和越野轮胎起重机为主,而日本是以随车起重机和越野轮胎起重机为主,这些世界上最主要的移动式起重机生产地区都较少发展汽车起重机。
07年1-9月,我国出口汽车起重机2,847台,同比增长205.8%,出口量占同期销量的19.5%;而进口量仅为34台,同比减少17.1%。由于我国汽车起重机具有填补国外市场空白的作用,我们预计出口快速增长的趋势仍可持续。
国金宏观预测未来两年我国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将保持20%以上,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08和09年移动起重机需求将继续较快增长,预计销量增速保持在25%,而行业的收入增幅将高于25%。
塔式起重机—行业竞争过于激烈:
塔式起重机由于属于固定式起重机,应用范围局限于建筑市场,同时产品技术含量相对较低,进入壁垒不高,因此业内中小型企业遍地开花,产能严重过剩,产品价格受到冲击,市场竞争过于激烈。
根据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的不完全统计,06年国内塔机销量为12,025台,同比减少5.3%,预计07年销量增长10%,达到13,228台。
由于塔式起重机多数为低端产品,生产和竞争无序,我们认为未来其销量将保持在目前水平,难以大幅增长。主要大型企业的塔机产品将以定位中高端市场为主,并加强海外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