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已把“环保科技发展规划”和“再制造的关键技术开发”列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工程机械明确纳入规划范畴。国家标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已发布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四节一环保”要求。
中联重科(000157)混凝土绿色技术主要包括节能,尾气排放,节约资源,清洁能源应用和可再生。
节能技术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整机功率匹配技术。应用极限负荷调节原理,将整机各服务子系统(如:泵送、分配、搅拌、臂架等)纳入动力控制系统中,实现整机功率系统与多负载外界工况的完美匹配,使发动机始终工作在最经济工作点,具有最佳节能效果,整机功率匹配控制技术使油耗得到了进一步的降低,能耗降低约30%。(2)智能多泵合流技术。智能多泵合流技术在臂架固定工况下,臂架泵多余的流量自动并入泵送系统,有效增大泵送流量,最大提高20%。节油效果高达8%。(3)冷却系统节能技术。双风机冷却,可根据环境及系统温度自动控制风机数量及转速。(4)恒速控制系统。恒速装置的优点有可控制行走中的液压泵的流量,实现节能;可实现平稳行走;可使混凝土的质量更稳定;减少行走中的搅拌噪音。(5)电—柴混合动力技术。优点有可单独使用电动机动力或柴油机动力,且两套动力共用一套工作油泵组,可实现节能,环保;两种动力之间可互补;可降低用户使用成本。如以110KW计算,一小时使用电和柴油比较可节约50元,一天8小时可节约400元。(6)智能泵送技术。
节约资源方面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轻量化技术。轻量化技术主要包括高强刚应用,结构优化设计和新材料的应用。(2)信息化技术信息化技术。目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远程网络监测保障和机群监控网络管理。远程网络监测保障技术实现设备工作状态的监控、数据采集、故障诊断,及时预警和维护,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 。实现搅拌车、泵车等设备与搅拌站协同作战,及时查询设备位置信息、工况信息、车辆信息,利于机群调度、管理。(3)多支撑技术。(4)易损件新型耐磨技术。A.混凝土输送管新型耐磨材料和焊接工艺,使用寿命可达3万方以上,提高了100%.B.切割环、活塞采用新型进口耐磨复合材料,使用寿命最高达到3万方,提高了80%.C.眼镜板、砼缸采用新型进口耐磨材料,使用寿命最高达到12万方,提高了20%.(5)精益制造技术。自动焊接或机器人焊接,无停弧现象,焊接生产效率可提高30~40%,焊缝质量稳定.采用数控精细等离子和激光下料切割机下料 ,材料利用率提高到82%,效率提高30倍。(6)气洗技术。使用压缩空气清洗混凝土输送管道,减少了施工中的用水量。以37米泵车为例,采用水洗大约需要450升的水,而采用气洗大约只需要10升水,大大节约了用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