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详细内容

主持人: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当中,至少最近这几个世纪,你会发现很多重大的变革最初并不是出现在国家层面,而是出现在企业当中。比如说,时间,最初是因为一家铁路公司他们希望有一张精确的列车时刻表,从此时间开始得到了统一。再比如说,灯泡,爱迪生并不是最早发明灯泡的人,但是爱迪生电灯公司却是最早大批量生产灯泡的公司。从此灯泡走进了千家万户,而他的那家企业也成为了通用电气的前身。


我们还可以把目光投向更古老的丝绸之路,这条路上的商人因为他们的冒险、他们的热情、他们对于创造价值的那份愿望,才让世界版图开始得到了联通,也让商业贸易开始流动了起来。其实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你会发现撬动这一切变化的重要的核心就是企业家。因为他们的热情、他们的探索成就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许许多多。而今天我们要和大家聊的就是企业家精神,我们掌声欢迎来到现场的每位企业家朋友,欢迎大家!


提到企业家,提到企业家精神,也许你首先会想到张謇、荣宗敬、荣毅仁、王光英等等,他们创立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体系,也把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心告诉给了世界。当然提到企业家精神,你可能还会想到鲁冠球、柳传志、马云、马化腾、任正非、李东生、张瑞敏、刘强东等等,他们迎着改革开放的浪潮第一批下海,而他们也组成了中国企业的联合舰队,带动着中国进入了世界经济的中心。企业家是中国经济的核心和动能之所在。如果我问一个问题,你们的答案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究竟什么样的精神代表着企业家精神,你欣赏的企业家又是谁?


观众:我欣赏的企业家是具备创新精神、坚守精神,还有工匠精神。


观众:我最欣赏的企业家是刘永好先生。


观众:我喜欢的企业家是董明珠,因为我觉得她有一股开拓创新的精神,一股勇往直前的冲劲。


主持人:谢谢几位的分享。今天我即将为大家请出的这一位企业家,他身上似乎也集合了刚才大家提到的很多的企业家的要素,他把两家企业带进了世界五百强,而且他本人不仅仅在践行着做好一名企业家这样的责任和使命,而且还在很多的场合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跟很多人一起来探讨,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如何当好一名企业家。来,我们掌声请出本期的嘉宾,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志平。


国企掌门人是企业家吗?


主持人:宋董事长您好!宋董事长是我们的老朋友,今天我们的话题聚焦在企业家精神,所以我想请您给自己一个定位,您希望怎么给大家介绍自己?


宋志平:我觉得我是国有企业的一员老将了。


主持人:你觉得自己是一名企业家吗?


宋志平:我觉得是,而且一定是。


主持人:但是社会上有很多人会觉得,像宋董事长您这样的央企掌门人,那是领导干部,跟我们想象的企业家的那种角色和形象好像不太一样。


宋志平:其实这就是一个误会,企业家是我们经济活动的主体,是那些具有创新和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企业带头人,所以不管是民营企业具有这些特征的人,还是国有企业具有这些特征的人,他们都应该是企业家。


主持人:今天我们不仅仅希望宋董事长告诉大家,什么是企业家,更希望您告诉大家,什么是企业家精神。我们请宋董事长坐下,慢慢聊。来,掌声欢迎。


企业家的朋友圈为何沸腾?


主持人:对于我们每一位企业家来说,可能今年的9月25日是大家特别难忘的一个日子,因为中央首次以专门文件的方式提出了企业家的精神价值、社会地位,当这样一个文件发布的时候,在您的身旁是不是也听到了很多喜悦的声音?


宋志平:是的,大家都非常兴奋。从我个人来讲,我觉得这等于吃了一个定心丸。


主持人:所以这个通知一发布,我们看到企业家的朋友圈都沸腾了,你会感受到他们的那份喜悦。你看柳传志先生说喜出望外,马云先生说这是2000年来中国在思想领域的一大进步,刘永好说构建了“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让企业家心里更踏实了,等等。这么多企业家的欢呼雀跃,代表了一种什么样的心声?


宋志平:其实企业家在这个社会上贡献很大,但是压力也很大,所以企业家们更需要社会的理解。这个文件因为要营造一个企业家好的成长环境,包括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氛围,让企业家能够安心做事,激发和保护他们的这种企业家精神,这反映了大家的心声和大家的期盼。


主持人:选择在这样一个特殊节点出台这样一个决定,是有一些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宋志平:现在我们讲进入一个新时代,新时代不光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还要激发市场的活力,同时要“一带一路”参与国际竞争,要培育更多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要解决我们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个问题,我觉得企业家就是其中的一个主体。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说,市场的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


到底哪些人是企业家?


主持人:当今社会上对于企业家还有一些不同的说法,我们搜集整理了一下,大家看大屏幕:企业家就是“赚钱家”富豪,企业家就是董事长、总经理,职业经理人不是企业家,企业家精神只在企业家身上才有。这几种说法您怎么看?


宋志平:如果你仅仅有财富,没有创新精神,你可能是一个大富翁,不见得是企业家。


主持人:企业一把手,注定是企业家吗?


宋志平:没有创新精神,你可能只是一个管理者,也不能算一个企业家。我觉得企业家的定义,就是你是不是创新,是不是同时又创造了财富。这是企业家的一个灵魂,一个核心的问题。所以全世界的大企业家,也有不少是职业经理人。


主持人:企业家精神只有在企业家身上有,这句话您同意吗?


宋志平:其实我们大家身上都可以有企业家精神,或者说我们都可以来学习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全社会都可以来创新、来创造财富。


刘纪鹏(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企业家有没有好坏?企业家是不是就是老板?这样的理解更多的是从一般意义上谈的。但是如果谈到企业家精神,那就一定要在众多从事商事行为的财富创造者中,把那些刚才大家归纳的创新、责任感、拼搏、爱心、牺牲精神集于一体的高大上的财富创造者。


第一个抉择:


新型材料VS傻大黑粗


主持人:人们对企业家有很多的溢美之词,对于企业家所承担的一些责任,尤其是在重大抉择面前内心的那份煎熬,其实是不太了解的。今天我特别希望宋董事长能够带着大家回望一些重要的抉择时刻,让我们大家一块儿来看看,企业家在这样的重要时间节点上,是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如何突破和创新的。我们看看选择的第一个时间点是什么?一边是新型材料,一边是傻大黑粗,这个描述是什么样的背景?傻大黑粗指的是什么?


宋志平:我想傻大黑粗指的是水泥。


主持人:我们都觉得水泥其实是一个产能过剩的行业,大家知道中国现在是全球水泥产销第一大国,每年有35亿吨的产能,但是这当中至少30%是产能过剩的。再来看一下,中国建材年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坐拥5亿多吨的水泥。


我要为水泥正名


宋志平:是有很大的压力的。我们怎么能够把水泥做好,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压力,这就是我们的一个责任。这么多年来,中国建材做水泥是把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放在第一位的。今天你去看中国建材的水泥,看到的都是花园中的工厂、森林中的工厂、草原上的工厂。所以我在这儿也想为水泥正正名。因为大家一想到雾霾,一想到污染,首先就想到水泥。但是今天我们水泥的技术,我们整个工厂的安排,可以做到环保型的、绿色的工厂。很多人认为水泥是一个污染行业,其实我心里觉得挺不舒服。


主持人:有点委屈啊。


“傻大黑粗”的水泥为什么是个好东西?


宋志平:我觉得水泥是一个好东西。


主持人:水泥为什么是一个好东西?


宋志平:大家一看不好看,不好看但是好东西。这是用3D打印的水泥,将来可以用3D打印来做房子。


主持人:这个水泥看上去,跟其他时候我们看到的水泥长得一样,科技含量比别人高吗?


宋志平:其实水泥技术含量也是很高的。我们有大坝水泥,三峡大坝用的就是低热水泥;核电水泥,我们的核电站,用水泥防辐射的;高铁水泥,高铁底下用的水泥。这些水泥过去我们都是要从德国进口,现在都是我们来制造。水泥在中国整个经济建设中,也是一个基础材料,我们每一年用的水泥是24亿吨,占全球的60%。我们的建筑材料基本上是以水泥做基础的。没有水泥不可能有今天我们这么快的经济建设,所以我觉得水泥是立了大功的。


为什么执意要做水泥?


主持人:我也跟一些新型建材的从业者打过交道,他们在心底其实是有点瞧不上水泥的,觉得我们的新型建材多么高大上啊。


宋志平:过去我最初在北新建材做董事长,一直做新型建材,我还写过文章,少用点水泥,多用点新型建材。但我到了中新集团之后,行业里很多专家认为中新集团如果要发展,要承揽起整个行业领军者的地位,要有更大的作为,就要进入水泥行业。


主持人:其实很多人在当初并不是很了解水泥,但是你们已经要进入这个行业了。


宋志平:在企业实践中,我有一个观点,做企业非常重要的是确立目标,确定目标以后缺什么找什么。虽然我不懂水泥,但不是说我不可以做水泥,我们缺企业找企业,缺技术找技术,缺人才找人才,我们能够把这个水泥业务做起来。其实过去这十几年的历史就说明这一点,中国建材从过去几乎没有水泥,到现在成为全球最大的水泥企业,本身这个过程就回答了刚才你说的那个问题。其实我经常早晨4点多钟就会醒来,思考这些事情,去怎么做,要找到一个方案、一个路径。


主持人:这是一个秘诀,人们问篮球巨星科比,你是怎么成功的?他的回答是你见过凌晨4点半的洛杉矶吗?代表他早起都在练球。


宋志平:其实一份汗水一份收获。


主持人:这个过程当中你觉得是你选择了市场,还是市场选择了你,哪一种力量更加主动一点?


宋志平:我觉得两个都有。一个是我选择了做水泥,我选择了这个市场;另一个我觉得这个市场本身也呼吁谁来改变它。这两个就结合在一起。成功一定要符合逻辑和规律,总之,你跳不出规律的这个圈子,不可能你做了一个完全不符合规律的事情你成功了,一定有潜在的逻辑在里面。


主持人:剑走偏锋其实不太可能。


宋志平:我觉得这两个东西恰恰在这个地方交汇了。


揭秘宋志平第一条朋友圈


主持人:对于今天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我们更习惯用发朋友圈这样一种社交媒体方式来展露自己的心情,来分享自己的感悟,所以我们就让宋董事长回到当时那个时间节点。假设那个时间我们已经有了朋友圈这样一种社交媒体和方式的话,宋董事长会发什么样的一条朋友圈,有人想猜一下吗?


观众:我猜宋董事长写的是“担当”二字。


主持人:因为你觉得现场花时间比较短,宋董事长只能打两个字是吧?


观众:我看宋董事长的笔触好像只写了两个字。


主持人:我们揭晓一下谜底。很抱歉您猜错了,我指的是字数猜错了,但是“担当”没有错。“今天是新的一页”,也代表了新的担当开始落在您的肩头。


宋志平:大家看到这张照片,就是刚才讲到的,中新集团转变成了中国建材集团。因为刚才讲的要做水泥了,所以我们的名字也得换。


主持人:名字改了。


宋志平:就改成了中国建材集团。为什么说今天是新的一页呢,就是预示着我们建材行业发生一件重大的事情,而且这个事情将影响整个建材行业的格局,甚至影响全球建材的格局。这是2003年4月份揭的牌,到现在只是14年的时间。可这14年里,中国建材就是由一个小的央企成为全球最大的一家建材企业。所以我觉得企业家首先是会做梦的人。


主持人:要有信心,有信念。


宋志平:要有一个目标,有一个信念。


主持人:这条朋友圈如果宋董事长你想@其中某一位的话,也就是说提醒谁要关注这条朋友圈,您会@谁呢?


宋志平:我想张总吧。


主持人:我想问问宋董事长,为什么这朋友圈会提醒张总看?


宋志平:因为过去他也是经历了中国建材的沧桑变化的。他四十年如一日做企业,做成了一个国际一流的企业,虽然不是世界五百强,但是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能达到30-40%,而且现在都是高端产品,同时经济效益非常好,管理也非常好。我想他看到这一页以后,心里一定会有一些感受。


四十年如一日打造世界“隐形冠军”


张毓强(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今天来谈的是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我在这里面体会还是非常深刻的。我们整个发展过程可以简单归纳为三个时期的不同创业:第一次创业实际上是打基础,第二次创业是上规模、上水平,第三次创业是国际化。在每一次创业过程中都是需要企业家认真地去面对和付出。所以有时候企业家就觉得,我们为什么要这么辛苦?我觉得因为你想做企业、想做好企业,所以必然辛苦;因为这是你自己的选择,所以你碰到这些困难的时候应该无怨无悔。这就是一个企业家最基本的一条。企业家万变不离其宗的重要一点,就是要赚钱,我们不能把国家的钱、政府的钱、银行借的钱拿回来以后打水漂了。你为了国际化你吹牛,结果后来没赚钱,这不行。所以我们都要做到这一点,最后如果成功了,就是说企业家精神的一种成功,或者是一种文化的成功。所以企业家精神是需要保护的,企业家精神是需要弘扬的,更重要的企业家精神是应该得到发展的。


企业家是要创造财富还是要改变世界?


主持人:刚才张总提到了一个企业家在心里常常问自己的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辛苦,我们为什么会辛苦?究竟是为了创造财富呢,还是为了改变世界?


宋志平:这两个都有。其实企业家也不光是为苦而苦,企业家是有梦想的人,对成功充满了渴望,他愿意创造财富,他想创造财富,同时也希望改变世界。所以,他的苦他认为是值得的。


主持人:所以您刚才发的朋友圈,新的一页,是新旧的“新”,有的时候也可以替换成辛苦的“辛”。我估计现场很多企业家在听到这一刻的时候,会有很多共鸣,会唤起你什么样的一种回忆吗?


陈保华(浙江华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回想起我们艰苦创业的过程,在你的梦想确定之后,坚守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个过程太艰难了。我们是做药企的,我们2003年把西药做到美国市场。大家都知道,西药是美国具有绝对的垄断地位,标准之高,市场的认知度之难,我们刚开始在美国获得批准上市的时候,美国一家很大的贸易公司特地召开了董事会,来讨论要不要上中国的药品。而且当时国内的房地产又很好,作为我们一家经济效益比较好的企业,你说做房地产可能马上就很快,做美国的制药就何等艰难,但是我们还是坚持了下来。所以一直到现在,我们是中国第一家通过美国的药品认证的企业,也是唯一一家大规模把药品在美国市场上市的企业。


蔡锦森(网智天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我是一家做大数据智能的企业。看了宋董事长的朋友圈,我也是想情不自禁地拿起手机点赞。我一直坚信,方向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第二个抉择:


冒险尝鲜VS循序渐进


主持人:带着这样的安排或者说是战略,我们开始了新一轮的出发,当然这并不是说未来就一片坦途。在下一个选择面前,宋董事长所做的思考到底是什么?一个是冒险尝鲜,一个是循序渐进。


宋志平:我想这指的是我重组水泥,重组又是搞了一场混合所有制,也就是和民营企业进行高度混合,形成一个新的所有制的形态。


主持人:所以当时对您来说,更多选择是倾向于蓝色块这里的。


宋志平:其实我当时是有一定冒险的,但是那个时候我们感觉到,我们要做,别无选择。


如何面对收购后的质疑和非议?


主持人:这是一条充满了艰辛的路,三年前我在节目现场采访宋志平董事长的时候,提到过当年这个选择。


宋志平:其实我压力也很大。


主持人:甚至可能有风险。


宋志平:南方水泥这件事情,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震动,因为一家央企到江浙一带,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地方,从事一场大规模的和民企的联合。今天有混合所有制了,大家都说OK,真好,但在当时并不是这样。


为什么要顶着压力冒险尝鲜?


主持人:当时的确不是这样,不是每个人都认同混合所有制是未来让我们经济更有活力的一种方式,反而是无数的质疑、无数的不解,就纷纷投向了你,但是你一直顶着压力做这件事情,是因为你比别人更早地看到了什么吗?


宋志平:我研究过全世界这个行业的变化。大家都知道,全世界经历了企业的发展阶段,然后再到产业整合的阶段。我觉得我们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我们的企业是不少,但是比较散,大家进行一些恶性的竞争或者是过度的竞争,这时就应该有整合者出现。所以我们到江浙一带成立南方水泥,然后六省一市“揭竿而起”,都向着中国建材集中。一百五六十家企业迅速形成了南方水泥,产能一下达到1.5亿吨。在很多人来看,这是一个冒险,但在我来看,我恰恰觉得这是一个规律。其实优秀的企业家他从来都认真地评估风险,而不是敢于盲目地去冒险。


“两个死穴”是什么?


主持人:当时评估过后,您觉得最大的一种风险会是什么?


宋志平:第一个风险,我如果重组完了,结果还在新建,那就组个没完了,那我就失败了,我也没有那么多的钱不停地组下去。第二个就是我重组其实是有一些融资,是负债经营的,那么我必须要盈利。如果这两个死穴任何一个被点到,必死无疑。人人都想当企业家,但是真正成功了的并不是多数,其实这又是企业家的另一面。很多企业家其实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都曾经被打翻在地,但是他们又踉踉跄跄站了起来,最后又赢得了成功。我们常常也面临着怎么面对这些失败了的企业家,所以也不要指望他们每一个决策都是赢了,他们有时候会输。我给你举个我遇到的问题,重组需要资金,我在重组的过程中就遇到一个大问题,金融危机来了,中国建材的股票从39块钱降到1块5毛钱。


主持人:市值一夜之间就蒸发了。


宋志平:有些基金做空中国建材,甚至说明天如果到5毛钱,中国建材就破产了,报纸就这么登。所以我这边收了一大堆企业,要付钱了,那边要发股票却发不出去了,这就遇到大问题了。因为这么多企业,大家做通工作,都要交给你,一夜之间没有钱了。那个时候是银行支持了我,让我把重组做成功了。好像这一幕很简单,如果看看这个过程,金融危机我的股票从39块降到1.5块钱。


主持人:我觉得那种压力不是常人能够承担的。


宋志平:那个时候我每天都到股份公司办公室一坐,我要给我的干部们、员工们一个信心。其实我以前有过这个经历,1993年的时候我在北新当厂长,那个时候工厂也是揭不开锅,每天早晨出门的时候我都要对着镜子笑一笑,我觉得我站在我的员工面前,走过他们的身旁,要给他们力量和信心。


主持人:理解您的人可能会认为,宋董事长像他以往一样,掌握了事物发展的规律,不理解您的人可能好听的说法就是,宋董事长押宝押对了,因为在您重组工作一年之后,我们看到国家也发布了相关的文件,倡议大型水泥企业可以开始重组、并购等等。我们回到当时这个时间节点,宋董事长发了一篇朋友圈,这一刻会发出什么样的一些心情,请您现场回味一下当时,利用这个时间我们问一问刘纪鹏教授,刚才这一番描述,其实有很多是让我们窒息的那种压力时刻,就是稍有不慎,这个企业就没了,但是宋董事长挺了过来,你觉得靠得是什么?


刘纪鹏:我们很多人在谈到企业家这个概念的时候,可能认为就是幸运者,甚至赚钱者,甚至还有说是圈钱者。拿别人的钱干自己的事,我觉得这里边之所以能拿到公众的钱,能拿到银行的钱,特别是在他最关键的时刻,这么多人帮他这绝不是偶然的,是要靠他的积累,开拓创新、坚韧不拔、勇于担当、诚信为本是关键。


揭秘宋志平第二条朋友圈


主持人:谢谢刘教授。我们马上揭晓一下宋董事长刚刚发的这条朋友圈,到底是什么样的内容,又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大家看一下。这次连文字都不用了,宋董事长很潮,直接用表情。我们看到了三个笑脸。


宋志平:这个照片是2007年9月26日,上海南方水泥正式成立的场景,其实我用三个笑脸是因为格外的高兴,因为在这个会上习近平同志给我们发了一个贺信,当时我就非常受鼓舞。我们的重组是带有改革色彩的,所以我个人其实压力是很大的。在这个时候习近平同志发来贺信,其实贺信并不长,但是我认为字字千斤重,当时听完以后我心潮起伏。其实中国建材从南方水泥开始后我们又做了北方水泥、西南水泥,在全国水泥行业里我们进行了大规模整合,有了刚才您说的5.3亿吨。中国水泥行业也从过去我们整合前12%的集中度,上升到了63%,这个集中度使得钢铁、煤炭出现大规模下滑的时候,水泥还是比较稳定的,中国建材在整个重组过程中其实完全是市场化操作,没有向国家伸手,把整个水泥行业做了健康化的整合,这就是重组的意义。


主持人:这条朋友圈如果要提醒谁看的话,您希望@一下谁?


宋志平:肖家祥,他是南方水泥的总裁。当时组建南方水泥之后,我们也围绕着经理人员从哪里来进行了探讨,这就是别人说宋董事长,你的人从哪来?我说一切皆来源于市场。当时也找了一些猎头公司,也找来不少的人,一个一个谈话。但是后来我们选择了肖家祥,我当时跟他说南方水泥给你的待遇、物质条件可能不及人家民营企业高,但是你有归属感,这儿有一番事业,你可以好好地做。当然我说,我也不那么抠门,作为职业经理人我请你来,我也让你比我们体制内的同志收入高一点。


主持人:这个薪酬里面也有混合所有制的影子在里面。我们想问问肖总,最初为什么愿意接过宋董事长送来的橄榄枝?


企业家精神是相互认同共同前进


肖家祥(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总裁):中国建材通过组建南方水泥,来有效地应对和解决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同时积极地探索央企市场化改革这条道路。在实现规模领先以后,通过持续地转型升级,来提高水泥行业在全球的市场竞争力,我认为中国建材这三个定位是符合我个人的职业定位的。


主持人:这种理念其实你们是相通的。


肖家祥:相通的,因为我从业已经30多年,水泥行业面临一些痼疾,水泥行业到底未来怎么发展,我也有深入的思考。


主持人:宋董事长你觉得选到了这个合适的人才?


宋志平:他也是这笑脸里其中的一个。


主持人:那各位企业家朋友你们看到了这样的一条朋友圈,会引发你们什么样一些触动?


欧木兰(深圳市国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我2015年加入中国建材,在这之前,我是一个民营企业,从一个打工妹,后来创业,我觉得每走一步真的是付出很大很大的代价才能够成长的。第一次中国建材的彭总跟我们谈联合重组的时候,实际上之前已经有五六家想收购我们的企业,而且民营企业的收购出价是非常高的,当时给到我们十几亿元的收购价格。最后选择了中国建材因为我更认可,作为一个企业来说,它必须具有长期的持续的经营、利国利他的这种精神,我觉得才是对得起企业家的称呼的。


主持人:谢谢。在这个评论当中我们看到了她的肺腑之言,当然对于宋董事长来说看到自己旗下的企业不断地成长,也是一种欣慰。


第三个抉择:


保持荣誉VS迎接挑战


主持人: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又会有新的挑战出现在宋董事长面前,他会做出什么选择呢?我们看一下这个挑战。一个是保持荣誉,一个是迎接挑战。


宋志平:我会选择迎接挑战。


主持人:如果是一般级别的荣誉的话,我们觉得放弃荣誉迎接挑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您的荣誉是很多中国企业非常向往的一份荣誉。


为什么放弃做“双料董事长”?


宋志平:2013年建材和国药同时获得世界500强。


主持人:背景图是去领取500强证书。


宋志平:当时我在中国建材做一把手,同时又去国药做董事长。


主持人:在中国企业家当中,应该没有像您这样可以同时领导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对吧?


宋志平:是的。


主持人:您主动放弃了其中一家,应该说选择了其中一家。


宋志平:在2014年的时候,辞去国药的董事长是我主动给国资委提出来的,其实很多人觉得很奇怪,好好的,很风光,为什么宋董事长要辞去呢?


主持人:您如果太辛苦了,二选一的话,理论上大家觉得好像选择国药更有发展前景一点,水泥嘛,毕竟又回到了我们最初对他的偏见。


宋志平:其实我做两个董事长确确实实也很辛苦,5年的时光里边几乎没有休过一个礼拜天。


主持人:我记得郭台铭先生曾经评价过,您同时兼任两家世界500强的董事长的时候,他说这个人是一个精神分裂的人,您每天在不同的领域当中穿梭。


宋志平:他跟我说,要么你是个奇人,要么你是个精神分裂者,当然这也是个玩笑。当时我记得华夏日报画了一个漫画给我,最忙碌的董事长,眼袋啊都画得很形象,一副疲惫的样子。还有一个原因是2014年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作为建材这个企业来讲首当其冲,那么压力很大,我觉得我应该全力以赴地来建材集团。


面对新常态:勇于担当、转型升级


主持人:事实上那个时候在整个建材行业,人们更多探讨的是怎么更好地去做绿色的产业化、智能化、国际化、转型升级等等,要完成这样一些目标,可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宋志平:新常态的情况下,中国建材就必须转型升级,不能像过去那样发展,我们大力发展新型材料,比如刚才讲是的玻璃纤维,我们是全球第一;像中国建材石膏板也是全球第一;最近我们做的碳纤维T800,过去这是美国、日本卡我们脖子的,现在我们做到在国内供应量50%;那么还有刚才讲的TFT,就是液晶显示板的这一块玻璃,过去我们也是依赖于进口,现在我们国家的手机、Ipad、电视的玻璃可以自己来解决了。主持人: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请您再来发一条朋友圈,我们会看到什么样的内容,大伙儿期待一下。


观众:应该更多的是家国情怀方面。


观众:我觉得宋董事长可能发的是再启新征程。


揭秘宋志平第三条朋友圈


主持人:我们来揭晓一下谜底,看看现场的观众是否读懂了你的心,请看。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这位企业家突然间变成诗人。


打造世界一流跨国集团


宋志平:大家看,这上面有一张照片,去年8月26日,就是中国建材和中国中材两家央企顺利实施合并,大家认为这就是世界巨无霸产生了。但是对我们来讲,我总觉得我们不仅要大,而且要强和优。所以这个合并的机会也是我们重新思考未来的机会。过去10年,我们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概做了312条大型水泥线、做了60条大型玻璃线,这些占市场比例多大,大家很难想象,占65%。其实我们生产线都是非常好的生产线,我们现在提出来搞国际产能合作,一方面要继续把我们高端的成套装备和技术推出去,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加大投资力度,同时我们还要在一些比如物流贸易、电商、科研等方面都要跟得上去,形成一个整体走出去。另外在走出去、“一带一路”过程中,我们也要站在道德高地上做企业,和当地能够和睦相处,让当地喜欢中国企业。所以我觉得做一个企业应该有品格,企业家要有品格。


宋志平:做企业要有品格


主持人:企业本身也有品格。


宋志平:比如我们的绿色发展,这就是品格,热心公益,这也是品格,让职工全面发展,这也是品格,所以我觉得我们企业最后做来做去,做到了极致,企业的品格可能是我们的最高境界。


主持人:刚才发的这条朋友圈,如果提醒现场某一位企业家看,您希望提醒谁?


宋志平:彭总。


主持人:彭总,宋董事长这条朋友圈@了您,在您们走向海外、走向世界的过程当中,是不是也在转型升级的过程当中,拿出了一些最尖端的产品?


彭寿(凯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的确是,我们不是把产能过剩的东西拿出去,大家也知道,平板玻璃也产能过剩,大家是不是说把这种过剩的东西拿出去?我记得当时在澜湄展的时候,我们展示了世界最薄的0.15毫米的玻璃,当时越南副总理看了我们的玻璃,他认为这么薄是真的吗?他一看真是玻璃。我们最近在越南也参与了在越南信息玻璃的投资,所以越南政府一看是这样的技术,毫无疑问政府就给批了。也就是说我们不但把最新的技术带出去,还要把我们的文化和当地共融发展放在一起。


主持人:宋董事长能不能让我们看看世界上最薄的玻璃到底长什么样?


宋志平:你看这是0.15毫米厚的,其实美国康宁制作的0.2毫米。


主持人:这看上去跟玻璃不太一样。


宋志平:觉得像塑料一样,但实际上是玻璃,玻璃是很脆的,但是如果做薄了跟纸一样。


主持人:韧度就增强了。反正你爱上的这行一定都是好东西。


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


宋志平:所以即使传统行业里,如果我们的技术提升,会给我们很大的贡献。我们最近在泰安做的最先进的水泥线,日产5000吨,过去一个5000吨的工厂,我说的过去是20年前,可能需要2000人,后来500人,后来100人,现在多少人?50个人。基本可以做到无人值守。烧煤,现在一吨的耗煤,最好的水平就是115公斤,泰安这条生产线是每一吨熟料只耗煤95公斤,所以这差了20公斤。如果24亿吨水泥都用中国建材的新技术,那节省多少?所以为什么我老讲,我们在转型升级上,一个是致力于传统行业技术升级、节能降耗等等,同时就是大力发展刚才我说的这些新东西,填补国家的空白,打破垄断了,它才能够降价。


主持人:我估计现场很多的企业家听到这一刻的时候会有很多共鸣,尤其是在我们转型升级压力很大的今天,我想问一下各位,刚才这个朋友圈如果给你带来一些震撼的话,那个震撼是什么?


周晔珺(无锡一棉纺织集团董事长):宋董事长给我们分享了中国建材集团发展的心路历程,也从您身上我感受到了责任担当和如何来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我们公司是一个典型的传统的纺织企业,已经有近百年的历程,也面临着转型升级。这是一个纺纱上面的紧密纺装置一个部件,叫做负压管,这项技术是新世纪以来最新的纺纱技术,这样小小的改变,它把我们纱线的物理结构改变了,产品质量大幅度提升,同时就是可以用普通的原料可以防出高档的纱线,但是价格非常昂贵,光这一套配件需要600多美元,所以技术改造花费非常大,风险非常大,但是无锡一棉也是抓住了这样的机会,在全国第一个采用这样新的技术。同时,我们组建6个方面的研发小组进行全面试验,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以后,我们在国产的纺纱设备上创新成功以后,短短几年时间之内,我们工厂百分之百全部改造了。我的感受就是,作为一个企业负责人,更加要有一种敢为人先的担当精神,带动企业能够从逆境当中成长,不断地创新发展。


中国将迎来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社会


宋志平:西方人写书,认为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用我们的话说,我们更加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过去我们学习比较多的是美国的企业家、日本的企业家,我们现在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人才辈出,我就觉得我们的企业家有责任带领我们的企业走出国门,在全球竞争中获得我们应有的一个地位。同时,我们也应该大力地培育更多的企业家,真正让我们成为一个创新型社会,成为一个企业家社会。


刘纪鹏:今天中国步入新时代,要真正走出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背景下,肩负这个时代使命的重要的脊梁就是企业家,今天的话题是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宋志平身上体现的非常鲜明。


宋志平:我是一个国有企业的老兵,我觉得有一句话,就是企业家不常青,企业常青,每一个企业家的一生是短暂的,但是我们希望我们的企业长存、我们希望我们的事业星火相传、我们希望我们的国家昌盛,这是我心里的愿望。


主持人:我们现场也有这么多位企业家朋友,大家在经过这一轮互动之后,对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有新的认识的话,你们的新想法究竟是什么?


企业家:创新、责任。


企业家:坚守、创新和责任。


主持人:还有不少的人依然在写,还有不少的人依然在思考,在我们今天这样一个变革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渴望拥有更多的企业家,都愿意用更的努力去呼唤企业家精神,让我们欣慰的是,我们看到中国企业家的群体正在形成,并且受到了全社会越来越高的关注。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我们即将迎来一个充满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社会,期待着他们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更多»推荐精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精英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