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详细内容


朱伯龙(1929—2008),江苏江都人,195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著名结构工程专家、同济大学原结构工程学院院长。


中文名:朱伯龙


出生日期:1929


逝世日期:2008


毕业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


人物简介


历任同济大学讲师、教授、结构工程系主任、工程结构研究所所长,中国建筑学会地震工程学术委员会、建筑结构学术委员会第二届副主任委员。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专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及工程结构抗震理论。主持建筑结构恢复力特性、非线性地震反应研究,提出运用混凝上“裂面接触效应”进行弯矩—曲率计算的方法。合著《钢筋混凝土非线性分析》、《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原理》。


事迹与贡献


他从事教学与科研35年,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圆柱薄壳、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砖石结构,尤其是结构抗震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33岁晋升为副教授、51岁晋升为教授,1981年被批准为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


朱伯龙在五十年代致力于圆柱形壳体的研究,把伏拉索夫理论推广到预应力圆柱壳与各种边界的圆柱壳中去,编制了实用计算图表。他又率先进行人工横向张拉预应力混凝土的研究,在五十年代末期用简单的设备建成了24米的预应力超静定框架,这些工作在当时同类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均居领先地位。朱伯龙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和大胆创新。六十年代他一方面致力于房屋的整体、空间工作的研究,随即就在特别柔软的垃圾滩上建造了楼房;他另一方面开展预应力悬吊剧场眺台的理论研究,同时着手工程设计,终于在上海中兴剧场工程中实现了这一独特的构思。


1976年唐山地震对朱伯龙震动很大,从此他下决心以主要精力投入工程抗震的研究工作,十年来不仅作出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带出了一支抗震研究的队伍并领导建设了一个现代化的抗震试验室。


早在六十年代,他从T形薄腹梁斜裂缝成因入手,涉足于钢筋混凝上非线性问题的领域。六十年代结合规范课题对受弯、压弯、框架等非线性分析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唐山地震以后,他把这些研究转入结构抗震的领域中,是我国最先系统研究钢筋混凝土恢复力特性的专家之一。他还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编制了一整套钢筋混凝土非线性分析的程序,为研究生开发了这方面的选修课,井于1985年出版了同名专著,成为我国钢筋混凝土非线性分析方面知名的学术带头人之一。


1981、1982年他相继在中美钢筋混凝土抗震讨论会与第六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上发表了钢筋混凝土低周疲劳时的“裂面效应”的理论,得到了国际上知名专家如Bresler,Tassios等的好评。这一成果被纳入了欧洲混凝土协会(CEB)的有关文件中,他对钢筋混凝土非线性问题的研究还涉及动力、徐变、预应力等许多方面,均有所建树。


作为同济大学工程结构抗震研究的学术领导人之一,他组织开展了砖石与钢筋混凝土基本杭震性能的研究,在单居厂房、高层建筑、砌体房屋、海洋平台、输电设备的地震反应与结构动力性能方面均作了大量组织与指导工作。特别是在砖石与砌体结构方面,曾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与分析研究。这类结构往常为理论研究工作所忽视,但恰是我国最为量大面广,危及人民生命财产最剧的结构类型。朱伯龙在这方面的工作受到了回内外的重视与好评。


朱伯龙自1978年以来领导同济大学工程结构研究室与试验室,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抗震研究与试验基地付出了大量的劳动。1983年底,我国第一台4X4米,由美国MTS引进的,由计算机控制并采集、分析数据的模拟地震振动台在同济大学建成。随即投入了许多项研究工作。朱伯龙和他所指导的研究生们,利用这台先进设备作出了许多研究成果,特别是在线性与非线性系统识别方面,走在国内研究工作的前列,并受到国际工程抗震学术界的重视。


其他


朱伯龙教授1950年毕业于上海私立光华大学,院系调整后进入同济大学任教至今,期间于1953~1955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副博士研究生。他刻苦好学,研究生毕业后数十年如一日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在结构工程学科研究方面成绩卓著。1962年晋升为同济大学副教授,是当时同济最年轻的副教授。1980年晋升为同济大学教授,1980年首批评为博士研究生导师。他在土木工程研究领域有许多独创见解和不断为建立新学科如钢筋混凝土理论、工程结构抗震、抗火、建筑改造加固等作出贡献,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专家。曾任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标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钢筋混凝土结构标准技术委员会顾问、全国砌体结构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副所长、同济大学结构工程学院名誉院长、同济大学建设工程试验监测中心主任、同济大学建筑改造加固研究所所长等。


朱伯龙教授主要学术成就包括:


一、工程结构抗震研究


震害评估与对策:从1976年起,通过震害的评估和分析,提出了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地震破环机理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结构恢复力特性:对钢筋混凝土和砌体结构构件恢复力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和模型化,他首先提出的钢筋混凝土“裂面效应”的概念和相应的恢复力模型被广泛接受和引用,并被收录入欧洲规范CEB的文献之中。通过大量试验研究和分析,他得出“剪切-滑移”模型能最好地反映砌体结构破坏阶段抗震机理的结论。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提出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非线性分析方法,在李国豪教授主编的《结构抗震动力学》非线性分析一章中系统地反映了这一方面贡献。


结构抗震实验室建设: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同济大学于1983年从美国MTS公司引进并建立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4m×4m三向6自由度地震模拟振动台,又从西德引进了一套先进的拟动力加载装置,为我国的工程结构抗震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研究支持,并为目前的土木工程防灾国家实验室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结构振动控制研究:从事高层建筑结构基础和层间隔震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基础隔震研究成果已编入上海市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程》中。


二、工程结构抗火与抗腐蚀研究


自1985年起开创了结构抗火和抗腐蚀研究的新领域,该项目先后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等重大基金的支助。先后对结构构件在火灾(高温)和多种腐蚀条件下的本构关系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建立了混凝土和钢筋在不同灾害条件下的本构关系。对火灾和腐蚀作用下的结构内力重分布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还对火灾的发生和火场模拟及相应的预防对策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该项研究为结构的抗灾设计、受灾结构的计算及加固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建筑结构研究


壳体结构:在50年代中期,用解析法推导了各种不同边界条件下薄壳结构的计算公式,并编制了各种供实际应用的计算图表;创造性地将预应力概念引入壳体结构,并推导了相应的计算公式,为当时的工程建设作出了贡献。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50年代末最早提出了利用挠度获得预应力的后张法以及人工横向张拉预应力的方法,建立了相应的计算理论并提出了实际施工张拉方法,为预应力混凝土最初的推广及工程应用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


混凝土结构:长期致力于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在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并出版了国内第一本全面系统地介绍钢筋混凝土模型化及有限元分析的专著《钢筋混凝土非线性分析》。


四、建筑结构改造加固与灾害加固


在工程结构抗震、抗火、抗腐蚀等综合抗灾研究基础上,结合工程实践,十多年来致力于受灾结构快速修复和建筑结构改造加固研究,对加固设计理论和碳化混凝土设计理论首次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初步形成了灾害工程学和改造工程学结构工程的两个分支学科,已出版的专著《房屋结构灾害检测与加固》和《改造工程学》是这两个学科的奠基著作。他在国际上第一个提出碳化混凝土应作为结构混凝土研究,并获得了碳化混凝土强度略有提高而延性大幅降低对抗灾不利的结论,解释了地震和火灾中旧房更易倒塌的原因。他首次提出不同于肥梁胖柱传统加固方法的近代加固法,即以粘钢、粘碳纤维、玻璃钢、绕丝、预应力及结构置换为手段的加固方法,并系统地进行了理论研究。北京全国农展馆抗震加固设计、上海中兴剧场改造设计、上海惠罗大楼和冰箱厂火灾后加固设计、上海工艺美术品服务部大梁加固、石家庄裘皮大楼工程加固设计等工程使他成为在国内享有盛名的改造加固专家。上海文汇报为他做过专题报导,称他为房屋医生。


朱伯龙教授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孜孜不倦,锐意进取,为同济大学结构工程学科的发展呕心沥血。1991年患脑溢血中风后半身瘫痪,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克服身体的困难,坚持科研、教学和工程实践。


他具有无私的科研精神,重视并倾心于结构工程学科相关的教育,不仅注重研究生的培养,还亲自为本科生授课。至2003年,他已培养博士后1名,博士29名,硕士77名(目前在读博士7名,硕士4名),结构工程界知名学者博士生导师吕西林教授、赖明教授、李杰教授等均在毕业研究生之列。他积极编写多种教材和专著,将自己的知识和体会毫无保留地传给后人。

更多»推荐精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精英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