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详细内容


缪昌文,1957年8月生,泰州姜堰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材料专家,中共党员,研究员级高工,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长期从事土木工程材料理论研究与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97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国家发明专利77项,出版专著4部。


在土木工程材料领域,缪昌文是一位“传奇人物”。


这位从企业走出来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一直埋头于混凝土外加剂等建筑材料的研究,他的研发成果被广泛应用到国内三峡大坝、京沪高铁、江苏田湾核电站、港珠澳大桥、南水北调等多项国家重大工程,以及国外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孟加拉帕德玛大桥、伯利兹瓦卡水电站等建筑上。


他坚持在一个领域深耕,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创新理念,把一项技术创新做到极致,赢得了国内国际同行的赞誉。


近日,记者走近“泰州老乡”缪昌文,探秘这位既是学者又是创业者的精彩人生。


农家院走出来的院士


缪昌文出生在姜堰区大公式镇一个偏僻的小村落,他的祖父是一名私塾先生,父亲是一名老师,对他的要求很严格。“父亲一直督促我认真学习,即便在动乱年代,也不允许有丝毫懈怠。”缪昌文说。


命运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1977年,全面恢复高考后,缪昌文成了第一届本科大学生。“我们全镇共有12人考上了大学,我第一个拿到了录取通知书,而且被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录取,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回忆起当年的经历,缪昌文感慨万千。


填志愿时,他可没少花心思,来来回回修改了五六次。最后,他听从了学校一位老师的意见。“南京工学院号称‘小清华’,建筑材料及制品这个专业比较冷门,报的人少,你就填这个吧。从此,我就与建筑材料结了缘。”


从农家子弟一跃成为“天之骄子”,缪昌文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遇,如饥似渴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由于表现突出,很快,他就担任了系学生会宣传委员,在人才济济的校园里崭露头角。


30多年后,已经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缪昌文,回到母校和新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时,曾反复说:“学校优良的学风和教学理念,为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影响了我的人生。在这里学到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会的为人处世之道,建立的深厚情谊,深深地影响了我,让我感恩至今。希望你们和我一样,学会感恩。”


1982年1月,品学兼优的缪昌文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国水科院。两年后,他调到江苏省建科院工作。凭借出色的表现,1986年1月,他获得了到丹麦科技大学进修的宝贵机会。


这次进修经历,是缪昌文人生中的又一个重要转折点。一开始,很多外国留学生都看不起这个既无背景、又孤身一人来到异国他乡求学的中国农家子弟。


“中国的学生不会比外国人差。”缪昌文暗自给自己鼓劲:一定要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向所有人证明自己的实力!当三个月的基础理论和研究、实验技能培训结束后,他的优秀成绩令导师和同学们刮目相看。很快,他得到了导师的青睐,常常被学识渊博的导师邀请过去共进晚餐,深入交流,他也成了其他研究生们的榜样。


在丹麦进修一年,缪昌文说,不但学到了先进的科学知识,还锤炼出了敢闯敢拼、不墨守成规的性格。进修结束后,丹麦同行看中缪昌文深厚的潜力,以高薪邀请他留在丹麦工作,他婉言谢绝,毅然回国。


潜心研究混凝土30年


这30年里,缪昌文一直与看似普通的混凝土“铆着劲”,他主持完成了20余项科研课题,在低能耗、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等高技术建筑材料领域取得了创新性发明成果。其自主研发的高新技术产品与跨国公司产品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一个个世界级的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风光的背后,往往隐藏着艰辛。很少有人知道,他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洒下了多少汗水。


缪昌文说,一些建筑物容易出现问题,其中最重要原因就是建筑材料的寿命太短太“脆弱”。拿混凝土来说,它是盖房子、建工程少不了的建筑材料,最大的通病是容易开裂。“我们买了新房子后,首先就是检查房屋质量,看看墙体等有没有裂缝,会不会影响结构安全。而在一些重大工程中,混凝土开裂可以说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巨大‘杀手’。”


从丹麦回国后,缪昌文走上了“驯服”混凝土的艰辛历程。那时,这是个冷门研究领域,极有可能吃力不讨好而前功尽弃。他心里清楚,但从未畏缩。他怀揣着几万元,带着几个伙伴租用农村一座破房子,开始了他的研究试验。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振作,再失败、再振作,1987年,他在国内外首次用烧结法生产过去被公认只能采用熔融法生产的材料,获得成功。在此基础上,他又研发出新产品——一种能将修补水泥路的时间由几十天缩短到几小时的混凝土快速修补剂。


不过,尽管该成果已具备国际先进水平,却在市场上遇冷:没有哪个厂家愿意生产。迷茫一段时间后,缪昌文决定自己干。1994年,他在领导的支持下创办了科技产业化基地,产品批量生产出来后,很快受到了欢迎,被推广到全国各地的重点工程中,反响巨大。


此后,缪昌文的研究发明一发不可收。1996年,他率先采用反应性高分子材料与萘系减水剂复合新方法,获得了优异的水泥水化放热曲线。这个具有重大创新意义的发明至今尚无人超越,它大大减少了混凝土水泥于水化早期产生的裂缝,成为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经历过无数次实验,1999年,他首次采用接枝共聚方法发明了我国第一代接枝共聚物混凝土外加剂,推动该领域的研究上了一个新台阶,这类研究在当时国际学术领域也只是刚刚起步。2000年,缪昌文带领所属科研团队采用集成创新的办法,发明了最新一代的节能环保型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


科研成果屡次创造奇迹


从2004年起,缪昌文完成的多个科研项目,连续3年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从2006年起,又连续3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如今,缪昌文已跻身国际材料与结构试验研究联合会(RILEM)管理与决策委员会,担任了多个国际学术组织的重要职务。


“让科研人员走向市场,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标。”缪昌文说,只做理论家,不想创业,再好的科研成果若被束之高阁,也起不了作用,产生不了社会效益。2002年,为了更好地放大科研成果价值,他一手创办了有利于成果转化的实体——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建立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线。最近几年,缪昌文带领项目团队,为包括50多个国家重点工程在内的1000多个工程配制了高性能混凝土4000多万立方米。


2004年,缪昌文带领自己的团队参与了三峡大坝三期工程的建设,依托先进的技术,依靠业主、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共同努力,该工程从2006年完工至今,600万立方米大体积混凝土未发现裂缝,创造了世界建坝史上的一个奇迹。


缪昌文参与的“世界级”工程、创造的“第一”还有很多。据介绍,在世界最大斜拉桥苏通大桥建设中,他将混凝土一次性泵压到306米高空,并解决了268米超长T型箱梁预应力张拉前不开裂,以及4万多立方米大体积承台无裂缝等高端技术难题。在世界最长高铁京沪高铁建设中,他带领他的科研团队帮助解决了砂浆填料技术难题;他发明了一种材料,解决了长期困扰西部工程建设中表面易失水开裂的难题……


缪昌文的创新技术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有些跨国公司私下承诺:如果联营,将给予很多优惠。更有甚者,要以高价兼并博特公司。缪昌文说,“中国人有能力自己经营。合作可以,兼并坚决不行!”


家乡是他永远的牵挂


缪昌文的足迹遍布各地。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他最牵挂的还是自己的家乡。


“走在家乡的乡村小道上,看着小桥流水,听着鸟叫蛙鸣,所有的疲惫会一扫而空,心里感到出奇的舒坦。”缪昌文说。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更喜欢经常回到家乡走走看看。


“家乡变化最大的就是人的精神面貌,大家不再像从前一样,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而是纷纷走出去、请进来,大力发展经济,让家乡成了创业的热土、投资的乐园。我认为,是父老乡亲思想观念的转变才带来了城乡面貌的沧桑巨变。”


家乡的创新创业热潮也对缪昌文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他说,在家乡创业得到了政府和老百姓的关心支持,让人心情舒畅,有快乐感和成就感。前些年,他来到泰兴市投资兴业,投资5亿元创办了自己的公司,目前年产值已达到近30亿元。之后,他来到老家姜堰投资约4亿元,创办了另一家企业。“下一步,我准备再往家乡投资四五亿元,将家乡打造成高技术建筑材料研究成果转化的生产基地。”


缪昌文一直重视发展教育,在东南大学设立了奖学金。他更牵挂着家乡的贫困学子,10多年前起,他每年拿出10万元,用来资助家乡的贫困家庭中的孩子们,帮助他们缴纳学杂费、生活费,已资助70余人。在自己的母校——姜堰大公式中学60周年校庆期间,他拿出50万元设立奖学金,用来奖励那些品学兼优的学子,勉励他们认真读书、早日成才,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此外,他经常为老家修桥铺路、修建养老院等公益事业捐款捐物,助上一臂之力。

更多»推荐精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精英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