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详细内容
  董毓利,男,1965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

  1986年9月考入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1989年3月经学院推荐,直接转入攻读博士学位。在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期间,独立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钢纤维混凝土双向受力工作原理研究”中全部试验装置的设计和研制工作,并完成了其中大部分试验工作。在试验基础上,基于内变量理论和不可逆热力学原理,提出了关于钢纤维混凝土能反映损伤的内蕴时间本构模型,并基于双剪应力强度理论建立了考虑中间主应力影响的钢纤维混凝土双轴破坏准则,受到专家们的好评,并于1992年9月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2年9月赴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钢筋混凝土复合受力构件非线性分析”,设计、研制了其中有关混凝土在剪压、剪拉复合受力工况下混凝土强度和变形性能测试的试验装置,并完成了剪压工况的全部试验;同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研究了冶金工业部基金项目“钢纤维钢筋混凝土局部粘结滑移的试验与理论研究”;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青岛建筑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生指导教师。

  1993年11月被中国矿业大学接收为工程力学博士后,师从谢和平教授从事混凝土本构关系和破坏理论的研究,主攻方向为混凝土损伤力学与分形力学的研究,参加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专项基金”资助项目的部分工作。在此期间,完成了混凝土单轴受压单调加载、循环加载及相应的声发射特性的试验工作,并利用声发射损伤能、模量衰减、热力学和塑性力学等方法对混凝土的损伤演化规律进行了实际和理论研究,重点研究了不同应变率( 1/S)对混凝土强度和变形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不同围压(s0=0~40MPa)对混凝土强度、变形和破坏形式的影响,基于不可逆热力学的内变量理论,建立了考虑不可逆变形影响的损伤力学本构模型;此外还根据分形几何理论,对混凝土内部损伤即微裂缝的发展及声发射过程进行了定量的分形描述。

  从1995年9月起,开始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师从范维澄教授做博士后,主要从事火灾中结构行为及灾后建筑结构剩余承载力计算与可靠度分析方面的研究。在范维澄教授和王清安教授指导下,根据室内火灾特点、导热过程确定了火灾充分发展阶段的温度,并基于钢筋和混凝土不同温度下应力—应变关系和强度变化,对火灾中受均布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板进行了极限分析,还对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板的火灾温度确定、剩余承载力及可靠指标和灾后极限均布荷载等进行了研究,从而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火设计和灾后处理提供依据。专家们认为该项工作既有理论意义,更有实际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博士后期间所做的工作已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工作水平相当。鉴于上述工作,1996年被破格晋升为结构工程教授,1998年5月被批准为结构工程博士生导师;并获山东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1997年7月回院工作,获“青岛市首届青年科技奖”,曾任青岛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副院长及山东省建设厅副厅长等职,2006年5月调至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任教授、博导。

  目前出版《混凝土非线性力学基础》、《混凝土结构火安全设计》专著2部,发表论文40余篇。
负责完成或参加的课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剪压剪拉复合作用下钢纤维砼本构关系和破坏准则的研究(批准号:59578030)、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板的火灾行为及设计理论(批准号:50178034)、混凝土双向板的火灾行为与设计理论(批准号:50578078);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多高层轻钢结构住宅体系抗火设计理论的研究 (2001CB4096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合作重大项目:热—力耦合作用下重大建筑火灾安全的基础研究(编号:2003-50320120156)。2004年《混凝土楼板火灾行为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建筑结构的火灾行为研究与结构抗火性能化设计、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等。
更多»推荐精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精英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