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详细内容

    姓名:谭忆秋
    工作单位:哈工大交通学院
    职务、职称: 
    道路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研究方向: 
    道路工程;铁道工程。
    重要学术成就: 
    专利一项; 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交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沥青路面高低温性能统一设计理论的研究》; 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沥青混合料能量损伤的研究》; 承担黑龙江省攻关项目《新型路面填缝料》的研究。

    她年轻有为,业绩斐然,3l岁被破格提为副教授,35岁被破格晋升教授,36岁被评为博士生导师,至今已门下弟子众多…… 

    她自上研究生以来一直与沥青和沥青混合料打交道,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黑龙江省科技攻关等多项科研项目,参加完成了国家“八五”重点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重点科研项目,并因此先后获得交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荣誉…… 

    她从同济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以后,毅然放弃了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生活环境,回到了母校的怀抱,用自己的勤奋书写着人生的辉煌…… 

    她就是被称为中国沥青届五朵金花之一的谭忆秋教授。 

    谭忆秋,女, 1968年1月生,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学院道路教研室主任。她热爱祖国,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全身心地投入到道路学科的教学、科研、管理和学科建设工作中,取得了许多优异的成绩,在广大知识女性中树立了一面旗帜,也成为广大教职员工学习的楷模。
 
    谭忆秋教授1986年号取哈尔滨建筑大学复合材料专业;1992年考取哈尔滨建筑大学道路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这期间,她刻苦钻研,独立开发了滑板测粘系统火评价沥青材料的低温流变性能,获得了国内外号家的一致认可。为了不断扩充自己的专业知识,加深对专业方向的理解,她毅然决定攻读博士学位,1999年,她成为自交通学院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拥有博士学位授权点以来第一个毕业的博上生,确保本专业的博士学位授权点能继续招生,不断输入新鲜血液,也为该专业的发展壮大做出自己的贡献。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接触专业研究的最新动向,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面,2000年她入驻同济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期间工作出色,成果迭出,受到导师、同事的一致好评。当2001年博士后出站时,大家再三挽留她留在同济人学,面对优越的科研所环境,优厚的待遇,她毫不犹豫地推辞了,因为她深知母校是培养她、需要她的地方,东北的交通发展更需要她。回到母校后,她工作努力,成绩突出,于2003年被破格提为教授,担任道路教研室主任一职,并于次年取得了博士生导师资格。2004年她又以公派访问学者的身份,参加德国慕尼小大学的培训和学习。她的导师曾这样称赞她,“这么年轻就成了专家,真是让人羡慕”她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一个人家都认为女性不太适合的专业,她却做得出类拔萃,改变了人家对该专业女性的一贯看法。
 
    作为一名教师,谭忆秋教授对教育事业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学生知识和学习方法,更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在她眼里:“人无全才,人人有才,因材施教,各成其才”。因此,她结合青年人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注意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艺术水,给学生以鲜活的知识,还学生以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启迪学生去探索和创新。教学过程从传统的逻辑分析讲授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意义建构过程,极大了调动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从根本上转变了学习态度,在大家的眼里,听她的课是一种彼此之间的交流,是一种学习的快乐。就拿她的研究生课程《实验粘弹原理》和《沥青与沥青混合料》来讲,她结合自身的教学、科研及工程经验,广泛收集相关资料,采用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同学调研汇报为辅,兼以实际参观和亲自动于,使得教学内外丰富多彩,课学教学气氛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学生和专家的一致好评。同时,为了扩大大家的专业知识面,她多次邀请国内外的有关专家来学院讲学、授课,使本专业的研究方向能够始终跟上专业研究的最新动态,也因此极大的提高了大家的科研积极性、创造性,引发了很多奸的科研想法和思路,在加强国际合作的同时,促进了本专业的自身发展和提高。 

    她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她深情热爱学生,愿意倾听学生心声。在本科生眼里,听她的课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研究生的眼里,成为她的弟子是一种荣耀。她善于用独特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化,善于用高超的教育艺术去熏陶学生,把满腔心血倾注给了莘莘学子,将美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以燃烧的炽热铸就了青春的辉煌。
 
    作为道路建筑材料方向的学术带头人,谭忆秋教授主要从事道路建筑材料功能特性与应用研究,系统地将粘弹力学、损伤力学理论应用于道路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特性研究领域,其中包括:基于粘弹本构理论的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建模和评价方法及设计方法的研究、基于寒冷地区长期使用性能的改性沥青性能的研究、基于物相分析技术沥青及固体材材作用的机理分析等。先后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以及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文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结合科研工作研制开发的滑板粘度计获得国家专利。她承担的交通部丙部推广项目《橡胶颗粒路面的应用技术的研究》是利用废旧汽车轮胎生产的橡胶颗粒铺筑橡胶颗粒沥青路面,以此起到抑制路面结冰的作用,首次提出了橡胶颗粒路面除冰雪的思想为提高寒冷地区路面安全提供了新的思路。在研究经费不到位的情况下,自筹资金,东拼西凑确保项目能够顺利进行;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她注意科研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结合科研在新疆和哈尔滨等地铺筑了试验路段,取得良好的研究成果。在变废为宝的同时,也给国家经济建设节约了资金。该项目得到了评审团专家的一致好评。她在孜孜不倦的同时,也取得了累累硕果,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并且,其中几篇被国外权威刊物收录和引用。
 
    作为道路教研室主任,谭忆秋教授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百倍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教研室的工作和学科的建设中。在2002年博士后出站后,毅然放弃了许多待遇优遇的邀请,全身心地致力于道路学科的发展和学术梯队的建设,努力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奸的工作环境。为了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的全面发展,自2002年起将该学科细化为四个研究方向,每个方向行相应的学术带头人。这样不仅调动了每个人的积极性,增强了主人翁的责任感,更重要的是使得本学科的研究水平大大加强,在国内的学术地位也日益提高。如她带领的材料方向不断的提出新的研究课题,新的技术方案,仅2003年就获得了近300万的研究经费;如路面管理方向,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自行开发了道路监测车,为路面科学的养护和管理提供了基础。在上任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教研室就被管理得井井有条,工作环境和学术气氛得到很大的改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许多青年教师在刚开始起步时,常常遇到很多困难,为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中,她一方面积极组织教学、科研讨论,请经验丰富的老教授介绍学科发展,教学和科研经验,对青年教师作出指导;另一方面为了培养青年教师的独立工作能力,从自己有限的科研经费中挤出部分资金,积极支持青年教师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这种想年轻人所想的做法赢得丁大家的一致赞扬,极大地调动了青年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同时,许多优秀的人才纷纷留校和来本校工作,先后有3名博士和博士后到道路教研室工作,缓解了教师队伍严重不足的问题,稳定了教师队伍,使本学科的力量日益壮大。在她的带动下,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教研室的教学水平在国内同行中都得到了肯定。
 
    谭忆秋教授以其优异的成绩和极强的专业能力给知识女性树立了榜样,成为当之无愧的青年骨干力量:她以其坚忍不拔的性格、包容天地的胸怀、无私奉献的粘神,深刻影响着她周围的每一位同志,继续着她“知识摆渡人”的职业生涯。

更多»推荐精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精英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