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详细内容

      作为全球最大的可再分散乳胶粉生产商,瓦克集团的聚合物部门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进入了中国,随着国内干混砂浆行业发展的脚步与中国市场共同成长。2005年,瓦克聚合物的生产基地在江苏的张家港建成,瓦克又一次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为此,记者于近日采访了瓦克聚合物材料(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施彼得(Peter·Schneider)先生。

      记者:瓦克聚合物很早就开始了在中国的发展,能否向大家介绍一下整个历程?

      施彼得:首先向记者大致地回顾了一下瓦克聚合物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九十年代初在台湾和香港设立办事处;95年开始先后在上海、广州、北京等地成立了代表处;2000年瓦克在上海建立了技术中心——一流的技术中心;2005年八月份,按照既定的中国战略目标,张家港的生产基地建成并于当年投入生产。该可再分散乳胶粉生产基地的建设瓦克总共投入了1000万欧元,形成的产量在万吨以上。整个瓦克张家港生产基地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型基地,除了该聚合物部门的项目,还有其他的项目在建设之中。施彼得对记者强调:“瓦克是想在中国提供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在中国进行生产,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生产基地的建立符合瓦克的既定战略目标。”

      记者:瓦克在中国的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基地的建设在瓦克的整个中国布局中,地位会日渐突出,而在记者的印象里,张家港并不是一个很出名的地方,是什么吸引了瓦克把生产基地选址于此呢?

      施彼得:之所以选择张家港,原因是张家港正好地处中国的“中心”位置,从这里把产品运到中国其他地方从物流上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以一个地区来覆盖中国,这是一个很明显的“地缘”优势;而且在张家港的生产基地建设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另外,张家港距离瓦克在上海的中国公司总部也不远,从上海出发到张家港大概就是两小时左右的车程。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考虑,瓦克选择了张家港。至于说未来是否会在其他地方建立新的基地,这将由市场的需求来决定。

      记者:从销售代表处到技术中心,再到生产基地,瓦克聚合物在中国的架构日趋完善,研发方面瓦克是怎样看待的?

      施彼得:对瓦克来说,研发是个很重要的方面,每年瓦克会把全球收入的5~6%投入到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当中。 这些新的研究成果,会通过瓦克遍布全球的14个研发中心,根据当地的需要来进行调整。由于中国发展的速度快,上海的技术中心在全球来说,对于瓦克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上海技术中心的任务早些时候是把新的干混砂浆应用技术介绍到中国来,在瓦克对客户的服务当中持续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上海技术中心的成功使瓦克正在考虑在亚洲其他地区也设立类似的技术中心。进一步说,上海技术中心的工作也在对德国的全球总部产生积极的影响,当前上海技术中心的任务,也是要和德国的研发中心一起,开发出能够符合中国市场要求的产品。换句话说,是通过上海的技术中心把来自境外的研发成果调整到适合中国市场的要求上来。上海的技术中心已经担负起部分的产品研发职能,并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记者:能否谈谈您对今后中国干混砂浆产品市场发展前景的预计?

      施彼得:和其他的同类企业的看法略有不同,我是一种“谨慎的乐观”——总的来说,现在中国的干混砂浆市场还是非常“年轻”的,可以说是难以预料的。我们现在所能知道的,是中国的GDP的增长率,还有中国的房建面积,每年又有多少平方米建成了,我们只能看到这些数字。按照有关专家的说法,在未来的几年当中,中国的发展势头,也就是这些数字可能也不会有很大的变化。同时,未来中国将成为全世界砂浆产品的一个很重要的市场,中国对于瓦克聚合物以及瓦克的诸多客户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只要你看到我们瓦克在中国投资的力度,你就会明白我们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了。

      记者:当前,中国的干混砂浆市场正处在成长期中,中国的民族企业亟待发展,但他们和瓦克这样的跨国企业相比,还显得有些稚嫩。中国的市场是开放的,瓦克这样的大集团进来了,这似乎是在双方力量不均等的情况下,使他们都投入到了一场同样的竞争之中,于是在所难免的,让有些人对于瓦克这样的国际企业集团生出“狼来了”之感。您是如何看待的?

      施彼得:我们瓦克是第一个到中国来推动干混砂浆市场发展的企业,那么我们理所当然的就是在扮演着一个领导者的角色。但我们并不想把别的企业统统“吃掉”,我们希望是做一只“领头羊”,而不是一匹“狼”。”即使是领头羊,它的地位也是竞争得来的。瓦克会时刻保持着一种内在的动力,让自己总是处于领先的位置上,比如说与客户保持很密切的关系,从客户那里不断地得到反馈,根据反馈来不断的改进不断的进步,我们要去满足客户的需要,在与客户的接洽中,我们了解到他有什么需要。为了满足他的需要,我们就要不断地去改进。这样我们才能不断的处在一个领先的位置。

      我们把竞争看作是自己前进的动力,我们有这个自信,但是自信并不是我们对自己的现状就已经很满意了——过去的就过去了,将来是建立在今天我们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创新之中的,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工作吧!

更多»推荐精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精英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