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规 » 政策法规 » 正文

关于征集“第三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论文的通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10-26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转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作者:中国混凝土网
核心提示:关于征集“第三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论文的通知

城科会字[2006]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各副省级城市建委、新疆建设兵团建设局,各地城市科学研究会,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指导思想,在建设领域大力发展智能、绿色建筑,推动建筑与城市节能,促进节能省地型建筑的发展,实现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的目标,建设部决定于2007年3月26日~28日在北京与科技部等国内外有关机构和单位共同举办“第三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为做好会议的研讨和交流,深化对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相关专业技术、产品、应用经验、管理政策以及市场情况的研究、探讨和总结,推动我国智能、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工作,现决定征集会议论文(论文征集范围见附件一,格式要求见附件二)。

  本届大会学术指导委员会将对征集到的论文进行评审,入选的论文,将由出版社正式编辑出版;对评选出的优秀论文还将颁发优秀论文证书。论文征集的截止日期为2006年12月10日,其中论文摘要请于2006年11月10日前提交给大会组委会办公室。为确保稿件接收快捷和便于编辑,论文及其摘要请用电子文档方式投稿,稿件请同时发送至DOST-MOC@mail.cin.gov.cn或igbcbeijing@sina.com并将文件光盘或软盘寄至大会组委会。

  联系人:

  大会组委会办公室:刘宇杰、孙逾海

  电话:010-58933559、58934366  传真:010-58933632

  大会指定网站:http://www.sigbac.com

  E-MAIL:DOST-MOC@mail.cin.gov.cn
      igbcbeijing@sina.com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建设部北附楼224房间

  邮  编:100835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周兰兰

  电  话:010-58933149 68317852

  建设部科技司:蒋媛  黄勤

  电  话:010-58934535、58933914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建设部科学技术司      
二○○六年九月二十日    


  附件1:

论文征集范围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以智能、绿色建筑、建筑节能促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体现会议的主题,本次会议设立七个专题:

  专题1:绿色建筑设计理论、方法和实践

  引导中国绿色建筑研究与实践,包括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的最新动态,整体设计新理论与实践方案。

  专题2: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

  引导、规范和促进建筑节能技术在全国建筑工程中推广应用,围绕我国发展建筑节能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强化建筑节能对绿色建筑发展的促进作用。瞄准国际前沿,总结我国传统建筑的节能技术结合我国实际和潜在需求,包括建筑节能的标准规范和技术经济政策,建筑节能围护结构技术与应用,节能门窗技术,建筑节能设计与评价技术,建筑能源消耗的测试技术和统计方法,供热计量控制技术,天然冷热能源利用技术、既有建筑改造技术,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和低能耗、超低能耗技术与产品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等。

  专题3:建筑智能化与绿色建筑

  加强智能化技术支撑绿色建筑的基础性作用。包括相关发展政策与行业管理研究论述,计算机网络、安防、楼宇自控等关键技术,数字社区、数字办公楼建设以及新产品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等。

  专题4:建筑生态、材料与绿色建筑

  建筑环境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和生产效率,是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城镇人居环境改善与保障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包括建筑区域环境和室内环境,以提高建筑室内外环境质量,减少建筑的材料资源消耗为目标。包括建筑环境影响的评价技术、绿化配置、热岛效应技术、水资源利用、建筑区环境(光、噪声、自然通风等)、室内环境(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热湿环境、辐射污染),建筑室内污染源检测技术和设备、绿色建材与节材新工艺、新技术,新型低能耗、环保建材,可回收材料、再生材料。

  专题5:供热体制改革与建筑节能

  明确供热体制改革与建筑节能的关系,实现供热体制改革与建筑节能“两手抓”,以供热体制改革推进建筑节能工作,以建筑节能为供热体制改革创造条件。

  专题6:新型外墙保温材料与技术

  总结我国在外墙保温材料与技术的基本现状,完善外墙保温技术体系,研发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外墙保温材料与产品,为建筑节能工作提供基础条件。

  专题7:房地产业发展与绿色建筑

  结合我国国情和当前房地产业发展状况,探讨我国房地产业依靠技术进步,发展智能、绿色建筑,建筑节能的政策法规、发展模式和技术途径等。

  对于以上七个专题,论文作者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智能与绿色建筑这个主题,任选一个专题从不同的角度或在理论,实践,或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上撰写论文,进行探讨。一篇论文以选一个专题作为主要内容为宜。 
      
     

附件2:
论文格式要求
一、论文篇幅:
3000—4500字,论文必须包含2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及3-4个关键词。
二、论文格式:
(一)题目、署名及层次格式、文字、字数要求:
1、文稿采用A4幅面word文档;中文标题为三号宋体,正文为小四号仿宋体;英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标题字号为三号,字母全部大写;如有副标题,另起一行,首字母大写,正文为小四号字体;文稿应加注页码。
2、题目居中,署名及单位标在题目下,例如:
数字城市化进程
王**                      赵**
(***大学***系,北京100001)(***设计院,天津300001)
需作叙述时,可在当页下方划一条横线,在横线下加说明。
3、摘要和关键词,写在题目下、正文前。
4、论文的层次,统一要求采用:
1   *******
1.1 *******
 
(占一行或接排。 当接排时,标题后要加标点)
 
1.1.1 *******
1.1.1.1*******
 
(二)文稿和图稿其它要求:
1、正确阐述技术内容。名词术语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如所采用的名词术语尚未编定时,可采用各业务部门和科研单位常用的名词术语,不要任意用简称、方言。
2、准确使用标点符号,注意:
(1)标题、图题、表名后及公式后不用标点;
(2)阿拉伯数字的起止(范围)号用“~”,如:
“20~30”“8%~10%”“0~10oC”
3、对正文中的某些问题需加以说明时,可用“呼应注”(也叫脚注),即在所要加注处的右上角标注“……”,同时在本页末留出位置,划一横线与正文隔开,在横线下注明“……”。
4、计量单位采用国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一律用拉丁文书写。
5、外文字母写成印刷体,同时注意将正斜体、大小写分清楚。
6、数字的书写(统计数、各种计量及图表编号等各种顺序号)均用阿拉伯数字,世纪、年代、月、日和时刻均用阿拉伯数字,并一概用全称。
7、表格、公式、样图均要编号,每篇论文加注流水号,例如:
图1、图2,表1、表2,公式⑴、公式⑵。
8、照片要求清晰、层次分明,非彩印书尽量用黑白照片。墨线图要大小适当,图线要规整。照片、图稿等电子文件需备份一份随稿件一并提交。
9、参考文献的项目要列全,例如:
[1]*****主编.结构力学.北京:*****出版社,2003
[2]*****主编.城市规划.上海:*****出版社,2001
(三)文稿最后应有附件页,注明作者个人信息,内容见下表:
 
作者基本情况表

姓名
 
性别
 
职称
 
工作单位
 
职务
 
联系电话
(固定电话请注明本地区号)
传真
 
通信地址
 
邮编
 
E-mail
 

 
 
[ 法规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