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生产技术 » 正文

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0-20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中国混凝土网
核心提示: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

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

1按GB 50119规定调整组分用量

  (1) 水胶比≤0.50;

  (2) 补偿收缩混凝土C+F+E≥300 kg/m3

  防渗或结构自防水补偿收缩混凝土的C+F+E≥320 kg/m3,其中C≥280 kg/m3;填充用膨胀混凝土C+F+E≥350 kg/m3

2按工程实践的经验调整组份用量

  (1) 胶凝材料总用量为400~450 kg/m3时,最利于发挥膨胀变形的作用。

  (2) 掺合料的适宜用量为胶凝材料总用量的10%~20%。

  (3) 使用化学外加剂时,用胶凝材料的外加百分比表示。应重视缓凝的积极作用,混凝土凝结时间夏季应>15h、冬季>10h。

  (4) 使用与化学外加剂复合的多功能混凝土膨胀剂时,可延用等量取代水泥的内掺法计算用量。

  (5) 膨胀加强带(或后浇带)使用的填充膨胀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比两侧混凝土提高所设计提高5MPa,膨胀剂内掺量提高2%。

3 通过试验验证与确定配合比

  所设计的补偿收缩混凝土配合比,应经过试验验证,进行必要的调整,方可确定。如验证试验结果与设计指标产生较大偏差,应从主要的矛盾方面分析原因,采取一种或两种相应的对策。

  (1) 工作性能:化学外加剂、砂率、掺合料。

  (2) 强度:水胶比、膨胀剂、掺合料取代水泥量。

  (3) 膨胀率:当膨胀率低于设计指标时,应适当提高膨胀剂内掺量,当膨胀率与强度同时低于设计指标时,应适当增加胶凝材料总用量。必要时,对水泥性能及成分进行检验。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