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西北地区水泥行业绿色转型标杆,天水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秉持“善用资源,服务建设”理念,将“无废”建设融入生产全流程,获评“国家绿色工厂”“省级无废企业”,其经验助力天水市通过国家“无废城市”评估验收,为传统高耗能行业转型提供了“天水方案”。
固废资源化利用成效显著,公司系统利用8类工业固废作为原料,2024年固废总掺量占水泥原料的35%以上,年消纳本地工业固废超50万吨,占天水市4家水泥企业固废利用总量的40%以上。技术攻关确保产品质量,通过小磨试验等优化配比,2024年水泥抽检合格率100%。固废高值化探索深入,开展铝电解大修渣锂资源提取研究,2024年中试生产线处理大修渣500吨,提取锂资源约2.5吨;粉煤灰年外售44万吨,创造收益超2000万元。
清洁生产与低碳减排升级提速,主力生产线完成超低排放改造,NOx、颗粒物等排放浓度达到行业先进水平;2024年煤炭、熟料铁路运输占比达60%,采购10辆电动重卡降低运输碳排放。武山基地配套建设7.5MW纯低温余热发电机组,年发电量达5400万千瓦时,满足公司30%用电需求,年节约原煤2.2万吨,减碳6.5万吨。水资源回用率达40%左右,2024年节约新鲜水150万吨。
智能化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建成智能生产管理中心,部署智能机器人与全自动化验室,检测周期缩短50%,熟料质量合格率提升至99.5%;AI模型优化配料减少原料浪费,碳管系统实现碳排放实时监控。矿山实施“边开采、边治理”模式,植被覆盖率从35%提升至65%,通过国家级绿色工厂复核。
2024年公司单位产值碳排放强度较基准年下降6.7%,吨熟料综合煤耗优于行业一级标准,年增利润超2000万元,成功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