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创新双核智控技术攻克大体积防水混凝土浇筑难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0-22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工人日报
核心提示:近日,中铁六局北京公司沈阳项目部成功研发“材料创新+智能温控+精细施工”新型综合技术方案,在沈阳浑南科技城六期工程M15地块施工中,攻克大体积刚性防水混凝土水化热集中、防水性能不足等传统难题,实现3085立方米混凝土结构零开裂,为大型房建工程质量提升提供技术范本。

在大型房建工程建设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犹如人的“肌理”,混凝土浇筑质量关系着这个庞大机体的“健康”。近日,中铁六局北京公司沈阳项目部成功研发并应用了一项集“材料创新+智能温控+精细施工”于一体的新型综合技术方案,有效攻克了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集中释放与防水性能不足等传统难题,为沈阳浑南科技城高质量建设筑牢施工质量屏障。




中铁六局北京公司承建的沈阳浑南科技城六期工程M15地块大装置深基坑设备基础工程,采用整体式筏板设计,筏板浇筑厚度3.9米、方量3085立方米,属于大体积刚性防水混凝土。在传统施工工艺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常常因为水化热集中释放、防水性能不足、温控精度不够等问题影响施工质量,裂缝发生率在95%以上。


为攻克这一难关,项目组建以技术骨干为核心的攻关团队,在材料创新和施工工艺两大维度同时发力。在材料创新上,技术团队精心优化混凝土配比,选用水化热抑制型防水剂。这种添加剂具备双重关键作用——一方面能实现智能温控,有效调节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延缓水化热高峰出现时间,显著降低绝热温升,从根源上避免因内外温差过大引发的结构开裂风险;另一方面拥有自愈合功能,若混凝土出现细微裂纹,可自动生成晶体填补缝隙,在保障结构坚固性的同时,确保防水等级达到设计标准,为设备基础筑牢“防护屏障”。


在施工工艺上,创新采用“内降外保+温度实时监测”系统形成闭环管控:通过在混凝土内部预埋冷却水管,利用持续水循环实现高效散热;同时布设精密温度监测点,实时捕捉内外温差数据,确保温差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浇筑过程中,进一步结合科学分层浇筑技术,精准控制分层厚度与浇筑节奏,保障新旧混凝土无缝融合;振捣作业则重点聚焦预埋件集中区域,确保混凝土均匀密实,全方位提升施工质量与效率。


在这套创新技术方案的指导下,项目部在今年7月历时三十多个小时连续作业完成浇筑施工,最终混凝土结构未出现开裂问题,防水性能与密实度均达到设计标准,不仅为后续设备安装及整体工程推进奠定坚实基础,更充分彰显了团队在复杂结构施工中的技术实力。为区域科技项目建设注入强劲动力,助力“国家+区域”创新格局加速构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