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国家定额工期的2/5、长28公里的成都二环线改造工程,其全部混凝土57万方浇筑量的60%,由中建商品混凝土成都有限公司承建。该公司自2012年5月20日至12月20日,已为这项成都一号重点工程四个标段、长17公里的公路,输送了包括C25至C55七个标号和水下砼、清水砼在内的优质混凝土26.3万方,比近于苛刻的工期至少提前了7天。
为迎接明年6月全国财政工作大会首次在蓉城召开,更是成都“五大兴市战略”之首选,成都市政府及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硬性要求二环路改造工程必须在2013年5月竣工通车,而工程总包方则把31万方混凝土工期压缩到2013年3月31日完工。该公司接下这沉甸甸军令状的当天,决定其重任由龙潭站和郫县站、武侯站共同来担当。七个月来,这三个搅拌站全力以赴保供应,日以继夜促生产,屡次受到成都市重点工程指挥部的表彰。
除了工期极短外,这项工程混凝土施工的高难度还集中在特殊的基桩水下砼和梁盖、墩柱清水砼的生产与浇注上。
在1086根桩基中就有水下混凝土桩462根。为完全达到桩基水下混凝土强度等质量性能,并杜绝断(废)桩,就必须保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使得每车混凝土浇注时间相隔控制在八分钟内,混凝土的坍落度保持在180-200毫米区间。这三个站始终严格依照甲方给定的原材料与生产配比,不仅特地设定了专用料仓、车队和专用生产线,而且由质检员对出站的每一车混凝土予以严格检测并在每个标段由坚守旁站在施工现场的技术员予以把关指导。与此同时,一方面每两天就对专用生产线的计量系统予以校核,每两周对粉料、外加剂等进行校核;一方面每天根据路况和市内重车限行的实际,及时调整优化行车路线。就这样,该公司才成为在这项市政路桥混凝土四家砼企业中唯一的桩基水下混凝土施工无任何断(废)桩的“独苗苗”。
二环线改造工程每片盖梁、每根墩柱的浇注皆为380方的C50清水混凝土,即技术上要求其表面必须具备良好的装饰效果。要使砼密实度、光洁度都符合国家设计标准,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就是具备适宜的原材料。显然,甲方给定的原材料难以奏效。于是,该公司9名行家里手在甲方的认可下,兵分三路一周驱车近两千公里,终于在距成都240公里的绵竹找到了天然的合适砂石,紧接着通过39盘试配,终于配成了和易性、经时损失均满足要求的饰面清水混凝土。
生产中,无论是生产组织、开盘的确认,还是生产停顿的应对,这三个搅拌站的生产、技术、材料负责人随时沟通切磋,达成共识,责任同担;混凝土出站车车取样,取样指标除扩展度、坍落度外,他们还自我加压,增加了倒筒时间和运至工地交货验收的匀质性等工作性能的参数。清水混凝土入泵前,他们都会用海棉球将泵管内残余的砂石清净;他们实施了砂浆的投放、清水砼振捣时间等六方面的技术操作规程与措施,并专门对泵管拆接、振动棒操作和清水混凝土收光上百名技工予以了系统的培训考核。
分别于9月、11月和12月初由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和成都市工程质量监测站对混凝土工程进行了严格的检测认定。由该公司承担的桩基、承台、墩柱、盖梁和箱梁等各部位的混凝土生产与施工质量全部合格,完全达到了国家和工程指挥部所确定的质量技术指标参数的各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