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设备市场 » 正文

机械行业近七成预盈 下半年有望借地产东风复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6-23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南方都市报
核心提示:机械行业近七成预盈 下半年有望借地产东风复苏
  机械行业上半年表现较为平庸。机构认为,走过了上半年增速最低的时段后,该行业有望在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呈现明显的复苏迹象,工程机械有望在房地产开工的带动下率先复苏。

  100家企业67家盈利

  无论从中报业绩,还是基金持仓、券商评级,机械行业似乎都比房地产稍逊一筹。

  从中报业绩上看,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根据证监会的分类,截至昨日下午3点前共有100家机械/设备/仪表发布业绩预告:盈利的企业共有67家,净利同比上升的有26家,同比减少的有31家;而亏损的企业共有32家;业绩未确定但可能会有大幅度变化的有1家。

  其中,业绩增长最明显的包括金风科技[0.00 0.00%](220%)、宁波韵升[0.00 0.00%](150%)、证通电子[0.00 0.00%](80%)、德豪润达[0.00 0.00%](80%)、鱼跃医疗[0.00 0.00%](80%)和荣信股份[0.00 0.00%](70%),亏损严重的包括德赛电池[0.00 0.00%](-1111.8%)、天一科技[0.00 0.00%](-1094.8%)、精工科技[0.00 0.00%](-738.3%)、长春一东[0.00 0.00%](-454.7%)、伊立浦[0.00 0.00%](-348.5%)。

  “上半年有可能是机械工业近年来增速最低的时段。”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蔡惟慈表示,“但目前机械行业出现了一些趋暖迹象,全年机械工业预计将呈前低后高之势。”统计数据显示,该行业2008年产值9.07万亿,增长24.2%,但2009年一季度产值1 .96万亿,增长仅3 .59%,利润下降34.2%。受海外经济拖累,1-4月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22 .77%,增速迅猛回落了47.4个百分点。

  中原证券报告认为,出口全年下滑成定局,预计全年顺差45亿美元,减少40%。不过,国内投资拉动下工程机械内需消费额可望达到3255亿元,增速27.5%。长城证券何奇峰具体分析到,机械工业的三个子行业中,交运设备反弹趋势明显,专业设备增速止跌回升,而通用设备行业的增速仍然呈下降趋势,复苏略显滞后。

  从盘面上看,在昨日沪指轻松站上2800点的时候,机械板块依然表现平平。按照大智慧的行业分类,64只股票中仅22只上涨,1只停牌,41只下跌。涨幅前五的太极实业[0.00 0.00%]、*ST二纺[0.00 0.00%]、标准股份[0.00 0.00%]、南通科技[0.00 0.00%]和中核科技[0.00 0.00%]都不是一季度基金重仓股。

  下半年有望止跌回升

  机械行业下半年机会如何?多家机构认为,在机械板块中,工程机械在下半年的投资价值最大。
  “2008年我们看淡行业,东方机械指数全年累计跌幅高达67%。2009年一季度我们对行业策略的定位是积极,二季度我们的定位是过渡,三季度的定位是防御,四季度的定位是适度趋向积极,正在等待接受市场的检验。”东方证券机械行业资深分析师周凤武表示。

  国泰君安19日发布的机械行业分析报告认为,经济复苏、地产新开工数据会转好,建议下半年重点配置受益房地产复苏与基建投资的工程机械类公司,包括三一重工[0.00 0.00%]、中联重科[0.00 0.00%]、徐工科技[0.00 0.00%]、柳工[0.00 0.00%]、山推股份[0.00 0.00%];具有估值优势和业务转型刺激的振华重工[0.00 0.00%];较早受益复苏的通用设备公司,包括天马股份[0.00 0.00%]、华锐铸钢[0.00 0.00%]、东力传动[0.00 0.00%]、力源液压[0.00 0.00%];受益煤炭资源采掘行业的天地科技[0.00 0.00%]。

  申银万国[4.34 1.17%]的报告认为,工程机械下半年面临的大的环境全面好转,房地产投资带动国内需求更加改观,出口已经没下降的空间,原材料成本下降推动毛利回升,主要业绩驱动因素均指向更为乐观。其中,最看好混凝土机械,其次为挖掘机、旋挖钻机、推土机、起重机械、叉车、装载机,建议买入三一、中联,增持山推、徐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