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广东建材业如何走出效益下滑困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7-27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中国混凝土网
核心提示:广东建材业如何走出效益下滑困局?

      近日,广东省建筑材料行业协会2006年年会在清远隆重召开。该会议得到清远市、清城区及源潭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会议上,各领导提出了广东建材在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存在的种种隐忧,建材业如何走出效益下滑的困局成为业内关心的话题。

     
现象:去年全省建材业效益普遍下降

     
2005年下半年至今年前五个月的近一年间,全省建材企业都面临着“成本走高,效益下滑”的窘迫局面。虽然广东省建材行业在去年成功完成工业销售收入1219亿元,同比增长了21%,但企业效益仍然普遍下降。

      企业效益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原燃材料持续涨价,而产品价格却不能同步增长,成本的上升致使行业盈利水平下降,效益下滑,企业亏损面增加。

      广东省建筑材料行业协会会长吴一岳特别提到水泥行业。今年油价进一步大幅上升,柴油每吨已超过五千元。能源的消耗在建材业的成本构成占到30-60%,初步统计的结果显示,全省水泥企业在销售量同比增长10%以上的情况下,利润却不到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吴一岳列出一系列数据,水泥、非金属矿业、建筑陶瓷业均成为利润最低的前三位。

      对策一:优化产品架构

      据悉,广东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尤其是以佛山建筑陶瓷和潮州卫生陶瓷为代表的陶瓷产业,在国内的同业产量分别雄霸三分之一到一半。专家认为,在沾沾自喜的同时,企业要意识到大部分产品普遍存在档次低、质量差、能耗高等问题。为此,建筑卫生陶瓷基本上淘汰了易裂釉面砖、不耐磨彩釉及一次性冲水量大于9升的便器。在新型建材及无机非金属材料方面也在加速淘汰进程。

      对策二:生产基地移向资源地

      近一年,广东的建材企业出现了向资源地投资兴建生产基地的风潮。去年9月,中国南玻集团位于广东冬灌麻涌镇“绿色能源产业园”大型项目正式启动;去年11月,广东新中源集团在四川夹江兴建大型抛光砖生产基地,建成中国西部规模产能最大的陶瓷砖生产基地。

      现象:拥有百强建材企业广东最多

      2006年,是“中国名牌“产品评选设立以来广东省建材产业参加申报“广东省名牌”最多的一年。6月中旬,国家统计局和中国建材工业协会联合公布的2005年度中国建材百强企业名单中,广东占据了22席,是拥有百强建材企业最多的省。但遗憾的是,广东企业均未能跻身前15强。这个信息也在提醒广东建材产业不要盲目自大,要争取做大做强。

      现象:纷纷建起建材专业镇

      正所谓“团结就是力量”。“十五”期间,广东建材产业出现了一批在国内外颇有影响力的专业生产基地的区域集群现象。佛山南庄被授予“中国建陶第一镇”、潮州卫生陶瓷使之获得“中国瓷都”,还有今年6月初顺德在中国涂料界首家获得“中国涂料之乡”的称号。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