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被院士夸奖的建筑农民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4-09  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通讯员 吴华国
核心提示:被院士夸奖的建筑农民工
  有“建筑之乡”美誉的江西南昌县,目前有数十支农民建筑施工队活跃在全国各地,从业人员近10万人,他们中不乏技艺精湛的“土专家”和能工巧匠,由田坎上走来的刘献刚就是其中一位。他们发明的建筑节能、环保新技术,被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熙龄赞为:“不仅具有明显的科学性、适用性和经济性,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群体特色。” 

  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节能大会”上,由江西南昌县农民建筑队群体创造发明的两项桩基处理新技术“全夯扩底灌注桩”及“新型柱锤强夯置换法”节能、环保新技术被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熙龄赞为:“不仅具有明显的科学性、适用性和经济性,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群体特色。”主创这项技术的农民工“土专家”刘献刚还被全球环境基金及英、法、印、新加坡等国官员赞扬有加。他们说,这不仅因为此两项技术具有可观的节能、环保价值,还因为它们均出自中国“农民工”之手。 

  据了解,这次国际建筑节能大会,中国共向世界推介了10项成熟技术。刘献刚他们的这两项技术,不仅较好解决了复杂软土地质条件下建设高楼大厦的技术难题,而且可以实现降低基础造价10%-40%的建筑节约、环保目标。 

  奇迹一:打桩像栽蒜基础牢固根扎实 

  随着全球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少居民选择依水而居,为此有的地方填海造地,劈山建楼,这带来了棘手的建筑难题:沿海、沿江、沿湖地区的大量低洼软土及填充地基如何处理?怎样才能建起高楼大厦?面对一堆堆泥、松软土质及砂性土壤,刘献刚群体在实践中钻研,摸索出的一整套特殊打桩技术,奇迹般满足了这些地质条件下建设高楼大厦的“奢望”。 

  在国际博览会展板前,人们有幸见到了这种特殊桩形:一根长度十几米、直径三五十厘米的钢筋混凝土柱体桩,在地下十几米深的土层挤压下,像膨胀螺丝般被一次性夯击施工为一根底部二三米体积扩大、上部六七米形体正常的桩形,整个桩体看上去像一根栽插长成了的大蒜,下大上小。加上施工过程中桩体周身形成的玉米棒般的凹凸,十分符合力学上增加承载与摩擦所要求的理想造型。 

  在后来的技术总结和评定中,专家们将这种桩形及技术概括为“全夯扩底灌注桩技术”。10年来这项技术已经通过了700余组静载试验、5800余组动测检验和在广东珠海、东莞,江西南昌、赣州等地约120万平方米建筑的实际考验。大量实践说明,利用这一技术灌注的桩基,单桩承载力提高了2到4倍,施工质量保证率为100%,同时解决了传统桩基常见的质量通病,大大节约了工程造价、加快了施工进度。 

  奇迹二:桩基不废水泥钢筋承载十层楼 

  对于15层以下的小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刘献刚群体一直在钻研、尝试一种不废半点水泥和钢筋,仅用当地废弃建筑垃圾和填充土的节能、环保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位“土专家”的这一奇思妙想,征服了中外专家。经400多个单项工程、100多万平米的实际建筑观测,利用这一技术,每百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可节约钢材3400吨、水泥3.8万吨,还能消化利用城市拆迁留下的大量建筑垃圾。由于这一技术机械化程度高,较其他地基处理方法可节省工时50%以上,因此每平方米建筑综合造价可节约5元-20元不等。楼房建成后地基粘结性随时间延长而增强,无一例出现因基础沉降而造成的建筑物结构裂缝。 

  现在这项技术已被专家形象地命名为“新型柱锤强夯置换法”。即利用各层土体本身的抗压特点和经过改进的特制柱锤强力夯实,形成理想的复合地基持力层技术。由于这项实用技术的神奇节能、环保效果,现已获得中国两项发明专利,并已在10层以下建筑中广泛使用。 

  刘献刚说,通过进一步完善,这项技术很快能在10层至15层的小高层建筑中使用,届时其节能、环保功效将进一步显现。 

    科技创新造就新型农民工 

  1992年,全国各地再涌改革开放大潮,由刘献刚率领的一支老区农民建筑队悄然汇入南下赶海的人潮中。在珠海经济特区,经济实力薄弱的他们只能选择乙方垫资额低,地质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的建设工地安营扎寨。 

  刘献刚回忆,面对“珠三角”特有的厚达十几米、几十米的软土、淤泥地基,爱动脑子的他头脑中闪现出这样的念头:如果灌注的桩基能像膨胀螺栓一样形成下大上小的特殊结构,那么其承载力必将大大增强。特区巨大的生存压力更迫使这群囊中羞涩的农民工将这一闪念尽快变成现实。于是,他们在这个软土地基上,在未向国家申请一分钱科研经费的情况下,展开了一次又一次技术攻关,直到这项技术能在实践中应用。因此,这项技术也被江西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高级工程师吴景柏等专家认为是中国建筑业改革开放的产物。 

  当然,这两项新技术更是中国千万农民建筑工聪明才智的集中展现。打夯,在我国古已有之。上世纪60年代,法国人将这一古老技术运用到现代建筑的地基处理上,但在具体运用中,刘献刚等能工巧匠很快发现了法国技术在施工、适用范围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于是他们抱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态度,大胆进行技术革新。一是将法国人设计的直径大、高度小的扁锤改造为直径小、高度大的柱锤;二是根据不倒翁原理重新设计柱锤的内部结构,使之在夯击地面时受力均衡,始终“不倒”。 

  现在,这两项关键性的革新,使这一传统技术在中国大地上焕发生命力。经他们改进的施工机械,起重设备的马力一下子由过去所需的80-100吨下降为现在的15-40吨,同时地基挤密加固的有效深度提高了1至2倍。 

  有“建筑之乡”美誉的江西南昌县,目前有数十支农民建筑施工队活跃在全国各地,从业人员近10万人,他们中不乏技艺精湛的“土专家”和能工巧匠,由田坎上走来的刘献刚只不过是他们其中的一位。 

  另悉,这两项技术先后获得中国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发明专利,目前已被建设部列为“十一五”重点推广项目。昔日的南昌县农民建筑队,已发展为国家综合一级施工企业的专业工程公司——江西中恒建设集团珠海特种软基公司,并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刘献刚本人也由一名普通农民工成长为建筑领域的高级工程师。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