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在省办的关心指导下,连云港散办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散装水泥促进条例》,紧紧围绕省散办发展散装水泥工作部署,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立足点,将发展散装水泥工作紧紧融入全市经济建设中,努力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服务工程。
一、落实任务,明确责任,齐抓共管促进散装水泥工作
连云港散办多年来坚持根据省办下达的年度计划,结合市、县和相关部门具体情况,通过政府办发文,将年度计划分解到各县、区和相关部门,与辖县散办签订目标责任书,根据《考核办法》要求,进行年中、年终检查考核。对完成任务好,积极支持散装水泥工作的单位和个人,由市发展散装水泥领导小组召开年度总结表彰大会,给予表彰和奖励。将目标任务落实到市辖区和相关部门,目的是通过这种形式,让市政府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能更多地了解散装水泥工作,更多地关心和地支持散装水泥工作。
二、把“三解三促”活动作为促进散办工作的重要抓手
2012年,省办要求在全省散办系统开展“三解三促”活动,散办结合市委、市政府的相关要求,积极行动起来。一是召开会议,迅速部署。召开辖区散办和部分企业座谈会,贯彻 “三解三促”活动精神,要求各企业认真填写调查问卷,真实反映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县(市)散办要全程参与和积极配合,切实做好“三解三促”工作。二是认真梳理和归集存在的问题。通过走访和问卷反馈,主要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方面是农村发散难,集中体现在本地水泥价格高于周边省、市,无法与其竞争;农村用散设施不健全,大车、大罐无法进乡镇。另一方面是预拌砂浆推广难,主要集中在认识不足、价格高、税赋重,建设单位以种种理由不愿使用。三是想方设法为企业解难题。根据企业反映的问题,积极组织相关部门讨论研究,想点子、找办法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针对农村发散难问题,在学习河北商丘农村发散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改进6—7吨的小型牵引式散装水泥流动罐,利用农用拖拉机作为牵引工具,将流动罐送到用户现场。这种流动罐可以免去二次包装,直接从水泥厂家送到现场,服务半径可在15-20公里、方便灵活,非常适合农村、农民用散需求。通过在东海县马陵山水泥厂进行试点运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2012年,此项目作为科研项目得到省办批准,并拨给科研经费加以引导和扶持。在此基础上,市、县散办也拨付一定经费协助企业完成这一项目。
针对预拌砂浆推广难问题,首先从预拌砂浆源头入手。邀请相关部门和人员召开研讨会,根据本地材料组成、生产成本、设备折旧等多种因素确定指导价格,并经价格主管部门及造价管理部门认可予以公布。为工程招投标提供价格依据。其次是帮助企业迈出砂浆销售第一步。散办通过走访、动员、宣传,并许诺带头使用预拌砂浆,将给予优惠和补贴,并承诺建议在评优上给予优先考虑。最先用的几家,散办基本上补贴100元/吨。在一系列政策引导扶持下,预拌砂浆推广总算打开缺口,在一些工程中得到应用。再就是做好服务,帮助企业如把好产品的质量关。为解决用户提出的预拌砂浆“抹灰”难等问题,我们真诚面对,认真研究,协助企业多次调试,终于拌出适合的产品,让用户接受并享受新产品带来优点和优势。
三、抓示范乡(镇)创建,促进农村散装水泥发展
江苏继农村创建发展散装水泥“示范县”后,在全国率先开展示范乡镇创建活动。这是推动农村散装水泥工作的又一重要举措。它与创建“示范县”相比,工作更具体,措施更扎实,效果更明显。只要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极大地提升农村散装水泥发展水平。去年,我市东海县白塔埠镇、灌云县下车乡、小伊乡等三个乡镇通过验收,并受到省经信委命名表彰。具体措施:
一是靠政府重视和领导关心。为了圆满完成创建任务,市、县建设主管部门根据有关要求,分别成立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市、县散办和相关乡镇有关人员为成员;乡镇政府成立以乡镇长为组长的创建小组,建立了以乡镇各部门和行政村负责人为成员的网络机制,切实做到创建工作有人管、有人抓。
二是靠乡(镇)所在地县级散办的扎实工作和执着精神。他们处在最前线,吃苦最多、投入精力最多、花费的时间最多。灌云县发散基础相对薄弱,无资源,无设施,可以说一穷二白。县散办面对重重困难,不退缩、不放弃,硬是凭着满腔的热情和执着的精神,迎难而上。2012年,该县有两个乡镇通过了创建验收。在创建过程中,灌云散办钱主任不顾30多度高温,北上南下,到临沂、去淮安考察调研,购置散装设备,并亲自帮助安装和调试。东海县散办通过与创建乡镇的多次沟通,得到了镇政府的支持,不仅提供创建办公场所,还专门组建机构,委派专人负责。县散办的执着精神深深触动了乡镇领导和有关人员,工作上给予了极大地支持和配合,使得“示范乡(镇)”创建工作顺利通过验收。
三是靠宣传发动和政策扶持。灌云县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资金非常困难,在这样条件下,他们投入大量资金制作了多处大型宣传画栏和墙体广告,为企业购置散装水泥罐,打牢创建基础。东海县散办为了配合示范乡镇创建工作,投入资金在公路边制作大型广告牌,并把车载视频宣传车开进乡镇进行宣传,让农民对散装水泥工作有一感性认识,充分认识和了解散装水泥工作。
四、加大执法力度,预拌砂浆发展稳步推进
2012年,按照《江苏省散装水泥促进条例》精神,积极履行职责,重点围绕现场搅拌砂浆行为加大执法力度,稳步推进预拌砂浆发展。一方面,我们采取“柔性”执法,加大对《条例》和《连云港市市区工程使用预拌砂浆实施细则》精神的宣传力度,宣传推广使用预拌砂浆的意义,以及违法进行现场搅拌砂浆应当承担的责任。去年,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奔波在建筑工地上,全年达数百次,全市新建、在建工程几乎跑遍。一些项目少的二三次,多的四五次。有的能与你交流,听取宣传并能接受建议,有的推三阻四,拒不接待,甚至更有甚者,说:散办不遗余力推广预拌砂浆肯定有好处,厂家给回扣,否则为啥这么卖力,真是有嘴难辩。即便如此,我们也没有气馁,仍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大部分用户都能接受必须使用预拌砂浆这一现实。
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拒不接受的单位,采取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的办法。对不接受、不使用、不整改单位,通过建设主管部门,下达停工通知书,并抄送监理单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建设局建筑业管理处等部门。对于停工工程,监理单位、质量监督站不得签发工序施工指令,建筑业管理处不办理竣工备案,直至同意使用预拌砂浆,才可以复工。我们之所以没有采取处罚手段,主要是因为市委市政府软环境建设要求,所有处罚必须报批,程序繁复,处罚的过程长,牵扯的精力多。停工处罚效果更直接。通过上述措施,2012年连云港市预拌砂浆推广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全年使用预拌砂浆近4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