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水泥厂2011年普遍业外表现比台湾地区本业精彩,包括亚泥(1102)、嘉泥(1103)、环泥(1104)、信大(1109),都是本业几乎亏损或仅小赚,业外收益支撑全年获利;而台泥(1101)则业外收益佔整体获利的94.5%;亚泥虽获利全数来自转投资贡献,但EPS3.19元仍稳居水泥每股获利王。展望今年,水泥厂多表示,今年台湾地区水泥产业转佳,获利贡献一定会成长。
2011年台湾水泥产业面临大陆进口水泥低价倾销,虽然年初开始,台厂就向经济部提出反倾销控诉,但全桉的结果却是在9月底才底定,在此之前,水泥厂处于售价低档、卖一吨赔一吨的低迷市况中,仅台泥以外销和向下扩大混凝土市佔率,致台湾厂全年营业淨利仍有6.31亿元,可说是各厂冠军。
除台泥以外,仅有二线小厂信大和东泥(1110)本业小赚,这两家厂的特色都是毛利率表现佳,信大因维持单一窑炉的运转,致毛利率有9.31%,而东泥则以向外购买熟料再研磨为水泥出售,毛利率也高达8.04%,都是相对具获利能力的小厂,营业淨利分别有2520万和6264万元。
其馀亚泥、嘉泥、环泥、幸福(1108)都是本业亏损的厂商,除幸福本业、业外都亏,税后淨损1.4亿元,EPS -0.39元,是唯一亏损的厂商外,上述厂商都有业外支撑、全年仍有获利表现。
若逐一来看各厂的业绩,台泥去年台湾营收240.51亿元,较前年成长8.84%,毛利率7.33%亦较前年小增近2个百分点,营业淨利6.31亿元,年增率则高达489%,不过,真正带动台泥业绩攀升的,其实是业外转投资收益,包括台泥国际、和平电厂、信昌化(4725)等,业外收益共达82.33亿元,推升台泥去年税前盈馀87.11亿元,税后淨利86.2亿元,EPS 2.33元。而推算,台泥的业外贡献佔获利比重高达94.5%。
而亚泥的业外贡献更是重要,该公司去年台湾营收虽然达108.68亿元,年增11.39%,但毛利率却是衰退1.56个百分点,仅4.49%,整体台湾营业淨损2.08亿元,还好亚泥中国够力,再加上裕民(2606)和远东新(1402)获利大补,致去年亚泥的业外收入高达115.75亿元,全年税前盈馀还有101.35亿元、税后淨利101.16亿元,EPS 3.19元,蝉联水泥业每股获利王。
至于嘉泥,去年则是反倾销事件中受伤最重的厂商,由于该公司在台湾已转型为水泥代理商,从大陆进口海螺水泥产品,在台湾销售,不料年初即传出台厂的反倾销控诉,致嘉泥不敢再进口大陆水泥,整体营运大受影响,几乎没货可卖,去年营收8.77亿元,大减56.13%,毛利率也由前年的3.6%下降至3.25%,营业淨损1.58亿元,所幸转投资收益高达8.58亿元,让该公司去年税前盈馀仍有2.34亿元,税后淨利1.6亿元,EPS 0.26元。
嘉泥表示,去年业外收益主要来自持有台泥国际、联合水泥、上海水泥、混凝土事业的CHPL(Chia HsinPacific Limited)共进补共2亿多元,再加上嘉新资产处分容积率、以及出租嘉泥大楼等贡献3.31亿元,而CHC Holding处分海螺股票贡献2.15亿,再加上嘉泥建设稳定推桉、去年贡献6825万元等。
而环泥去年营收33.25亿元,虽年增5.75%,但在费用增加上,营业淨损仍有4718万元,全年的获利由六和机械贡献4.28亿元,而其他依成本法认列股利收益的转投资公司贡献2亿多元,总计环泥去年税前盈馀仍有4.24亿元、税后淨利3.9亿元,EPS 0.65元。
其馀小厂部份,信大、东泥本业则仍有获利,营业淨利分别有2520万元和6264万元,两厂的EPS 分别在0.17和0.04元。
唯一亏损的水泥厂为幸福水泥,该公司去年营收31.95亿元,还逆势成长15.76%,惟毛利率仅4.07%,营业淨损达7833万元,再加上业外转投资也亏损,全年税前淨损1.66亿元,税后淨损1.4亿元,EPS -0.35元,为连续第2年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