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工信部发布了符合《水泥行业准入条件》生产线第一批名单,其中包括多家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
其中包括冀东水泥、天山股份、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荻港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黄石分公司、葛洲坝宜城水泥有限公司、新疆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同力水泥有限公司等。
东方证券认为,结合政策预期和行业基本面情况,目前水泥股仍具有配置价值,主要源自于悲观因素已较为充分反映之下,市场对于政策放松的博弈在下半年将反复酝酿,预期获得相对收益的可能性较大。
旺季水泥股反弹 延续性须需求放量
水泥行业动态:上周全国水泥市场价格环比继续攀升,幅度0.48%。上涨的区域主要是珠三角和贵阳,分别上调20-30元/吨。9月上旬,下游市场需求呈缓慢上升趋势,个别地区价格持续上涨,其他大多数地区以平稳为主。
水泥行业判断:广东珠三角区和贵州贵阳的涨价主要因英德熟料生产受限所致。华东市场季节性需求回升并辅之以停窑限产,东方证券判断价格上涨趋势可能会维持,但对价格的提升幅度东方证券并不报以过高的期待,大幅涨价仍待需求的进一步放量(可能需要到10月份)。
东方证券判断,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地产开发投资数据的改善,成为近期水泥股反弹的催化剂,但东方证券认为,8月份数据可能含有月度扰动及基数效应的因素:7月份单月地产新开工数据为09年9月以来最低点,可能存在部分被延迟统计;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8月份单月虽同比增长19%,但环比减少1%,并且东方证券观察到,8月挖掘机销量环比减少2.5%,弱于季节性规律,显示新开工尚未有明显起色。
维持对行业“看好”的评级,建议“标配”水泥股。东方证券认为,为达“稳增长”目的,四季度地产及基建投资的回升或将持续,预计四季度行业景气度或将因此改善,而水泥股悲观预期已得以较充分的反映,水泥股具备配置的价值。重点关注海螺水泥(600585,买入),公司盈利能力明显优于行业平均,在弱市之下可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而其良好的资本结构及大量在手现金亦可抵御“寒冬”。
金隅股份:水泥业务拖累中期业绩,地产业务增长较快
金隅股份201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7.5亿元,同比增长12.8%,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87亿元,同比降低15.2%,对应每股收益0.32元。公司上半年水泥业务受需求放缓影响,销量和价格均有所下滑,拖累上半年业绩,但房地产上半年结转面积增长较快,同时商品房面积占比提升驱动房地产板块盈利实现大幅增长,新型建材和持有型物业业务实现稳健增长,展望全年,房地产业务预计能够完成年初目标,保持较好增长,但受价格降低影响,水泥板块盈利大幅下滑情况仍难以明显改善,预计全年盈利受水泥业务拖累有所下滑。
支撑评级的要点
区域需求放缓水泥销量和价格均有所下降,拖累上半年业绩:上半年受区域产能大幅增长以及需求较弱影响,销量和价格都有所下降。上半年水泥熟料综合销量1,501万吨,较去年同期降低242万吨;。考虑到目前区域水泥价格水平较上半年进一步降低,水泥业务全年盈利降幅加大的可能性较大。
房地产上半年结转面积同比增长28.01%,商品房面积占比提升驱动板块盈利实现大幅增长:公司年初预计全年结转85万平米,上半年结转进程较快,实现结转面积47.8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01%,完成全年计划56%;结转面积中商品房占比提升带动板块收入和利润实现较快增长,其中房地产板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70亿元,同比增长42.06%;毛利21.60亿元,同比增长44.39%。
持有型物业和新型建材业务保持稳定增长:上半年新型建材板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12亿元,同比增长19.29%;毛利5.53亿元,同比增长10.82%。物业投资及管理板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7亿元,同比增长11.00%;毛利4.65亿元,同比增长5.68%。持有型物业和新型建材业务维持稳定的增长。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水泥需求低迷导致价格进一步下跌的风险。
中银国际对公司2012-2014年每股盈利预测为0.629、0.701、0.772元,将A股目标价调整至6.30元,对应1.2倍市净率,H股目标价调整至5.80港币,对应0.9倍市净率,维持买入评级。
华新水泥:业务格局逐步清晰
华新水泥发布中期业绩报告,上半年销售水泥及熟料1829万吨,增幅7%,销售商品混凝土93万方,增幅10.6%;共实现营业收入54.86亿元,同比下降1.53%;
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水泥平均售价280元(不含税),成本222元,吨毛利58元,同比下降30元,环比下降21元;混凝土平均售价300元每立方(不含税),成本241元,方毛利59元,同比提升7元,环比提升8元;水泥吨净利5元,其中二季度吨净利9元左右。公司预计前三季度业绩同比下降50%以上,符合预期。
二季度综合毛利率提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增长。
二季度的综合毛利率为22.1%,较一季度环比提升3.2个百分点。二季度混凝土的销量增加,且由于下游资金紧张,今年混凝土普遍的存在毛利率提升、应收账款回款变慢的现象。安信证券预计水泥业务的毛利率稳中有降,但由于混凝土的收入占比提升及毛利提高,二季度的综合毛利率环比提升。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看,一季度只有少量混凝土销售,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0天,上半年43天,去年同期15天。
水泥、商混、环保和装备工程业务格局逐步清晰。目前公司水泥业务有两条国内、一条国外生产线在建,开始参与柬埔寨水泥市场。湖南冷水江4500吨线预计今年10月份点火,湖南桑植2500吨生产线预计明年3月份投产,同时公司位于塔吉克斯坦的3000吨生产线预计明年7月份投产;同时,公司的董事会通过了设立香港公司作为国际业务平台,参与柬埔寨EPC项目(3200吨水泥生产线)建设并为项目公司提供6700万美元融资担保,获得项目公司40%股权的优先认购权。
公司新增混凝土产能370万方,总产能达1370万方,公司披露大约210万方的在建商混产能由于市场和地方政府规划等原因建设进程放缓;公司赤壁500t/d,武汉2*500t/d生活垃圾水泥窑协同处理项目、武汉300t/d污泥环保处臵项目均在上半年开工建设。
公司水泥产能主要区域两湖地区的新增产能已经不多,但地区供需水平还受到长江上下游水泥流入的牵制,在此背景下安信证券认为下半年公司的出厂均价270元,较上半年下降10元,水泥成本220元,吨毛利50元左右。
安信证券预计公司2012-2014年每股收益0.2元、0.36元和0.59元;目前股价对应市净率1.2倍;吨企业价值318元,较历史最低值大约有20%空间,维持增持-B评级。
风险提示:水泥价格下跌超预期,公司其他业务拓展导致费用激增。
瑞泰科技:玻璃水泥两重天,进军钢铁耐材
公司发布2012年中报,实现营业收入6.90亿元,同比增长7.7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2.94万元,比去年同期降低78.47%。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0274元。
玻璃耐材下滑,水泥耐材上升
公司1h201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3亿元,同比增长6.97%,分行业来看,玻璃窑用耐材、水泥窑用耐材和耐热耐磨材料收入分别为2.71亿元、3.06亿元和1.06亿元,占比分别为39.71%、44.77%和15.52%。水泥窑用耐材收入占比从2011年的38%提高到44.77%。从贡献利润角度来看,玻璃、水泥和耐磨耐热材料贡献利润比例33:57:10,较去年同期的58:36:6有较大变化。公司在玻璃窑用耐材中具有绝对优势。高端市场占有率在40%左右,但由于需求下滑,利润下滑。公司水泥窑业务拓展顺利,积极推广整体承包业务,水泥窑耐材三分材料、七分安装保养,因此综合服务将实现水泥企业和耐材厂的双赢,未来空间仍较大。
分产品来看,玻璃熔窑中应用的产品主要是熔铸锆刚玉、熔铸氧化铝和硅质耐火材料。由于去年同期光伏玻璃等市场需求旺盛,所需耐火材料品质高于普通浮法玻璃熔窑,附加值高的熔铸氧化铝的销量大增,今年由于浮法的玻璃4-5年周期和金融危机的叠加作用,使得需求下滑明显熔铸氧化铝的收入同比下降66.19%,毛利率为42%,较去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而熔铸锆刚玉系列收入变动不大,毛利则从去年同期的28.10%下滑至14.91%。水泥窑中应用的主要产品为碱性耐火材料、不定形耐火材料和铝硅质耐火材料。其营业收入增长分别为14.12%、60.07%和13.38%。毛利率分别为37.22%、33.67%和25.57%,同比变化分别为7.07%、-2.24%和-1.26%。
进军钢铁耐材,打开更大市场空间,提高抗风险能力
公司进军钢铁耐材主要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1、钢铁耐材市场空间大:钢铁耐材更换频率高,存量市场大,钢铁用耐材占整个耐材市场的70%,而玻璃和水泥则各占4%和7%左右。2、钢铁耐材需求受经济周期影响相对较小。3、钢铁耐材市场集中尚不高。
玻璃窑耐材外销增长显著
2012年上半年,公司产品外销收入8301万元,同比增长107.47%。由于玻璃的性质,国际玻璃市场尤其是日用玻璃市场必须贴近终端消费,但是玻璃窑用耐材可以进行全球采购。近年来国际市场的消费习惯从使用塑料回归到使用玻璃,日用玻璃市场稳健。玻璃产能:全球的40%是中国,60%是其他。但是日用玻璃国外占比更高,公司重点开发国外日用玻璃市场。国际市场对瑞泰越来越重要。国际未来几年会有比较好的增长。
应收账款、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增加
公司上半年增加2.8亿借款,财务费用同比增加68.9%。市场竞争的加剧使赊销额度加大,本期应收账款增加15213万元。应收账款增加带来坏账准备计提增加,本期计提坏账损失98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57万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中信建投预计公司2012、2013和2014年收入分别为15.01亿元、17.50亿元和20.22亿元。对应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4.91亿元、23.38亿元和37.48亿元,EPS分别为0.065元、0.101元和0.162元。预计公司下半年玻璃业务仍然很难有起色,而公司在玻璃窑用耐材领域仍然具有绝对优势;在水泥领域扩张速度快,整体承包模式实现双赢,大股东中建材的市场空间仍待挖掘;进军钢铁耐材开拓更大市场空间,如果下游需求转暖公司盈利能力将回升。维持“增持”评级。下调目标价至6元。
尖峰集团:公司水泥业务盈利下滑,投资收益大幅增加
公司2012年上半年EPS0.46元,基本符合湘财证券的预期。
公司2012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7.85亿元,同比增长0.77%;营业利润1.85亿元,同比下降6.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8亿元,同比增长2.52%;EPS为0.46元,基本符合湘财证券的预期。
公司主业之一水泥业务盈利下滑明显,业绩略增主要依靠投资收益。
公司并表的生产线有两条,一条为大冶尖峰,水泥产能200万吨;另一条为在建生产线云南尖峰,水泥产能120万吨。今年以来受需求疲软影响,水泥价格持续下跌,公司目前投产生产线所处的大冶地区属鄂东地区,是今年竞争环境较为激烈的地区,价格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滑,造成上半年公司水泥业务盈利能力下降。上半年公司水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03亿元,同比下降5.29%;毛利率22.82%,同比减少10.44个百分点。公司目前在建生产线云南尖峰水泥项目已基本完工,进入设备联动调试阶段,由于云南市场的竞争格局较鄂东稍好,四季度若云南熟料线能投产,或对公司水泥业务盈利提升有一定利好。
医药业务方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发布对尖峰目前的拳头产品头孢甲肟的销售带来较大冲击,该药销量有所下降。上半年医药业务收入4.02亿元,同比增长3.84%;毛利率17.54%,同比减少1.05个百分点。未来为了降低抗生素管理对公司造成的不利影响,公司计划将通过增加其他新药品以及拓展药品生产领域来进行弥补。
公司上半年对外投资取得了较大收益,其中,参股公司天津天士力(600535,股吧)集团的投资收益达9809.81万元,占公司净利润比重为62.2%;对南方水泥的投资收益为2100万元,占公司净利润比重为13.31%。公司上半年投资收益共计1.39亿元,同比增长41.15%。扣除投资收益,公司营业利润同比下降近54%。近年来公司一直积极通过股权投资来实现间接式的产能扩张以及业绩增长。
水泥与医药业务互补是公司最大亮点。
目前水泥和医药业务仍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两者形成了非常明显的互补,相互支撑,有利于水泥业务波动期间平滑公司业绩。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
湘财证券预计公司2012-2014年EPS分别为0.85元、1.02元和1.21元,对应8月27日收盘价PE分别为12、10和8倍,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2元。
重点关注事项。
股价催化剂:水泥需求全面回暖。风险提示:下游需求增速低于预期。
宁夏建材:水泥业务下滑,加快混凝土布局
业绩报亏,水泥产品盈利能力大幅下滑。宁夏建材发布中报业绩,2012年上半年共销售水泥448万吨,同比增长20.4%;销售商品混凝土58.2万方;实现营业收入12.78亿元,同比增长7.86%;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亏损2403万元,同比减少112.96%,二季度净利润4344万元,折合每股收益0.09元,业绩基本符合预期。上半年水泥销售均价244元,同比下降53元,环比下降51元;水泥吨毛利32元,同比下降64元,环比下降43元;商品混凝土销售均价304元每立方,方毛利为97元。
商品混凝土收入增长137%,毛利率3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显著增加。上半年商品混凝土的销售收入实现1.77亿元,同比增长137.2%;毛利率32%,同比提高2.87个百分点;与此对应的是,应收账款较去年年底增加2.3亿元;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同比显著增加,有去年同期的29天提高至本期的64天。
参股公司业绩大幅下滑拖累公司业绩。公司分别参股乌海市西水水泥和包头市西水水泥各45%;由于区域市场需求增速下滑,水泥产能过剩等原因,本期共录得2472万元亏损,和公司上半年的亏损额基本相当。
加快发展下游商品混凝土业务。公司拥有在建产能有500万吨;在需求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水泥产能暂时不存在瓶颈。在此背景下,公司逐步加快了商品混凝土的布局,2011年收购天水华建混凝土工程公司60%股权,2012年上半年收购平罗金长城100%股权,收购宁夏煜皓砼业100%股权,由子公司宁夏赛马混凝土扩股吸收合并宁夏科进砼业资产;同时今年上半年投产100万方自建混凝土产能,下半年还有50万方产能投产。
2012年供给压力较大,行业在低位徘徊。2011年宁夏地区新增4条线,合计产能276万吨,增速19%;2012年预计新投3-4条,产能增速15-20%;预计2013年的供给压力减轻7-10%的产能增长。与此对应,今年前7个月宁夏地区需求增速不到8%。虽然从二季度的价格看来,公司的在区域内的水泥业务已经无利可图,因此价格下行的空间已经不大,但向上依然受到压制。
我们下调盈利预测至每股收益2012年0.05元,2013年0.28元和2014年0.46元;
目前价格对应的市净率1倍左右,维持“增持-B”评级。
风险提示:新投产能无法正常发挥,拖累公司业绩。
宁夏建材:水泥业务下滑,加快混凝土布局
业绩报亏,水泥产品盈利能力大幅下滑。宁夏建材发布中报业绩,2012年上半年共销售水泥448万吨,同比增长20.4%;销售商品混凝土58.2万方;实现营业收入12.78亿元,同比增长7.86%;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亏损2403万元,同比减少112.96%,二季度净利润4344万元,折合每股收益0.09元,业绩基本符合预期。上半年水泥销售均价244元,同比下降53元,环比下降51元;水泥吨毛利32元,同比下降64元,环比下降43元;商品混凝土销售均价304元每立方,方毛利为97元。
商品混凝土收入增长137%,毛利率3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显著增加。上半年商品混凝土的销售收入实现1.77亿元,同比增长137.2%;毛利率32%,同比提高2.87个百分点;与此对应的是,应收账款较去年年底增加2.3亿元;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同比显著增加,有去年同期的29天提高至本期的64天。
参股公司业绩大幅下滑拖累公司业绩。公司分别参股乌海市西水水泥和包头市西水水泥各45%;由于区域市场需求增速下滑,水泥产能过剩等原因,本期共录得2472万元亏损,和公司上半年的亏损额基本相当。
加快发展下游商品混凝土业务。公司拥有在建产能有500万吨;在需求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水泥产能暂时不存在瓶颈。在此背景下,公司逐步加快了商品混凝土的布局,2011年收购天水华建混凝土工程公司60%股权,2012年上半年收购平罗金长城100%股权,收购宁夏煜皓砼业100%股权,由子公司宁夏赛马混凝土扩股吸收合并宁夏科进砼业资产;同时今年上半年投产100万方自建混凝土产能,下半年还有50万方产能投产。
2012年供给压力较大,行业在低位徘徊。2011年宁夏地区新增4条线,合计产能276万吨,增速19%;2012年预计新投3-4条,产能增速15-20%;预计2013年的供给压力减轻7-10%的产能增长。与此对应,今年前7个月宁夏地区需求增速不到8%。虽然从二季度的价格看来,公司的在区域内的水泥业务已经无利可图,因此价格下行的空间已经不大,但向上依然受到压制。
安信证券下调盈利预测至每股收益2012年0.05元,2013年0.28元和2014年0.46元;
目前价格对应的市净率1倍左右,维持“增持-B”评级。
风险提示:新投产能无法正常发挥,拖累公司业绩。
冀东水泥:区域供求恶化,景气底部徘徊
投资要点
201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3.80亿元,同比减少10.6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减少85.05%,EPS0.083元,符合预期。
量价齐跌令业绩大幅下滑:上半年销售水泥及熟料3073万吨(统计口径),同比减少约6%,出厂均价东方证券估算约降3个百分点,并由于产能利用率的下降推高了成本,上半年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约7.7个百分点至24.54%。
公司主战场华北地区(收入占比近7成)上半年竞争格局恶化:东方证券统计华北各省合计1-6月水泥产量累计同比增速仅约1.65%,明显低于全国5.31%的增幅,而河北省上半年产量同比下降1.27%,而产能方面东方证券测算今年河北、山西内蒙古增量在10个百分点左右,受此影响,河北水泥价格降至2008年至今的最低位。东北区域(公司收入占比约15%)上半年景气度较高,水泥价格同比提升约100元/吨,但东方证券判断,下半年受河北等低价水泥冲击,东北水泥价格预计有下行的压力。
期间费用率大幅上升约7个百分点至24.49%,并主要体现为管理费用率增长约2.8个百分点及财务费用率增长约8个百分点,系子公司在建项目正式投产、贷款利息费用化及融资总额增加所致。投资净收益大幅增长主要是冀东海德堡(泾阳)及鞍山冀东盈利情况明显好转所致,另外,营业外收入8848万元主要是收到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返。
报告期内,秦岭新线、永吉公司顺利建成投产,吴堡冀东收购工作取得进展,截至今年2季度末,东方证券统计公司水泥总产能达到约8700万吨(熟料产能折算),计入联营及合营公司产能合计约1.1亿吨。
财务与估值
考虑到区域景气的回落且尚难有明确的反转趋势,东方证券下调对公司2012-2014年EPS预测至0.27、0.40、0.56元,按照可比公司平均PB,对应目标价11.90元,维持对公司的“增持”评级。
海螺水泥:行业经历底部带来公司整合良机
公司近日公布12年半年度报告,1-6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3亿元,同比下降8.22%,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29.17亿元,同比下降51.33%,基本每股收益0.53元。其中2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7亿元,同比降10%,2季度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6.7亿元,同比降55.8%,基本每股收益0.31元。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投资要点:
华东、中南价格持续回落是上半年盈利大幅下滑主因,未来盈利恢复将偏平。公司1-6月水泥和熟料净销量为8055万吨,同比增13.7%,其中2季度水泥和熟料净销量为4805万吨,同比增14.8%,实际产能利用率预计在90%左右,而同期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仅在70%附近,公司“以价换量”策略凸显。在销量较快增长的背景下,公司盈利大幅下降的主因为华东和中南水泥售价显著回落。水泥需求增速放缓致华东和中南地区水泥售价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0.6%和13.2%,价格回落使得公司2季度综合吨毛利已经降至66元/吨,综合吨净利则降至36元/吨,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72元/吨和54元/吨。在政府几无可能再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的背景下,行业走出景气低点只能依靠产能的退出,预计这一过程将持续到明年下半年。
公司卓越的费用控制能力在行业经历底部时愈发彰显。在收入同比下降的背景下,12年上半年公司的期间费用率依旧控制在12%以内,对应吨费用为24元/吨,较11年略微上升,但大幅低于行业平均的42元/吨的水平。公司卓越的费用控制能力使得公司能够在行业大面积面临亏损的情况下,仍能实现20-30元/吨的吨净利,赋予公司足够深厚的盈利安全垫,为开展行业整合奠定坚实的盈利基础。
行业经历底部带来逆周期扩张良机。公司前两次产能的高速扩张期恰好都是行业处于景气度低点的时候,分别是04年底05年初和08年底09年初。11年下半年以来的新一轮行业向下调整,给公司带来逆周期扩张良机,公司或将再次抓住机会扩大市场份额,不过这一次产能扩张将以收购为主。公司在上半年就完成了南威水泥等5个项目的收购,在明年中投证券有望看到公司在行业整合方面更大的动作。
给予推荐评级。中投证券预计12-14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53.84/60.76/70.66亿元,对应12-14年的EPS分别为1.02/1.15/1.33元,当前股价对应12年14.1倍的PE,考虑到公司能够凭借行业整合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仍具成长性,给予推荐的投资评级。
亚泰集团:协同维持水泥高价,积极推盘地产增长
亚泰集团201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8.9亿元,同增-5.58%;净利润3.3亿元,同增3.98%;实现EPS0.18元。2季度净利润2.26亿元,同增-1.7%,环增109%。总体毛利率33.5%,同增6个百分点,主要因水泥价格提高。投资收益2.4亿,同增193%,因出售江海证券股权、荣昌地铁管片有限公司股权,同时东北证券(000686,股吧)上半年经营效益较好。但销售费率同增2.2个pp,因地产广告费增加;管理费率同增2.6个pp;财务费率同增2.9个pp。
分业务经营情况:建材销售收入29亿同增-7.2%,毛利率同增9.6个百分点,因东北区协同效果好,水泥价格上升50-70元,但需求不足销售量较去年有所下降;地产销售收入6.15亿元同增22.4%,毛利率同降1.7个百分点,主要受政策影响房价下跌趋势。医药和煤炭分别同增24%和-30%。
与朝鲜罗先市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投资建设亚泰罗先建材工业园,水泥粉磨生产线力争2012年9月动工一年建设完成。中国与朝鲜实践联手开发经济区,全面加快罗先港湾和铁路改建工程,将带动公司水泥销售,未来或将在朝鲜有更大发展。同时东北基建欠账较多,沈阳明年举办全运会市政设施有待改善,因此需求潜力较大,若资金面好转则需求将有好转。
公司所处东北区域供需关系全国最好,企业协同维持水泥价格,资金面改善后将刺激销量增长,明年将比今年好。地产推盘积极,预计明年销售增长快。预计12-13年EPS0.48和0.54元,增持,目标价7.5元。
同力水泥:费用改善、退税增加致业绩超预期
事件:
公司201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73亿元,同比增长-2.75%;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97亿元,同比增长8.61%;实现EPS为0.29元,Q1、Q2分别为0.08、0.21元。
点评:
公司业绩超出兴业证券此前预期。业绩超预期的主要原因有:管理费用率的下降,营业外收入(主要为增值税退税)同比增加。
公司Q1、Q2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3.6%、-2.1%,营业成本同比增速分别为1.4%、1.3%。收入同比增速为负主要为水泥价格同比下滑,而成本同比增速为正主要由于煤炭价格同比上升。公司Q2毛利率达到26.9%,环比Q1的20.8%增加了近6个百分点,毛利率环比提升主要由于河南省水泥价格的旺季提价效应。兴业证券测算公司Q2水泥价格出厂均价环比上涨了15元/吨左右。
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是公司利润增长的原因之一。公司Q2、Q1管理费用率分别为7.6%、7.8%,分别比去年同期降低2、3.2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的降低主要由于公司维修费用的降低所致。公司2011年上半年维修费用达到1.24亿元,而2012年上半年仅有0.58亿元。
增值税退税同比增加。公司上半年营业外收入达到4470万元(Q1、Q2分别为1774、2697万元),而去年同期仅有443万元(Q1、Q2分别为188、254万元)。公司上半年营业外收入中绝大部分为增值税退税,达到4205万元,去年上半年仅有204万元。
公司净利润为1.4亿元,而经营性现金流达到4.1亿元,盈利质量高。公司Q1、Q2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3.2、14.4,环比、同比均出现持续改善。
Q2存货周转率为2.4,较Q1的2.0出现环比改善。相比其他水泥企业,公司在经济衰退期仍能保持良好的盈利质量,显得难能可贵。
公司已经完成义马水泥(5000TPD,位于三门峡市)的收购,下半年有望增厚利润。公司已经完成了对义马水泥的资产交割,并实现了人员进驻,于2012-6-30开始并表。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是国内一流的(窑运转率及成本控制能力可媲美海螺水泥)。随着后期对收购资产的改造完成,该资产有望扭亏为盈,并在下半年贡献利润。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兴业证券预计公司2012-2013年EPS分别为0.75、0.93、1.11元,对应PE分别为13.3、10.7、9.0倍,公司较同行估值优势明显,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区域产能超预期投放;宏观经济复苏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