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生产技术 » 正文

吨熟料耗生料指标的机理分析及应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1-12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中国建材报 刘全有
核心提示:吨熟料耗生料指标的机理分析及应用
  由于吨熟料耗生料指标与生料产量指标在生产环节上的承接关系,在实践中,吨熟料耗生料指标有两种计量模式:第一种是以湿基物料消耗量计量;第二种是以入窑生料或出磨生料计量。显然,按第一种模式计算的吨熟料耗生料指标明显大于第二种模式计算的吨熟料耗生料指标,而且物料水分越大,两者的差异越大。笔者试图撇开这一环节的生产控制因素,单从统计和绩效管理、效益审计角度对这两种计量模式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这一指标的合理计量模式。 

  第一种计量模式适用湿基物料水分在1%以下,甚至更低的情况,而对于物料水分较大的企业,则会人为导致吨熟料耗生料指标扩大,而且物料水分越大,这一指标就越大。如果物料水分受地域、气候影响明显,且不稳定,则会引起这一指标产生波动,而且物料水分波动越大,这一指标波动就越大,难以从数理统计角度为生料喂料量参数设定提供科学的实证数据。一些企业工作者经过长期实践,如果不按较大的料耗指标给定,就不能生产出1吨熟料来,但往往难以达到设计指标,而设计指标往往是企业管理当局追求的目标,容易引起管理当局与部门工作者之间的误会。随着我国审计工作的快速发展,效益审计逐渐成为审计工作的重点。由于熟料具有半终产品和商品的双重属性,利用吨熟料耗生料这一指标操纵利润的概率较大,审计单位也把这一指标作为效益审计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即衡量熟料产出与生料投入关系是否恰当,而确定这一审计目标的标杆一般来源于设计指标和同行业领军企业的指标。由于与领军企业计量模式的不同和上述两方面的客观原因,这种计量模式也容易引起审计单位与企业管理当局之间的误会。 

  第二种计量模式从工艺流程角度来讲,熟料耗的是入窑生料,而出磨生料是入窑生料的直接来源,将出磨水分控制在≤1%,意味着出磨生料基本为干生料,喂入预热器的也基本是干生料。对于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来讲,预热器一级筒的收尘效率一般在94%~95%,喂入的干生料在进入一级筒后,同时有5%~6%的生料被窑尾风机抽走,进入电收尘或袋收尘回收,回粉通过生料提升机重新进入生料均化库。如果收尘控制得好,这一指标能够达到设计的实际料耗,或者在设计范围附近波动。比如,某企业日产2500吨熟料生产线,经过长期实践,发现把生料给料量设定为1.61~1.62时,就能生产出1吨熟料,如果低于1.61,就不能生产出1吨熟料,而设计的实际料耗为1.5212,扣除5%~6%的收尘因素,则运行的实际料耗在1.52~1.53。这种计量模式能够克服或避免第一种计量模式的上述缺陷,同时也能够直观反映各企业之间在这一指标上的横向比较。这一点与第一种计量模式相比,也是最为突出的地方。 

  两种计量模式的熟料成本不会发生变化。所谓成本,是指各种经济资源耗费的总和,这种耗费都是从源头起算的。从成本归集角度来看,虽然中间产品因产量计量方式不同使其单位成本发生变化,但成本总额不会发生变化,而最终产品或半终产品产量是一个定值,从而归集到最终产品或半终产品的成本和单位成本不会发生变化。这就是说,生料产量因上述两种计量模式,会产生生料单位成本发生变化,但生料总成本不会发生变化,而熟料具有的半终产品和商品的双重属性决定了熟料产量计量具有唯一性,因而归集到熟料产量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不会发生变化。就拿日产2500吨熟料生产线来说,假设全年生产熟料77.5万吨,生料产量与消耗量相同,出磨生料水分控制在0.4%,其他指标见表1,物料的配比关系见表2。 

  按第一种计量模式计算的熟料成本,具体步骤如下:生料产量=775000×1.5375=119.16(万吨);生料成本=775000×1.5375×14.77÷10000=1759.94(万元),单位成本=湿基单位成本=14.77元/吨;熟料成本,由于假设不涉及其他消耗,生料成本在熟料成本计算上属于等额平行结转过程,熟料成本=生料成本=1759.94万元,熟料单位成本=1759.94÷77.5=22.71(元/吨)。 

  按第二种计量模式计算的熟料成本,具体步骤为:生料产量=775000×1.5375×(1-3.32%)÷(1-0.4%)=115.66(万吨);生料成本=775000×1.5375×14.77÷10000=1759.94(万元),单位成本=1759.94÷115.66=15.23(元/吨);熟料成本,由于假设不涉及其他消耗,生料成本在熟料成本计算上属于等额平行结转过程,熟料成本=生料成本=1759.94万元,熟料单位成本=176.99÷77.5=22.71(元/吨)。 

  通过上述实证可以看出,两种计量模式的熟料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是一致的。 

  综合上述情况,两种计量模式熟料成本虽然不会发生变化,但由于第二种模式在如实反映生产控制和审计方面的优越性,笔者认为,在生产报表编制中,吨熟料耗生料指标宜采取第二种计量模式。 

  料的质量、计量的物耗在进厂(或生产)总额中占有绝对重要的比重,其作用的绝对重要性决定了其在计量模式选择上的绝对重要性,而第二种计量模式可以克服第一种计量模式对物料天然损失无法计量的缺陷。从积极、稳妥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在生料耗原材料指标的计算上,应采用两种计量模式的结合方式,即以第一种为主,第二种为辅,经调整后的数据作为计算起点,而且长期使用在生产上很少有盘盈或者盘亏现象,即使出现也在可容忍的误差范围之内。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