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2016年石化政策大盘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1-10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中国化工信息周刊
核心提示:无论是作为"十三五"的第一年,还是作为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年,亦或是作为国资PK民资的环境转折之年。2016年,注定是政策密集出台的一年。一批能源、石化行业"十三五"规划纷纷发布,成为今后五年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编者按:无论是作为"十三五"的第一年,还是作为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年,亦或是作为国资PK民资的环境转折之年。2016年,注定是政策密集出台的一年。一批能源、石化行业"十三五"规划纷纷发布,成为今后五年行业发展的风向标;事关石化产业转型、油气体制改革、环境监督管理、投资项目核准、重点领域境外投资等方面的政策也接踵而至,彰显了中央力促传统产业转型、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追求"绿色GDP"的坚定决心。


石化“十三五”:五年发展目标明确


2016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行业的发展目标:


——经济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石化和化学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销售利润率小幅提高,2020年达到4.9%。


——结构调整目标 传统化工产品产能过剩矛盾有效缓解,烯烃、芳烃等基础原料和化工新材料保障能力显著提高,环境友好型农药产量提高到70%以上,新型肥料比重提升到30%左右,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世界级化工园区和以石化化工为主导产业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创新驱动目标 科研投入占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1.2%。


——绿色发展目标 “十三五”末,万元GDP用水量下降23%,万元GDP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减少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15%,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削减30%以上。


——两化融合目标 企业两化融合水平大幅提升,实现信息化综合集成的企业比例达到35%。


能源“十三五”:能源格局将变


2016年11月17日,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的《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58%以内,而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15%,天然气消费比重力争达到10%。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增量合计约为4.8亿吨标准煤,是煤炭增量的3倍多。


——《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中明确,大力推动生物天然气规模化发展。到2020年,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的绿色低碳生物天然气产业,年产量达到80亿立方米,建设160个生物天然气示范县和循环农业示范县。


——《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我国将新增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4200亿立方米,建成2~3个煤层气产业化基地。2020年,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量达到240亿立方米。


——《页岩气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十三五”页岩气发展目标,2020年力争实现页岩气产量300亿立方米。规划明确将重庆、四川等西南地区作为页岩气重点发展地区。


油气改革:“破垄断”之风逼近


2016年8月份以来,发改委接连发七文促油气改革、输配体制改革,《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出台在即。新一轮油气改革的思路涉及石油天然气上中下游各领域的市场准入和价格放开——


上游环节,按照“存量资源混改+增量资源试点招标”的原则有序向社会资本开放上游。


油气储运领域,推行管输价改、管网独立。


油气流通领域,原油进口市场加速向多元投资主体放开。


价格形成机制,成品油价格可能率先放开,天然气价格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思路,降低管输气价,严格管输费的管理,完善石油和天然气交易中心的功能,逐步推进油气价格市场化机制形成。


民营企业:收政策红包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迎来民营资本投资大型炼化项目的高潮。除此之外,国内仍有一些颇具实力的民营化工企业,经过多年发展,烯烃下游产业链发展的比较完善,但原料受制于人,生产成本较高,急需解决原料问题。在低油价背景下,地炼原油进口权放开,向上游发展成为民企突破围城的重要手段。


民企投资新项目时,一定从原料可得性、技术成熟及先进性、市场容量等多方面进行论证,切忌盲目跟风上马。历史上,政策导向下投资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应引以为戒。


绿色发展:环保压力迅速升级


环保产业政策的密集出台,将倒逼化工行业整体向节能、绿色环保、高新产业发展,但这个过程将有一个艰难的“阵痛”期,化工企业不得不面对更高的环保成本。将促使企业主动追求节能减排,加速环保投资,间接加速产业的优胜劣汰,促使僵尸企业的退出。


新建项目:放管结合


2016年12月,国务院先后公布了《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及《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6年本)》。更加注重推进权力下放后的配套制度建设,目的为“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力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切实转变政府投资管理职能,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激发市场主体扩大合理有效投资和创新创业的活力。”


《条例》和《目录》的发布,将对企业投资项目带来重大利好,缩短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加快项目进程。同时,也对今后一些产业政策禁止投资建设的项目设置了更高的门槛。


走出去:推动重点行业境外投资


缺乏海外投资经验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最大瓶颈,走出去将面临一系列挑战和风险,包括政府审查及行业准入、劳工和工会、融资和外汇风险、专利和商标的合规、税务合规及管理整合等各方面的风险。2016年9月,中国石化联合会发起成立的“国际产能合作联盟”,得到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该联盟的成立将进一步推动石化产业的全球化发展,对于配合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