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海绵城市建设按下快进键 撬动万亿资本跟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3-30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中国环保在线
核心提示:所谓海绵城市,即城市如同海绵,遇到雨水时将其吸纳,蓄之控之,需要时又能够将储存的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如大自然一般对雨水进行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

所谓海绵城市,即城市如同海绵,遇到雨水时将其吸纳,蓄之控之,需要时又能够将储存的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如大自然一般对雨水进行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在2017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重新勾勒了用“海绵”补好城市“里子”的发展蓝图。


近年来,城市“看海”的新闻每逢汛期便屡见报端,“逢雨必涝、雨后即旱”成为不少城市的通病。“海绵城市”自此被寄予厚望。得益于中央财政的“给力”支持,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短期内呈现出快速推进、大规模铺开之势。刚刚过去的两会上,“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也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16年,就已有79个城市出现内涝。业界分析指出,无处安放的雨水只得奔腾成河,反转的水文特征则引发更大范围的城市生态恶化,这些都开始倒逼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理念和方式的革新。在此背景下,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海绵城市”概念逐渐兴起。


事实上,与原来主要依靠城市排水系统、注重水平方向导流的“灰色思路”相比,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就是恢复城市的海绵体功能,使其像海绵一样吸水、蓄水,从而起到对降雨削峰、错峰、滞峰的作用,有效缓解内涝。其中一个重要目标,是将更多的雨水留住,实现雨水资源化利用。


2015年,我国正式启动全国性的海绵城市建设。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的建设目标,围绕这一目标设定的时间表是,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2030年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在随后的一年里,海绵城市建设迎来了政策密集发布期。据《经济日报》报道,2016年4月,福州、珠海、宁波、玉溪、大连、深圳、上海、庆阳、西宁、三亚、青岛、固原、天津、北京等14个城市入选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另一方面,江西、甘肃、江苏、安徽、四川、山东、吉林等多个省份也陆续公布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及相关工作细则。在业内专家看来,从各地规划方案划定的时间表来看,大多城市将完成目标定在3—5年后,目前多数处在布局阶段。


业内普遍认为,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有着万亿投资空间的巨大工程,这首先表现在中央财政给予试点城市的亿元专项补助。另外,其所撬动的更大规模社会资本投资亦不容小觑。东兴证券据此预计,到“十三五”末期,海绵城市建设总投资将超万亿元。根据测算,海绵试点城市建设投资为每平方公里1亿元—1.5亿元,一座城市的投资总额在几十亿至几百亿元之间。


具体来看,到2020年,总投资规模将达到1.18万亿元至1.77万亿元,到2030年,总投资规模将达6.4万亿元至9.6万亿元。与此同时,为支持海绵城市建设,中央财政也拿出了“真金白银”。而对于入选试点的城市,中央财政专项奖补标准为:直辖市每年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


不过,有舆论曾指出,抢食“海绵”这块万亿蛋糕却也绝非易事。新经济常态下,如何进一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成了如今业界的关注焦点。在日前召开的2017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论坛上,业界普遍认为,在具体应用环节应用层面,海绵城市建设还应该强调方法的转变,过去针对雨水的理念是快排,每一栋楼下都有雨水篦子,每一个硬化的地面也都有雨水篦子。应该把快排的理念转化为“六字箴言”:渗滞蓄净用排”。


持有相同观点的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据人民网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在上述论坛上曾公开表示,海绵城市的科学内涵概括为“水量上要削峰、水质上要减污、雨水资源要利用”三大方面。对于海绵城市存在的问题,王浩提出根本解决出路是在片区尺度和城市尺度实现三大耦合平衡,即水量下泄与分散滞流平衡(涝水平衡),污染产生与削减平衡(污水平衡),雨水控制与利用平衡(用水平衡)。


也就是,要一盘棋地做好城市防洪排涝规划,通过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逐步提高防洪排涝标准,实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但海绵城市的建设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不仅涉及补齐之前的短板,更需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应坚持问题导向,将解决问题摆在第一位,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建成‘绿色’海绵。”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