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绿色智能:混凝土行业转型之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2-08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金蝉科技汇编
核心提示:混凝土绿色化发展已经是一种共识,即使业内尚在坚持传统制造方式的人们,内心也清晰知道绿色化潮流最终是不可抗拒的。而业内的研究者思考的早已不是潮流问题,而是怎样将绿色化更早、更好地实现。

混凝土绿色化发展已经是一种共识,即使业内尚在坚持传统制造方式的人们,内心也清晰知道绿色化潮流最终是不可抗拒的。而业内的研究者思考的早已不是潮流问题,而是怎样将绿色化更早、更好地实现。


混凝土绿色化可从多方面着手,但最终离不开智慧化的实现,从而为绿色化的突破找到路径,也将智能制造的意义层次大大提高。当前要针对预拌混凝土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已陷入发展瓶颈和困境的现实,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力,以绿色、环保、智能制造为路径突破,通过商业模式创新,采用政策指导、环保监督、市场监管、标准规范、行业自律等有效手段,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落后产能的退出,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行业提质升级,达成共识,一致行动,引领行业发展。


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


我国已成为世界建材生产和消费大国,多年来主要建材产品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墙体材料生产量和消费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但建材产品产能严重过剩,资源、能源、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约束不断加剧,高端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严重短缺等。智能制造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也代表着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方向。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就明确提出:“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江源强调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也是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必然结果。已成为各国占领制造技术制高点的重点领域,对于我国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产生重要作用,成为我国制造业由大到强的巨大引擎。


近几年来,以中国建材等为代表的建材企业加大了信息化投入,以现代管理知识和信息技术为依托,实现精细化管理、实时监控与决策,有效降低了产品成本和原材燃料消耗,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智能化提升了产业集中度。近10年来,建材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最快、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已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集团企业,水泥、平板玻璃、玻璃纤维等主要产业中先进生产工艺比重达到90%左右,产业集中度大幅度提升。此外,智能化技术促进了建材绿色制造。目前,已有部分建材企业应用了能源管理系统,建立了能源管理中心,通过利用自动控制、计算机网络和数字化计量技术,加强对水、电、煤、气等主要能源的实时监测、精确控制和集约利用。


建绿色工厂实现智能制造


专家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从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的层面看,智能化生产已势在必行。创新发展已成为预拌混凝土行业突破的重点方向,研究开发智能混凝土工厂的工艺与装备;采用智能的生产技术培育预拌混凝土生产的新模式,是预拌混凝土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孔安之前就表示过,混凝土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行业竞争力低;市场秩序失范;行业管理缺位;市场信息渠道松散,技术装备水平不高,研发投入不足;集团化程度不够,创新能力弱等。长期以来,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发展的重点主要在产品生产环节。生产性服务业成为行业发展的薄弱环节。科研开发、技术咨询、检验检测认证、节能环保服务、电子商务等高端服务业发展缓慢且不规范,已远远落后于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技术创新步伐仍需加快,生产性服务亟待全面提升。


显然,实现混凝土绿色生产,除了全员树立环保观念、加强组织管理外,还需要改进设备和工艺,优化生产流程,大量应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传感器、控制器,强化生产全程监控和环境监测,解决好环境刚性与生产均衡性的相容与平衡。


在混凝土搅拌站绿色化、环保化过程中,如何将绿色环保与智能化紧密结合,依然是一些地方面临的新课题。当务之急,一方面是所有的混凝土设备生产厂家要加快智能化改造升级步伐,加强研究,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另一方面,混凝土生产企业要努力实现智能化发展。


实际上,就目前混凝土市场需求和业内人士态度来看,我们感受到混凝土行业绿色转型的迫切性,也看到了其良好的绿色发展前景。因为,无论是绿色工厂还是智能制造,都与时代要求相通,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一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