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们村头有个小商砼站,既没名字也没厂房,天天生产,粉尘乱飞,我们都不敢开窗户,庄稼也受影响,希望你们过来看看!”近日,记者连续接到河南省登封市宣化镇岳窑村村民关于环境污染的举报电话,时值全省扬尘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开展之际,为了落实会议“持续加大暗访曝光,督促依法整改”的要求,记者遂即前往登封进行调查采访。
小商砼站公然露天生产 污染环境遭村民举报
近日,记者来到登封市宣化镇岳窑村,在村南边记者看到了这个小商砼站,果然如举报群众所说没有厂房、没有围墙、没有名字,就在路边平整后的田地上直接生产,站里堆了好多石子和沙子,全部裸露,没有任何覆盖。一台搅拌机正在生产,铲车正在给三个料斗上料,每一次上料都是粉尘四起,升腾起来的粉尘随风飘荡很远。整个商砼站没有任何防尘和洒水措施,站在旁边的公路上,记者被粉尘迷得睁不开眼睛。
小商砼站隔壁的麦地里,记者看到麦子上、周围的树叶上都落了厚厚一层粉尘。村民告诉记者,商砼站处在村子的上风口,一刮风所有的粉尘都刮进了村里,“我们不敢开窗户,粉尘落得太厚,洗的衣服也不敢晾到院子里,否则比不洗还脏”!
那么这个小商砼站到底是谁开设的?为何在全省进行环境攻坚的大前提下还公然露天生产、污染环境?记者到这个小商砼站进行询问,工人们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老板也不在。无奈,记者拨打了12369环保热线向登封市环保局进行举报。电话接通后,接线人员表示会反馈给登封市环保局监察大队进行调查。
举报一波三折 扬尘污染到底该谁管?
半个小时后,一名自称是登封市环保局监察大队的男子给记者打了电话,询问记者该商砼站的位置及污染情况,记者一一告知,该男子表示初步判定该商砼站没有手续,会立即赶到现场查处。
然而,等待了半个小时后,记者没有等到登封市环保局监察大队的人员,反而接到一名自称是宣化镇政府的孙姓工作人员的电话,他解释说这个小商砼站是临时建的,目的是为修建老栗树村的扶贫公路供料,修完路就拆了。“修路为何不到正规商砼站购买原料,而是采用这种污染环境的简陋生产方式?工程质量有保证吗?相关管理部门知道吗?”面对记者的询问,孙姓工作人员说了一句“会让他们多洒水的”便挂了电话。
无奈,记者又给登封市环保局监察大队的那名工作人员打电话,他说:“我现在过不去,宣化镇政府没有人去和你们对接吗?这其实是属地管理。”为了彻底帮村民解决问题,记者决定前往宣化镇政府反映情况,该镇党政办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表示会向分管领导汇报,记者也再次回到现场等待查处,然而等了一个小时,没有等到宣化镇政府的任何工作人员。
这个无名小商砼站到底该由谁管?它又能否得到取缔,还附近老百姓一个干净的环境?记者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