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全国首个3D打印市政工程即将完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8-11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深圳特区报
核心提示:记者近日在宝安区采访了解到,位于该区福海街道的全国首个3D打印景观广场已见雏形,1000多件3D打印混凝土构件已基本安装整合铺摆到位,整体工程近期将完成。

3D打印景观广场工程局部景象


记者近日在宝安区采访了解到,位于该区福海街道的全国首个3D打印景观广场已见雏形,1000多件3D打印混凝土构件已基本安装整合铺摆到位,整体工程近期将完成。


今年4月,按照宝安区建筑工务署的建设理念和委托,由中国二十冶集团空港一期项目部与清华大学徐卫国教授团队合作,引进机器人3D打印混凝土新技术与景观工程一体化智能建造,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打造一个总面积5000多平方米的3D打印景观广场。其中,3D打印混凝土技术在建设施工现场直接完成人行铺地、雕塑、座椅、树池、花坛、挡土墙等“打印”建造。


据悉,建设该景观广场应用到的机器人3D打印混凝土新技术,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徐卫国团队独创。“打印”该广场,也是3D打印混凝土新技术首次在全球的市政工程建设的实际应用。


广场上,线条流畅、形式各异的祥云图案,便是“打印”出来的。“祥云是根据算法计算出来的,无需用模型浇筑混凝土,而是直接电脑建模,现场打印、效率高。”宝安区建筑工务署有关负责人介绍,建造过程中,工作人员只需将数字设计的电子模型输入到系统,系统就可自动将其处理为打印设备的控制信号,并将配置好的混凝土拌合物,通过挤出装置到达机械臂前端的喷嘴,在信号控制下进行打印,最终混凝土构建成型。


3D打印团队成员赵夏瑀介绍,相比传统的建筑方式,3D混凝土打印有不少优势。首先,无需制作模板、混凝土材料的价格也更低;其次,环保低碳,不会产生多余的废料;此外,在异形建造上有优势,能够定制化多种形状。


徐卫国告诉记者,3D打印作为智能建造的一种重要方式,将对工程建设的智能化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能带动一条新的产业道路,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