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亚洲最大水泥厂变身艺术新地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9-25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上海徐汇
核心提示:徐汇滨江沿线11.4公里星罗棋布着各大美术馆,俨然成为一条上海独有的“美术馆大道”。在这条沿线上,有一处外观类似蒙古包的建筑一直引起大家的好奇,它是干什么用的?实则,它的前身是中国第一家湿法水泥厂——上海水泥厂的预均化库,一度曾是亚洲最大水泥厂。

徐汇滨江沿线11.4公里星罗棋布着各大美术馆,俨然成为一条上海独有的“美术馆大道”。在这条沿线上,有一处外观类似蒙古包的建筑一直引起大家的好奇,它是干什么用的?实则,它的前身是中国第一家湿法水泥厂——上海水泥厂的预均化库,一度曾是亚洲最大水泥厂。


如今,随着徐汇滨江整体开发与区域更新的脚步,上海水泥厂蜕变为“西岸穹顶艺术中心”,并将作为本周日(9月24日)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开幕式场馆正式与公众见面。在启用之前,记者实地探访了其内部结构,揭开这座建筑的神秘面纱。


位于龙腾大道2350号的西岸穹顶艺术中心,于1923年投产“象牌”水泥。上海海关大楼、国际饭店等都采用“象牌”水泥来建造,上海水泥厂的发展可以说是追随了中国上个世纪的现代化进程,它也是中国与上海百年工业历史的缩影。



此次改造是由SHL建筑事务所担纲设计,在保留预均化库原始形态和结构的基础上,对这座旧厂房进行了翻新,赋予其新的功能。首先,建筑内部保留了橙色的初始结构,并增加了新的结构框架,用来支持场馆的多功能使用场景。SHL建筑事务所副董事、项目建筑师陈超告诉记者:“橙色的钢结构是被原始保留的,它的直径达到87米,净高中心点是29米,也是当时在建设中,国内水泥行业同类装置之最。”


其次,内部空间植入了很多新的空间,包括进入到建筑的18个门厅,以及为了提供更好的观演体验,二楼增加了一圈观演回廊。此外,屋顶以全新的半透明聚碳酸酯材料覆盖,建筑立面也是做成了通透的玻璃立面,既能够让阳光进入到室内中庭空间,也可以大大减轻荷载,满足国内最新的节能要求。SHL建筑事务所董事、设计总监Chris Hardie表示他是在十年前第一次见到这个建筑,当时就感到特别震惊。“我们最主要的设计想法其实就是关于屋顶,屋顶无疑是我们空间的一个焦点,因此所有的设计都是围绕着怎么样能够对内展示屋顶的结构,对外也去展示屋顶的结构,而不是把它遮蔽起来。”



而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融入了行业先进的理念,并注重低碳回收。建筑底层采用了GRC(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面板,这些面板使用了大颗粒的废玻璃骨料,赋予建筑独特的质感和表现力。晚上在灯光的照射下,会达到一个非常特别的效果。为了纪念场地的工业历史,原本用于将原料输送到建筑内部的送料天桥也被保留下来。“因为历史建筑的改造,它本身就是一个把老建筑老结构回收,然后重新利用起来,变成一个新空间的过程。所以我们在建筑的设计上面,是希望在各个层面上利用回收的概念,同时也是回应现在低碳的设计趋势。”陈超解释道。


据了解,西岸穹顶艺术中心是西岸梦中心的项目之一,其能容纳2500人,是举办艺术展览、音乐会、体育赛事和其他活动的理想场馆。此处不仅标志着西岸滨江又诞生一处兼具文化性、艺术性、趣味性的全新空间,而且将成长为极具国际水准展出、演艺活动的“发声场”。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可央表示,西岸的这些工业遗存的改造,既是对原来的整个区域发展的历史尊重,同时也能看到对于可持续和创新的关注。“我们希望在这样的空间里注入新的活动功能,让历史和未来的对话、工业和艺术的对话,都能够在这个容器里面,重新被激活和发声。”


此外,西岸穹顶艺术中心旁的西岸大剧院也正在建设,预计明年投入使用,将带来更加专业性的驻演曲目。它们也将与西岸美术馆大道上20余个文化载体串珠成链,为西岸的文化版图再添新热点。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