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35摄氏度的高温天气下,花滩子水库建设异常火热。
8月4日16时多,项目所在地地面温度已升至38摄氏度。花滩子水库项目部拌和站内,一台大型“冰箱”正高速运转。
夏季气温高,如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会造成混凝土开裂,为保证坝基浇筑质量,项目部果断给混凝土“喝冰水”。一台每小时可制40吨冰晶、20吨冰水的“大冰箱”有效为混凝土降温。
7月28日,花滩子水库建设现场(本组图片均由 潘希来 摄)
“通过冰水、冰块的加入,我们把出仓口混凝土温度控制在15.5摄氏度以下,能有效保证浇筑质量。”碾压混凝土拌和站站长任廷健介绍,除了配备“大冰箱”,拌和站还安装了3台装机1000千瓦的风冷机,在沙石进入传输带前先进行风冷降温至16摄氏度左右。
花滩子水库工程是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铜仁市第一座大型水库,工程以城乡供水、农业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发电等综合利用,总库容1.13亿立方米。工程建成后,将有效解决思南县中心城区和周边农村33.73万人、思南县省级工业园区及塘头坝子等5.01万亩连片灌区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自动化碾压混凝土拌和站
自年初大坝开挖以来,项目建设持续刷新“进度条”。贵州水投花滩子公司技术负责人何山龙介绍,为赶在8月5日完成垫层浇筑,项目实行24小时“三班倒”不停作业,争取早日建成发挥效益。
花滩子水库工程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08.5米。为确保坝体浇筑质量,项目部建设了全自动化混凝土拌和系统,实现混凝土精准、高效配料和降温。
借助自动化拌和系统,工作人员只需操作电脑,碎石、沙、水泥、冰晶、冰水就按照当天生产任务设计好的配比量,自动称重输送进拌和罐,整个拌和作业一键搞定。
拌和站忙着备料,而在铜仁市思南县清渡河的山谷间,100多名施工人员正忙着绑钢筋、清理基础表面,为坝基浇筑作准备。18时30分许,随着坝基浇筑仓清基工作的验收完成,奠基浇筑工作正式开始。
工人用高压水枪冲洗浇筑仓体表面
待混凝土泵车进场固定好位置后,混凝土运输车紧跟其后,将降温拌匀的混凝土浇筑至仓内。为方便作业和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水热化,坝基浇筑位置被分成12个大小不一的仓体。
“我们已浇筑了11仓,剩下1仓明晚就能完成浇筑。”点开手机上的工程脉搏智慧监测云平台,中铁五局花滩子项目党支部书记鲍红,和试验员仔细关注着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7月28日晚,花滩子水库枢纽工程大坝垫层浇筑现场
“这是我们的测温软件,我们手机收到的实时温度数据都来自它。”拉过一旁的红色数据线,鲍红又指了指崖壁上的自动化监控系统告诉记者,浇筑过程中必须要确保混凝土浇筑内外温差不超过15度,这样才能保证后期坝体不开裂。
7月28日晚,花滩子水库枢纽工程大坝垫层浇筑现场
记者现场看到,施工人员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不时将一个个测缝计、温度计、渗压计埋入其中。据了解,整个垫基浇筑将埋入69块电子元件,随着坝体层层浇筑最终将有400多块电子元件埋入坝体,支撑起水库后期运行管理的“智慧大脑”。
随着一辆辆混凝土运输车繁忙进出现场,坝基垫层浇筑作业忙碌进行着。21时多,夜的寂静漫过山岗,清渡河山谷间,浇筑仍在继续,通明的灯火,正照亮108.5米高坝的崛起伫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