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情况 » 正文

“人文三一”系列报道——80后的那些记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5-04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宗林
核心提示:“人文三一”系列报道——80后的那些记忆

  一边是80后企业在发展,一边是80后的我们在成长。

  回头看看那些走过的路,那一年,他诞生了,我们在哪里?那一年他涉足资本市场,我们在哪里?那一年,他亮相世界舞台,我们又在哪里,在忙着什么?

  也许我们的生命中,原本并没有交集,只是按照自己的轨迹前进,做着属于各自彩色的梦,经历着各自的生命中那些人和事,感受着那些单纯的美好。然而某一天,某种机缘,让我们相识并碰撞出火花。于是,我们成为了彼此的一部分,参与了彼此的梦想。

  我们开始回忆,是因为开始加倍懂得珍惜。在记忆中去找寻自己的过去,看随着时间的流逝,那颗赤子之心是否还在,看曾经的坚持是否依旧,看心中的理想是否一步步实现。我们从回忆中获得启示、获得继续前进的力量,也在向往与自信中面对自己的未来。而站在过去与未来之间的现在,更加值得我们好好把握。

                    三一的年轮

  1989年
 
  1989年,我在湖南娄底涟源的一个小村子里出生。刚出生的时候,我的名字叫源茅塘焊接材料厂,用借来的6万块钱,我安了家落了户。身份证上“民营企业”的成分,让我备受众人关注。除了创业者的期待和欢喜,我也看到了旁人的疑惑。

  在那个年代,我是一个新的经济个体,很多人并不理解我。但我并没有退缩,因为改革的春风渐进,我听到在新思潮的影响下,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于是,我倔强并坚定地相信,一定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因为梦想和勇气,后来我取了一个新的名字——三一,寓意 “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从此,我便有了奋斗的方向。

  1994年

  这一年,我5岁。我们的第一个产品——105铜基焊料受到了市场的认可。度过了最艰苦日子,家底也日渐丰厚,达到一亿多元。

  为了有一个更加美好的前程,我们举家从偏远的道童村搬迁至交通更加便利、资源更加丰富的中心城市长沙,并选择了一个更具挑战和潜力的发展领域——“装备制造业”。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第一台大排量、高压力混凝土输送泵从我们手中诞生,打破了国外企业对混凝土泵送技术的长期垄断。

  2000年

  11岁的我茁壮成长,并开始在国内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中斩露头角。2001年7月,我们先后有上百台套高原型产品进入青藏铁路施工;2003年9月5日零点,我们的三级配砼泵在三峡工地,成功试打。从籍籍无名开始赢得社会的关注。


                  8岁那年的亚运足球梦

                  1989年张彤迷上足球

  梁稳根先生创业的时候,我大概八九岁的光景。这个年龄的记忆大多比较模糊,而我却清晰地记得,有一年过生日,爸爸送给我一个足球,从此小小的我就疯狂地迷恋上了这项“男人的运动”。接触足球不久,我便进入了天津市东河区业余体校学习踢足球,每天放学后都跟小伙伴们在体校的操场上疯狂追逐、争抢。

  众所周知,1990年北京亚运会是我国第一次承办的大型国际赛事,从1989年开始,北京、天津甚至河北的人民都在为亚运会做着各项准备,那态度绝不亚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8岁那年,也就是1989年夏天,教练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明年在北京举行的亚运会有一个义演节目是少年颠球,要从我们天津市挑一批小朋友去参加!”我们听了顿时欢呼雀跃,可以去北京表演,多好啊!于是大家卯足了劲练习颠球——教练给每个人在地上画个小圈儿,只许在圈儿里颠,球不能落地,颠的次数越多越好。经过一个多月的历练,我被推荐到天津市参加最终选拔,但事与愿违,我被淘汰了……那天我大哭了一场,不仅是因为这一个多月的辛苦练习付诸东流,更因为我不能为北京亚运出一份力了。但我并没有因此放弃足球,没过几天,我又一如既往、快快乐乐地出现在球场上了。

  现在想来,我非常感谢儿时那一段足球训练的经历,它让我这个生活在温室里的孩子学会了坚强——压腿、拉伸甚至受伤时的疼痛,面对挫折、淘汰、失败时的坚韧——这些都让我变得比同龄人更加强大。

  8岁那年还有一件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情,那就是搬家。之前,我们家与另外一家人合住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一家三口挤在一间仅有13平米的小房间。那年,身为教师的父母分到了一间独立的大房,搬过去以后,我兴奋得一整晚都没睡着。许多年过去,如今,我自己买了套一百多平米的房子,但拿到钥匙那一刻的兴奋劲却远远不如8岁时的那次搬家。

  父亲常说:“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我们家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以前教师的地位并不高,我们一家人生活得挺艰苦的。从1989、1990年开始,随着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父母的待遇慢慢变好,我们家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升,直至现在也非常幸福。(张 彤)

                     馋嘴的童年

                1994年文阳吃遍了大山里的鲜果

  1994年,我还是个懵懂孩童,住在大山深处的一个小村庄里。不知道为什么,村里的人都赶在一处生小孩,所以村里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大约有20来个。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大山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了各种美食。

  春天,大地回暖,各种野果漫山遍野都在向我们招手,其中又以三月泡和茶耳朵最诱惑我们。三月泡,学名树莓,是一种大约半人高的落叶灌木,一到春天,红彤彤的三月泡如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枝头,里面的汁水撑得果实通亮通亮的,把我们馋得不行,一发现就扑上去,即使被刺扎疼了手,也乐此不疲。三月泡吃起来甜丝丝、水津津的,可以说是小时候吃过最好吃的东西。与三月泡同时出现的,还有一种爬地生长的蛇泡,与三月泡很像,只不过颜色是紫红的,也没有三月泡那么通亮。传说这是给蛇吃的,小孩吃了会中毒,所以我每次看到它,都有一种敬畏之情。后来才知道原来它学名叫树莓,有微毒,是一味中药,还有抗癌功能呢。

  茶耳朵是油茶树上一种变异的新叶,肉厚而味甜,松脆爽口。每年春夏之交,茶耳朵成熟,这时候简直成了我们的狂欢节。我们一群一群泡在山上,像侦探一样四处搜寻,像猴子一样敏捷地攀爬,这时我们像淘金者一样,眼里只看得到茶耳朵,哪怕明知摘那个边远的茶耳朵会掉下树,也义无反顾。树林里到处都是我们激动的声音:“我发现了一个!”摘下来就往口里送,如果摘到了又大又白又厚的极品,还会把它拿到小伙伴面前展示一番,才一口吃下去,脆甜脆甜的。往往半天下来,肚子就撑得滚圆滚圆。被我们扫荡了几轮后,周围的茶耳朵很快就没有了,有些胆大的男孩子边吃边走,一路穿山越岭,到好几里外的深山里去摘茶耳朵。不但吃得饱饱的,还把战利品带回来,都是又肥又厚的极品,馋得我们直流口水。
 
  春天里还有另外一种食物,它是妈妈的最爱,但采摘它的任务大都落在小孩头上,那就是小笋。每到梅雨季节,小笋疯长,这时,我们就挎上一个小篮子,钻入湿漉漉的竹丛中,不一会儿就拔了一篮子。拿回去,妈妈用开水汆烫一下,拌上肉和辣椒一炒,立即成了一道美味的竹笋炒肉。当然我们小时候都吃过妈妈做的另一道“竹笋炒肉”,哈哈。

  秋天,金黄的季节。村口的山枣熟了,地里的红薯熟了,山上的板栗也熟了,我们开始了新一轮的饕餮大餐。

  村口的山枣树就像个老爷爷,树干粗大,树荫浓密。大人们喜欢在这里乘凉,小孩时常围着树转悠,捡拾树上落下来的山枣。成熟的山枣金黄皮,肉白,有一个很大的核,吃起来甜中带酸。有时候,大人也来凑热闹,从家里拿一根长竹竿,为我们打酸枣,这时我们一窝蜂守在树下,埋头只顾捡,山枣咚咚地敲在我们头上、背上,也没人喊疼。一会儿,大家兜里、嘴里都鼓囊囊的,山枣多的时候,我们咬几口就吐出来,往往还有大量的肉咬不下来。山枣少的时候,含在口里能含好久,最后吐出来的是一个干净的、灰白的核。

  红薯也是小时候不可多得的美食。放牛的时候,任牛在山坡上吃草,我们则各自分工,有的去捡干牛粪,搭一个灶台,有的就近去红薯地里偷几颗红薯,接着点上火,把红薯煨在火堆里,到傍晚放牛回去的时候,香喷喷的烤红薯就可以吃了。

  ……

  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后来,我来到城里,吃到了小时候没有吃过的许多水果。城里的超市有任何你想要的东西,各种水果早已齐整整地摆在柜台上,伸手即拿,付钱后就可以吃,不需要去寻找,不会有被刺扎到的危险。只是,当年采摘野果时收获的惊喜和探险一般的乐趣也已不存在了。(文 阳)  

                    柔弱的坚强

  2000年宗林用一个学期完成了从坏孩子到优等生的蜕变。
 
  从小,我就不喜欢学习。在那个父母和老师以学习成绩衡量一切的年代,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差生,一个不可救药的坏孩子。
  
  那个时候,13岁的我懵懂而无知,因为寄宿在学校,终于逃脱了父母的唠叨,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喜欢课堂上把《萌芽》塞在课桌抽屉里,在书堆的掩映下,透过课桌上的小洞偷偷地瞄着;喜欢课后溜去学校的小卖部,在人山人海的拥挤中用两毛钱买两袋跳跳糖或者几个大大泡泡糖,当然还有我最爱吃的小浣熊干脆面;喜欢晚上九点下了晚自习后,挤在卖茶水的阿姨家津津有味地看风靡的《还珠格格》……

  恬淡的情感在不经意中静静绽放。我喜欢上了隔壁班的一个帅帅的男生,为此在调座位时,我特地选择了靠窗的角落,虽然我的眼睛已经近视有300度。每次看到高大帅气的他从窗前走过时,心中的小鹿就扑通扑通直撞,脸红好久。后来,隔壁班的他转学走了,我只有静寂地喜欢,把无尽的思念和细腻的小情愫写进日记里……

  当时光的列车驶出1999,千禧年的春节,是一个让我终身难忘的日子。像平常一样,我早早去外婆家拜年。外婆走进厨房,正在忙着准备酥饼。淡淡的柴火香夹杂着饼香四溢扑鼻而来,金色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盘子里金黄的酥饼上……多么美的画面啊!

  舅舅睡眼惺忪地走进厨房,一边洗漱,一边漫不经心地询问我的学习情况。当然很糟糕了,而我的心情更加糟糕,因为难以启齿的学习成绩在我心中是一个一触即痛的伤疤。

  终于捱到吃饭了,饭桌上喷香的饭菜,我大口嚼着焦香的酥饼。忽然舅舅很严肃地说:“宗林,考不上省重点别来见我!”

  口里的酥饼转瞬间味如嚼蜡,鼻子酸酸的,心里堵得发慌,灵魂好像瞬间被抽空了,心里甚至开始恨起舅舅……和着泪水,我吞下最后一口酥饼,起身离开,身后是外婆外公的责骂声。

  回到家里,我开始了另一种全新的生活——夜以继日地学习,学习成了我生活的全部。当时,我只要一个信念——我要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我不是那个别人可以随便看不起的人。

  过了年,我十四岁了,老师们说我忽然间长大了,因为我变成了一个他们眼中的乖孩子,变成了一个觉得睡觉是浪费时间的倔强妞。我明白全县一万八千名初中毕业生,如果要考进省重点高中的话,意味着我的成绩必须进入全县前二十名。而我眼前的成绩应该在一万名以后吧,只有一个学期的时间可以让我超越,时间真的太少了。

  那时的我,就像上了弦的发条,精力充沛得令人吃惊。如着了魔般疯狂学习……凌晨三点半悄悄起床,然后溜到宿舍楼道昏黄的路灯下复习功课;晚上经常在寝室熄灯铃声响起,还迟迟不肯放下手中的笔离开教室;课间去厕所的时间,脑袋里甚至还想着手头上的几何证明题;曾经心里一直惦记的他也成了不可企及的遥远记忆;忽视了我心爱的流行歌曲,拾起了我早已淡忘的英语磁带……

  初三的下学期,无数次的模拟考试见证了我学习成绩的突飞猛进——从班里的五十多名到稳居前三名,并最终以全校第二名的中考成绩成功考入省重点高中。

  捧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支撑着我的精神支柱忽然坍塌了,不争气的眼泪哗哗地流,此时,我更加清楚它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对舅舅的憎恨也烟消云散了,我知道未来的美好生活正在等待着我去开拓。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