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水泥制品应用与发展”研讨会年年会开幕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5-06-27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吕祖良
核心提示:“水泥制品应用与发展”研讨会年年会开幕词

    我国水泥制品工业近几年来依靠技术进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广泛应用于城乡建设、水利、交通、电力……等各部门。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去年销售收在建材工业中仅次于水泥,达554亿,比2003年增长30%。一些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发展更快,如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年产量已达约1.5亿米,产值超过120亿;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全国已在56条生产线,直径3米的PCCP已成功的应用于引黄工程,直径4米的PCCP管已作为南水北调的首选管材。最近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会同建设、水利、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中明确规定城市供水网直径大于1.2米的大口径管优先考虑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因此行业总体形势发展较好。 

    去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鉴于某些部门投资过度扩张,引发经济局部过热现象,中央实施了新一轮的宏观调控措施,水泥制品行业与多数其他建材行业一样,仍属于投资拉动型行业,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由于煤、电、油运涨价等因素,去年经济效益明显下滑,特别在某些地区,在企业效益好的情况下,发展过快,宏观调控实施后。反映生产供给能力过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造成效益下降,相当部份企业处于无利或亏损状态,有的处于停产半停产,形势比较严峻。明年即将进入第十一五年计划,中央在宏观调控中,在抑制一些部门过度投资的同时,还要加强农业、能源、交通、水利等部门的基础设施力度。例如开发、节约水资源的问题,我国人均水资源为2200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正常年份平均缺水量约400亿衬,但目前我国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却是发达国家的5一10倍,我国灌溉水利用率仅为40一50%,为此,必须大力发展农业管道输水技术;大力发展新型工业输水管道;大力推广城市雨水直接利用,集蓄回灌技术……等。最近建设部仇保兴副部长指出:城市投资将加速地下管网建设,到2010年我国城市供水建设和管网建设所需的投资总数不会少于2万亿人民币,其中光污水处理市场所需投资额预计要超过5000亿元。 

    又如,能源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一大“瓶颈”,而建筑能耗要占能源总消费的27%以上,我国现有城乡住宅建筑总量约400亿m2而节能型住宅不足2%,这些既有建筑消耗的能源比发达国家约高23倍,而每年新增建筑约20亿m2,其中仅有5%达到节能要求。因此,根据目前制定的我国建筑节能规划,到2010年争取1/3以上全国新建建筑能够达到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标准,同时要实现全国城镇总能耗比采取节能措施前节能50%,为此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这就必须大力开发绿色节能的建材和制品。 

    此外,如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城市化建设的推进,以及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等重大战略决策无疑会给我们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生机,最近仅北京市计划从2005年到2008年尚需建设各类基础设施860余项,投资总额超过3200亿。 

    因此,在当挑战与机遇共存的新形势下,我们首先要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和宏观调控的认识,在正视宏观调控带来的新情况和新矛盾的大环境下,要树立机遇意识:变压力为动力,将宏观调控转化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机遇,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强化发展意识:面对新挑战,比思路、比理念、比创新、比实力争取又快又好的发展。要增进创新意识:以宏观调控为契机,依靠技术进步,主动适应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如开发建筑现代化和个性化,高附加值的产品,按循环经济理念开发节能、节资源、利废、保护环境的新产品,同时作为以中小企业为主的行业,要倡导、支持企业之间多种形式的联合,特别东部沿海地区与内地企业之间的联合,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提高行业的集中度,优化市场环境。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以科学发展观研讨水泥制品工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了解相关行业“十一五”计划,调整产品结构,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所以邀请了国家发改委、建设部、水利部的领导专家来介绍“十一五”我们服务领域的发展计·划和对我们行业的要求,帮助我们拓宽思路。相信只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工作,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走出一条与市场相适应、与宏观调控相适应的发展路子,使水泥制品工业向质量、效益、优化结构方向健康发展,稳步前进! 

    祝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会议成功!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