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珠江三角洲是近年来加气混凝土迅猛发展的前沿地区,从1993年建立第一家加气混凝土企业开始,12年内,尤其是近5年来,加气混凝土生产企业已经发展到30多家,生产能力已经达到500万立方米以上。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东部,在东莞、深圳、广州、惠州等地,“加气砖”已经成为普遍知晓的筑墙材料。
在对这个地区加气混凝土企业进行了考察后感到:在珠江三角洲,加气混凝土发展形势喜人,但是设计、应用技术推广滞后,市场前景并不乐观,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切实加以引导。
推动加气混凝土迅猛发展的因素
1.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城乡建设提供了活跃的建材市场
以深圳、广州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是国内改革开放的热点地区,是国内经济发展较早活跃的地区。经济发展带动了城乡建设,催生了巨大的建材市场。黏土砖、灰砂砖、混凝土砌块等墙体材料工厂相继在珠江、东江等江河两岸建成投产。1993年第一家以粉煤灰为原料的加气混凝土厂建成投产,大量廉价有待利用的粉煤灰成了有用资源,在“两禁”黏土实心砖墙体改革政策的推动下,一些有远见的投资者关注加气混凝土产业,利用江河低成本的运输条件,相继选址建厂。在珠江三角洲地区30多家加气混凝土厂,企业年生产能力在10万~30万立方米,有的已在规划达到年产50万立方米以上的规模,对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
2.加气混凝土生产技术比较成熟
国内加气混凝土生产和应用已经有40年的历史。在这40年中,北京、东北、西北、上海等地区都经历了成功与挫折、高潮与低谷。但是,成功与挫折使得加气混凝土生产与应用技术趋于成熟;这些经历让我们对加气混凝土有了更深的认识;
——加气混凝土是一种轻质,保温隔热的新型墙体材料;在实现建筑节能50%要求的地域,是惟一可以满足节能要求的单一墙体材料。
——加气混凝土是一种绿色建筑材料。可以消纳大量的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工业废料,保护环境。除了蒸汽锅炉要排出一些二氧化碳以外,生产和供应过程对环境没有污染。
——可以工业化、高效率、大规模的生产。不仅可以生产砌块,而且可以生产板材,组装墙体部件,满足建筑工业化的要求。
基于对加气混凝土发展方向的认识和良好的发展态势,国内逐步形成了几种有代表性的工艺装备技术。民营、股份制的设计、研究、设备制造公司十分活跃。目前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采用的技术装备主要是以“陕玻机”制造的坯体两次翻转的切割机为核心的工艺技术装备。该技术比较成熟,工艺简洁,设备紧凑,深受欢迎。少数也有采用“常州天元“坯体空中一次翻转脱模、坯体横移固定、切割架行走的技术路线。后两类设计都以侧模板承托坯体,进行切割、运送和养护,为将来的板材生产准备了条件。
3.降低投资成本,一度利润可观
珠江三角洲地区依靠有利的地理优势,充分利用大量粉煤灰和河沙资源,依靠河道运输,降低了运输费用。采用了简洁的工艺布置和成熟的技术装备,使加气混凝土生产线的投资降低到50~100元/立方米,而且生产效率较高。当时产销两旺,销售价格一度达到300元/立方米以上,企业利润可观,反过来又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