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第九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侧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5-09-28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转自中国建材报  作者:中国混凝土网
核心提示:第九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侧记

    仲秋的羊城,风和日丽,秋高气爽。

    9月8日~9月11日,第九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暨广东省水泥工
业协会、广东省硅酸盐学会水泥与混凝土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广州隆重举行。这是国内水泥与混凝土界一次空前的盛会,来自全国各地与水泥及混凝土业相关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生产企业的近400名首席科学家、学术带头人、教授、专家、学者、企业家及部分在校研究生参加了这次会议。

   
精英荟萃 高手云集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水泥及混凝土产量最大的国家,中国不仅拥有水泥及混凝土最
大的消费市场,而且也拥有世界一流的水泥与混凝土专家。这次会议吸引了国内水泥及混凝土业内优秀专家的关注,一批顶级中青年专家的到会,不仅显示了这次会议学术上的含金量,而且也意味着本次会议所展示的科研成果代表了国内同业的前沿水平。

    出席这次会议的著名专家有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李元元教授;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
究院博导、“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陈益民教授;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院长、博导、中国建材协会副会长姚燕教授;武汉市副市长、武汉理工大学博导胡曙光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博民余其俊教授;济南大学校长、博导程新教授;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沈晓冬教授;清华大学土木系建材研究所所长、博导阎培渝教授;同济大学材料学院院长助理、博导王培铭教授;清华大学罩维祖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文梓芸教授、樊粤明教授等。此外,还有来自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天津水泥工业设计院、塔牌水泥集团华新水泥集团、冀东水泥集团、浙江三狮水泥集团、珠江水泥厂等院校和大型水泥企业的百余名教授、高级工程师到会宣读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成果显著 信息丰硕

    这次会议被许多与会专家和学者誉为“中国水泥和混凝土业的一次科技思维盛宴”。

    来自国内50余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的160多位学者在会议上宣读了190多篇关于水泥及混凝土的学术论文。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博导、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陈益民教授,清华大学罩维祖教授,广东省水泥协会会长徐惠明高级工程师和华南理工大学攀粤明教授在大会上发言。他们的发言题目分别是《高性能水泥制备的研究》、《国内外混凝土技术研究进展》、《广东省水泥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广东省混凝土工业现状与未来》。尤其令代表们耳目一新的是,听到了陈益民教授向大会报告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中惟一的建材项目“高性能水泥制备的研究”阶段性的研究成果。这个成果代表了目前中国水泥及混凝土科研在这一领域的最高水平。

    大会组织了为期两天半的论文报告会和学术交流,代表们分四级宣读论文。这些论文围绕“水泥熟料化学、水泥制备与水泥性能及水泥基材研究新方法、新技术”、“水泥与混凝土组成、结构与性能、测试方法与水泥基材功能材料”、“化学外加剂、水泥混合村、混凝土掺合料与新型胶凝材料”、“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耐久性、环境保护及二次资源的有效利用”等业界前沿的话题展开了丰富、宽泛而又深入的探索与讨论。这些论文中的优秀成果将代表中国水泥与混凝土业参加明年在我国举行的世界水泥会议。

    明确方向 达成共识

    国内诸多水泥、混凝土业的精英、“大腕”聚首并交流沟通,是为了促进这朵成型的思维之花并结出丰硕的发展果实,为推动中国水泥及混凝土业的进步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和发展动力。
从所周知,水泥及混凝土是当今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人工建筑材料之一。水泥及混凝土业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不仅保持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动力,而且还承担起节能、节约资源、利废、环保的责任。围绕着这样一个严肃的话题,专家们用自己的学术成果表明了自己对这个便是的正确认知。通过讨论,大家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更加明确了水泥及混凝土业的发展方向和自己担负的一份责任。

    我国的水泥年产量已近10亿吨,约占世界水泥的50%。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对水泥的巨大需求仍然要维持多年。但是,水泥生产消耗大量不可再生的资源和十分紧缺的资源,并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为此,我国的水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在于提高水泥性能、增加水泥中工业废弃物利用量,用较少量的高性能水泥达到较大量低质水泥的使用效果,以质量提高替代数量增长,使水泥工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攻关课题。由于混凝土耐久性不尽如人意而带来的资源浪费、经济损失和社会问题,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像中国这样一个每年混凝土用量达到数十亿立方米的国家,科学而有效地延长混凝土的寿命,就是对全社会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莫大贡献。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