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湘]工程机械成为长沙工业领跑军 拉动产值6.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5-18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转自中国工程机械网  作者:中国混凝土网
核心提示:[湘]工程机械成为长沙工业领跑军 拉动产值6.2%

      以工程机械为主体的专用设备制造业,拉动长沙规模工业增长6.2个百分点。

      长沙工业今年的发展主题为“工业项目年”,将通过项目年建设,推动全市工业快速高效发展。 
 
      这一战略在一季度已取得良好的开局――长沙市统计局日前发布的统计信息表明,今年长沙市规模工业企业数达到1691家,比去年净增189家,一季度规模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200亿元,达到241.7亿元。

      园区集聚效应显现

      近年来,长沙市制定了“两区六园”的中长期发展计划,推进了工业园区的建设,使全市主要龙头企业集聚园区。如工程机械、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已成为长沙"园区制造"的特色品牌。

      如今,经过多年发展,园区工业中聚集了全市70%的外商及港澳台企业、60%的过亿元企业;园区工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布局逐步趋于合理,园区经济已成为全市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从空间结构上看,工业园区已成为工业集聚发展的平台。一季度"两区六园"共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27.04亿元,同比增长28.1%;完成增加值36.30亿元,增长27.2%。

      工程机械成为领跑军

      近年来,由于长沙重点培育了产业集群,并大力扶持配套产品的生产,延伸了产业链,产生了较强的产业集群效应。

      据统计,一季度长沙工业增长贡献率最大的五大行业为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工产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一季度,这五大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7亿元,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53.5%,其中贡献率最大的行业为以工程机械为主体的专用设备制造业,拉动规模工业增长6.2个百分点。

      在企业赖以生存的利润方面,长沙市的规模工业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季度,规模工业完成销售收入220.37亿元,增长36.29%,整体经济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到185.05%,同比提高了15.08个百分点。

      非公有制工业成增长主体

      据了解,长沙市目前纯国有工业企业只有76家,主要为中央省属企业,市属国有企业完成改制173户,改制率达到85%,理顺职工劳动关系12万余人,使长沙工业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长沙市通过国企改革促进了国有资产向优势企业集中。在此期间,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崛起,实现了工业增长主体由国有工业企业向非公有制工业企业的转变。一季度,长沙市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完成45.0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4.3%,比重比上年提高了5.8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长沙市的中小企业也在迅速崛起,并在规模工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一季度,大型、中型、小型工业企业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6%、21%、63%,大型企业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比上年减少3.7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已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