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将采用高性能混凝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9-19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转自中国建材报  作者:袁岚
核心提示: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将采用高性能混凝土

      9月11日,由中国建材协会混凝土外加剂分会组织的“聚羧酸盐高性能减水剂及高速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研讨会在安徽黄山召开。会上,行业内的专家分别就我国高速铁路建设、铁路客运专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以及聚羧酸外加剂的产品特点和在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的技术要求等相关内容进行了讲解。此次研讨会共有150多人参加。

      在会上,铁道部高速铁路专家组研究员卢祖文介绍说,到2005年年底,全世界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国家有10个,线路总长度为6393公里;在建高速铁路16条,总长度达到3165公里,将于2007年前陆续在世界上9个国家及我国台湾省建成并投入运营。目前我国的铁路建设发展迅速,规划内容具体,定位世界一流。中长期铁路发展规划为“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3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客运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公里,高速铁路速度将达到每小时300公里。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的设计规定已明确要求“桥涵主要承重结构设计应满足100年使用年限设计”,这对延长结构寿命、提高我国混凝土材料及结构的技术水平将起到重要作用,而对高性能混凝土中必不可少的组分——外加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介绍,在高性能混凝土中所用外加剂,应由使用者选购合适的高效减水剂母体,根据使用要求和所用原材料自己进行复配和试验。出售复配高效减水剂的厂家应当像出售药品那样,在说明书上注明主要成分,以便用户根据需要选用。夏季施工时,在高性能混凝土中复合使用缓凝剂可以延长凝结时间,减少坍落度的损失。同时因缓凝剂可控制混凝土的硬化速度,故在大面积混凝土施工时,可防止出现裂缝,并因延缓凝结而消除冷缝,减少施工的困难。谨慎地在高性能混凝土中使用一定量的引气剂,在混凝土中形成一些细小的圆形封闭气孔,可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减少拌和物的离析和泌水,提高混凝土的均匀性,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另外,工程建设中还将掺加其他外加剂,如防冻剂、早强剂等。

      卢祖文说,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的建设中使用高性能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不是什么高科技,但却是事关工程质量、运行质量和对国民经济有重大意义的技术,而在实施过程中,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为实现耐久性设计的思想、保证施工质量,高性能混凝土的推广应该实现工厂化生产。同时,由于铁路部门对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尚未编制高性能混凝土设计指南。为适应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的建设,铁路部门已经加快了这项工作的步伐,拟订了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条件,尽管还不完善,但可作为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依据。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工程材料事业部主任谢永江,在研讨会上为大家讲解了铁路客运专线对工程结构耐久性设计的要求、铁路混凝土原材料品质的要求、铁路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配制方法、铁路高性能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铁路混凝土施工控制要点和质量检验方法等内容。近年来,铁路系统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施工指南、验收标准的编制工作,并组织制定了铁路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

      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陆继光教授重点介绍了聚羧酸盐高性能减水剂的性能特点、生产工艺,在我国的应用情况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田培教授详细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的由来及其发展过程、配制方法、工作性测试方法以及高性能混凝土与高强混凝土材料成本的分析。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李小和副总工程师介绍了铁路客运专线所采用的混凝土主要构件及无碴轨道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