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闽]福州市三环二期工程规划通过论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9-19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转自东南快报  作者:东南快报
核心提示:[闽]福州市三环二期工程规划通过论证
  昨日,记者从福州市规划部门获悉,日前,三环路二期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已通过专家论证。规划中的三环二期全长10.87公里,沿途将建2座互通立交桥、4座分离式立交、9座水桥。

  据规划部门相关人士介绍,工程预计年底开工,将有望明年底前投入使用。按照规划,建成后,道路设计标准宽度79米,主路计算行车速度80公里/小时,辅路计算行车速度40公里/小时。

  三环二期全线经过3江15村

  据记者了解,规划中的福州市三环二期工程起于湾边互通立交,经湾边村、上岐村、阳岐村、阳下村、木排江、六凤村、吴山村、乌龙江、吴凤村、帝封江、浦口下洲村、敖江村、敖山村、乾元村、省商业学校北侧围墙、杜园农民新村,福厦路、三丰鞋业公司、福州汽车检测中心、市公安局车辆管理所、城门狮山村、林浦村、绍岐村,止于魁岐大桥南岸。全线经过3江15村。

  三环二期全长约11.6公里,扣除包含在湾边立交的720多米后,项目实际长度约10.87公里。全线将拆迁的房屋面积约18万平方米。

  据规划部门相关人士介绍,由于三环二期工程道路等级为城市快速路,因此,包括对主、辅路的配置,以及为保证道路的通畅在沿途将修建2座互通立交桥、4座分离式立交桥、9座水桥等都做了充分的规划设计,乃至工程道路的绿化、环保,规划中的三环二期工程都将堪称一绝。

  道路规划主路单向设三车道

  经过对交通流量的测算后,规划中的三环二期的路面工程,将在主路采用单向三个车道,辅路单向两个车道的标准进行修建。

  据规划部门的相关人士介绍,从三环二期工程的交通功能来看,其主要担负连接城市各组团交通和过境交通,交通流量大,设计双向6车道可以满足2030年内的主路交通量需求。

  但站在发展的角度,规划中的三环二期工程在6车道的主路两侧各设置了3.5米宽的紧急停车带,以备在远期交通进一步发展时,可以通过标线划分改为8车道。

  主、辅路面均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此外,三环路二期工程将根据建设部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来布设公交停靠站点。

  公交中途站设置在交叉口出口50—100m以外处,上、下行对称的站点在道路平面上错开,即对置设站,共在慢车道上设置公交车站7对,将采用港湾式站点设置中途站。

  螺洲互通专家推荐“梨形”方案

  据介绍,依据福州市的路网规划,在49.5公里长的三环路上一共布设了14座互通式立交,其中三环二期内设了两座立交,其分别为螺洲大道互通立交、福泉高速连接线互通立交。

  螺洲大道立交相交道路为螺洲大道,其规划宽度40米,为联系市区与青口组团的交通干道。

  根据新一轮交通规划纲要,拟把螺洲大道三环至青口片区的路段调整为城市快速路,同时调整螺洲大道北段线位与南台大道连接,形成南起青口,贯穿南台岛几何中心,通过六一路连接火车站的全市最长的南北向干道。因此,该节点被专家定性确定为三环与南向射线的部分枢纽组合互通。所以,三环二期工程在该处拟修建一座互通立交桥。

  依据测算的交叉口流量,规划对布设的互通立交进行2个方案的比选:方案一:部分半定向组合,平面造型呈梨形的互通立交;方案二:部分苜宿叶组合,平面造型呈喇叭形的互通立交桥。

  据规划专家介绍,上述2个方案的互通立交在功能上基本相似,也都体现了部分枢纽互通立交的特点,满足各方面交通量的需求。2个方案仅对高架匝道,特别是左转匝道采用不同的布设方式,以形成在交通组织和景观效果等方面有所差异的不同形态。

  规划专家经过细致的比较后,推荐在螺洲互通立交选择方案一,即部分半定向组合,平面造型呈梨形的互通立交。

  同时据规划部门的相关人士介绍,由于考虑到规划中的螺洲大道建设尚未列入计划,同时也为控制三环二期工程的建设规模,螺洲互通立交将采取分期修建的方式。在三环二期工程中将主要修建主线高架但预留匝道口,便于后期实施时再接入。

  福泉高速互通专家推荐“定向组合”

  由于三环二期工程将与福泉高速公路相交,而交叉口同时为四路交叉口,东连福泉高速路,西接规划中的林浦路(另一拟建的城市快速路),南北向为三环,北接魁岐大桥。

  从对相交道路的性质分析后,三环二期工程规划决定在该节点设置全互通枢纽立交。

  依据测算的交叉口流量,规划对布设的互通立交进行2个方案的比选:方案一:部分定向组合立交方案,立交的主要匝道布设在西象限内;方案二:部分苜宿叶组合立交方案,主要匝道布设在东、西象限内。

  规划专家认为,2个方案的互通立交在功能上基本相似,也都体现了部分枢纽互通立交的特点。2个方案仅对高价匝道,特别是左转匝道采用不同的布设方式,以形成在交通组织和景观效果等方面有所差异的不同形态。

  规划专家经过细致的比较后,推荐在福泉高速连接线互通立交选择方案一。

  四个路口将建分离式立交

  依据规划,为了缓解三环方向的直行流量,三环二期工程将在道路沿线的盖山路、环岛路、一条尚未命名的规划路以及福厦路交叉口分别设置1座分离式立交。

  据规划部门的相关人士介绍,为了实现合理的交通组织,并且充分考虑到地质条件,规划中,将盖山路交叉口采用下沉地道式方案,“钻地”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地道式立交方案采用三环路下穿通过与盖山路的交叉口。地道结构为单箱双室,中央绿化带设置竖墙,以分隔空间。

  其他三座立交则均设计为主路上跨的高架立交。其中环岛路高架立交为两段设主、辅路出入口的菱形互通立交。

  近年来,城市高架桥这一快速路的基本做法,随着其对环境污染(主要是视觉和噪声污染)已越来越受到市民的反感。因此,规划中的三环二期工程在受条件限制而不得不设置高架桥的地方,更重视桥型以及其外观效果。

  九座水桥营造江南水乡景观

  据规划部门的相关人士介绍,由于三环二期工程从起点至螺洲立交桥路段大部分临江,而且沿线河网密布,一片水乡泽地。所以规划中的三环二期工程将建设9座水桥,分别为:阳岐河桥、水排江桥、马洲江桥、吴山河桥、吴山支河桥、义序河桥、义序河帝封江桥、白湖亭河桥、胪雷河桥。

  规划同时还要求桥梁设计除满足交通功能外,桥形设计还应与环境相协调,营造出江南水乡的景观。

  相关专家建议桥梁外形宜以拱式桥梁为主,对斜交角度较大的桥梁可采用相对经济的梁式桥,外加装饰板形成柔性变化的立面效果。

  此外,三环二期共设人行天桥及通道18道,预留人行天桥2处。

  道路景观将体现南台岛风情

  据规划部门的相关人士介绍,由于三环路二期工程地处风景秀丽的南台岛,所以道路景观的布置将充分体现“福州南台岛风情”的地域特性,并与乌龙江畔、万顷农田、义序湿地、城门山和未来的城市环境相协调。

  道路绿化景观将选用大叶榕、木棉、桂花、茶花等大花乔木,以及各种棕榈科植物、花灌木、耐阴性地被等植物配置,围绕“城南叠翠,晨曦繁花艳”——闽江南岸至螺洲路、“五月槐花,苇畔银桥下”——螺洲路至马洲江桥、“斜阳江畔,千里暮娇霞”——马洲江桥至湾边立交桥,这3个设计主题来布置绿化景观。

  此外,在追求景观人性化的同时,发挥植物的隔声减噪、吸收有害气体、吸附尘埃功能,提供生态效应。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