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即将截流
大坝即将截流
河南人民气势磅礴的治淮史,正浓墨重彩写下这一刻:2006年10月20日,燕山水库枢纽工程提前一年截流。
随着水库大坝提前截流,燕山水库将以其特有的功能,抵御洪水侵袭,给沙颍河流域的平顶山、漯河、周口三市数百万人带来生产、生活保障,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枢纽工程提前一年截流
燕山水库投资规模大、工程量大、项目多、任务重,且有防汛度汛要求,其最初设计为57个月的建设工期,建设进度就较为紧迫。但为了与国家治淮总体目标相一致,今年6月份,省长李成玉在视察燕山水库时,明确提出2007年年底基本完成燕山水库建设任务。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的建设工作就是在2006年汛后实施燕山水库枢纽工程截流。
为此,燕山水库建设管理局专门召开了专家咨询会,对燕山水库提前截流的可行性进行论证。结果表明,在适当进行投入的前提下可以实现提前截流。经过一系列周密准备,截流时间定在了10月20日。
燕山水库建设管理局局长柳锋波说,燕山水库提前一年截流,是河南水利行业向省委八次党代会献礼的具体体现,表明河南水利行业在贯彻国家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决策方面的坚决性;提前一年截流,也是淮河防洪体系安全的需要。由于洪水发生的不可预期性,燕山水库提前一年截流,就可以提前一年发挥防洪效益,就可以提前一年保护流域内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前一年截流,同时也是河南经济建设发展形势的需要。在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带动下,我省经济发展迅速,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需要一个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为河南的经济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枢纽工程截流,对燕山水库具有标志性的意义。既是水库进入全面施工和关键时期的象征,也意味着水库开始蓄水。我们别无选择,将背水一战。”柳锋波说。
工期紧迫。要实现提前一年截流,建管局必须调整各节点控制工期和形象面貌。为此,建管局倒排工期,并重新编制了施工组织计划:2006年10月20日进行枢纽工程截流;2007年5月31日前大坝具备抵御100年一遇洪水标准,确保2007年安全度汛;台地段大坝全段面必须填筑至116米高程,并且尾水渠必须在2月底前完成砼衬砌工作;溢洪道标在明年5月底前完成大体积砼浇筑等。这些工作如果考虑天气等因素的影响,时间已经不多,任务相当繁重。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决不要没有质量和安全的进度
质量和进度,似乎一直是工程建设中的一对矛盾。柳锋波说:“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燕山水库决不要没有质量和安全的进度。”
柳锋波说,工程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是工程安全运行的前提,这也是建管局要做到一流的工程质量的初衷。在保证一流的建设速度的同时,保证一流的工程质量,才能从根本上发挥出有效的管理洪水和确保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作用。
在建设过程中,燕山水库在质量管理上实行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行政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制;对隐蔽工程采取图片和文字并存归档的方式,实行项目法人、施工、监理三方联合验收,并特邀省厅监察部门参加;通过公开招标,在现场设立了第三方实验室,对工程所用原材料进行检验并对工程施工全过程跟踪检测,确保工程质量。
建管局认识到,实现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治水思路,必须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做支撑。提高水利工程的科技含量,不仅是实践现代治水理念的需要,是确保水利工程优质、安全、高效的需要,更是实现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需要。
2006年3月初,建管局召开燕山水库科研项目专家咨询会议,把燕山水库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以及一些未来施工中可能碰到的问题进行了立项研究。目前已启动了燕山水库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研究、大坝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研究、大坝变形分析研究、燕山水库混凝土安全技术研究等十余项课题。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提高了燕山水库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从而确保了工程健康运行,延长工程寿命。如在大坝上下游护坡方面准备引进先进的护坡技术,该技术在我省水库建设历史上尚属首例。
把科技用于工程建设与管理,是燕山水库工程的出发点,也是每一个工程建设者的目标。科技使燕山水库的建设和管理整体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建设一个工程
造福一方百姓
在治水新思路的指引下,燕山水库的建设者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力求做到建设一个工程,造福一方百姓、创建一个和谐区域、保持当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生态保护与工程建设同步。一是通过工程措施、生态措施相结合,预防、保护、监督、治理、恢复并重,把解决洪涝灾害问题与解决下游用水问题有机结合起来,科学利用和管理洪水资源,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主线,以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目标,高度重视水利水电工程带来的生态影响问题,建立有利于生态保护的调度和运行方式,充分发挥水利工程保护生态的作用,做到在保护生态与环境的基础上有序开发,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三是高度重视移民安置工作,按照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要求,通过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相关产业和提供优惠政策,达到移民“移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的目标。
燕山水库关键词
治淮19项骨干工程之一
河南省燕山水库位于淮河流域沙颍河主要支流澧河上游干江河上,1991年国务院确定为治淮19项骨干工程之一,是淮河流域规划中沙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以防洪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
提前一年截流
燕山水库工程最初设计为2007年截流,2009年年底完成建设任务。这与国务院2007年基本完成19项重点治淮工程的总体目标和河南省委、省政府早日建成水库、发挥防洪效益的迫切要求不相符。早一天建成燕山水库,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就早一天得到保障。燕山水库建管局在河南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将建设工期提前了两年,即2006年汛后截流、2007年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任务。
建管合一
2004年8月,受河南省政府委托,河南省水利厅按照“建管结合、建管并重、精简高效”的原则,组建了“河南省燕山水库建设管理局”作为建设项目法人,负责工程建设管理。同时,河南省编委又批准成立了“河南省燕山水库管理局”,作为燕山水库建成后的管理单位。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实现了建与管理的有机结合。整体工程均按照建管合一、临时建设与永久管理相结合的思路进行建设。
质量进度两手抓
燕山水库是河南省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对质量要求很高。同时,由于燕山水库工程量大、项目多、任务重,且有防汛度汛要求,各建筑物工期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对工程进度要求极其严格。面对这种局面,建管局坚持质量和进度两手抓,实行有力的工程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生态保护与工程建设同步
一是科学利用和管理洪水资源,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高度重视水利水电工程带来的生态影响问题,充分发挥水利工程保护生态的作用,做到在保护生态与环境的基础上有序开发。三是按照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高度重视移民安置工作,达到移民“移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的目标。
燕山品牌
建管局在内部进行制度建设、形象建设、学习型组织建设以及理念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的建设;树立建管理念,印发规范建管行为手册,规范每位员工的行为;弘扬团队精神,形成燕山水库的特色文化,真正打造出燕山品牌。
科技含量
建管局有意识地在燕山水库工程建设、水资源保护、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方面融入先进的科学理念,如运用混凝土施工新技术、坝体护坡新技术、全过程信息化技术等措施对工程安全、耐久和自动化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
燕山水库大事记
●2004年5月,国家发改委以发改农经[2004]808号文批准燕山水库工程项目建议书。
●2004年8月,燕山水库前期准备工程通过验收,投入使用。
●2005年10月,国家发改委以发改农经[2005]2002号文批准燕山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5年11月,国家发改委以发改投资[2005]2498号文核定燕山水库初步设计概算。
●2006年1月,水利部以水总[2006]26号文批准燕山水库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2006年2月,水利部以办建管[2006]33号文批准燕山水库工程开工报告。2006年3月18日,燕山水库主体工程开工。
●2006年6月中旬,河南省省长李成玉视察燕山水库工程。
●2006年8月,燕山水库建设管理局组织召开由国内知名专家参加的大坝截流方案咨询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