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桥位于云阳云安镇,是我国第一座斜张桥;
160多公斤炸药3秒钟成功爆破
施工人员在进行炸药填埋
斜张桥成功爆破
“5秒、4秒、3秒、2秒、1秒……”起爆!10月17日中午12时整,随着爆破施工队工程师一声令下,轰隆两声响过,位于千年古镇云阳县云安镇的中国第一斜张桥轰然倒下,乖乖地沉睡到平静的汤溪河中。至此,这座世界第三,亚洲、中国第一的斜张桥,在经过31年的风雨洗礼之后,最终功成身退,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也胜利宣告三峡工程三期蓄水的最后一座碍航桥被清除。
最后看一眼斜张桥
云阳县云安斜张桥位于云阳县云安镇汤溪河畔,是千年古镇最具标志性的建筑物。它是云安昔日辉煌的见证;它是古镇数万“云安人”结束过河摆渡历史的见证;31年的风雨相伴,如今要炸了,怎不回家去看上斜张桥最后一眼,这是割不断的“桥之缘”,深深情。
爆破前的斜张桥全貌
市民目睹斜张桥沉如水中
10月17日,千年盐业古镇云安迎来了最后的一次盛会。一大早,得知斜张桥爆破拆除消息的云安人三三两两结伴而行,从移民新城赶回“娘家”,来到斜张桥爆破现场,看上斜张桥最后一眼。
记者在现场看到,尽管清晨的那场小雨让天气变得有些冷飕飕的,但现场的气氛却是热火朝天,桥上人来人往,桥两头人山人海,他们中有90%以上的人是原来云安镇的居民。在这不下5000人次的观众当中,至少有20%的人自己带有照相机或是摄像机。他们轮番走到桥头周围,按下快门拍下一张张合影。
记者在现场采访中,看到一个个熟悉的老云安人,儿时的记忆在他们心中萦绕:31年前,他们坐的是木筏子过河上学,有了这座斜张桥,他们过河更方便了;走了31年的斜张桥就要炸了,真有点舍不得呀!
为了最后看上一眼斜张桥,不少老云安人早在清晨5点多钟就坐车赶到现场,尽管他们都知道最终的爆破时间是中午12时整,可他们却愿意等到这桥被炸掉的那一瞬间。老云安人纷纷对记者说:“不看再也看不到了。”
3秒钟整桥被放倒
早上8时,随着“全副武装”的施工人员进入爆破现场,将一包包炸药放进桥面、桥墩的炮眼,老云安人站在350米远的警戒线外,两眼望着那风雨相伴的斜张桥,神情严肃,若有所思,就像是在为“故人”送行一样。
上午11时,随着施工人员的最后一遍检查完毕,现场便开始进入清场阶段。
也许是市民们对这座桥的感情太深了的缘故吧,高音喇叭一遍又一遍地喊他们退到安全线外,但他们那留恋的脚步却十分沉重,以至于用了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才将桥两头的观众疏散完毕。
据云阳县云安镇党委书记刘学东讲,云安斜张桥于1974年7月开始修建,于1975年3月1日竣工,费时7个多月,所用砂石均是当地居民在汤溪河岸尽义务精挑细选,肩挑背磨一挑挑“筑”起来的桥。
12时整,随着起爆令发出,轰隆两声巨响,只见斜张桥上腾起白色烟雾,两个桥柱瞬间消失踪影,桥身坠入水中,时间只用了3秒钟。
刘学东介绍,如果不是三峡三期蓄水水位直逼斜张桥,影响通航的话,该桥再用20年都没问题。此次爆破,全桥共打了80多个炮眼,用掉160多公斤炸药才将其成功放倒。
及时设“义渡”保通行
据了解,云安镇三期移民搬迁已全面完成,千年古镇已化成一片废墟。如今,云安镇还有3000多居民居住在古镇,汤溪河两岸也还有不少农民在古镇生活。
斜张桥“离去”了,云安镇人的出行无疑成为最棘手的一个问题。斜张桥被拆除后,云阳县港航管理处已在汤溪河云安段设立“义渡”,并在炸桥之后及时启动,确保人们通行。
背景资料
斜张桥也称斜拉桥。用锚在塔上的多根斜向钢缆索吊住主梁的桥。
自世界第一座主跨为182.6米的公路钢斜拉桥———斯特伦松德桥首先在瑞典建成之后,1962年委内瑞拉又开创先河,建成世界第一座主跨5×235米公路混凝土斜张桥———马拉开波桥。而我国1975年首次在四川(今重庆市云阳县)建成的,分跨为34.91米+75.84米+34.91米,全长153米,高25米,宽3.7米的预应力混凝土斜张桥,虽然在建桥时间的先后上只能屈居世界第三,但还是开创了我国桥梁建设的先例。
据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最新资料显示,自1975年云阳云安斜张桥建成之后,成为世界第三,亚洲、中国第一的斜张桥。至今已建成各种类型斜拉桥100多座,其中跨径大于200米的有50多座,大于400米的斜拉桥已有20座。在已建成的世界10大著名斜拉桥中,我国就有6座榜上有名。其中,2001年建成的南京长江二桥,以主跨628米成为世界第三跨度的斜拉桥,2000年和2001年建成的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以主跨618米、青州闽江桥以主跨605米、上海杨浦大桥以主跨602米,分别居世界第四、五、六跨度斜拉桥,上海徐浦大桥、汕头喾石大桥分别名列第八和第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