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对所有曾经奋战在北桥施工一线的建设者们来说,是一个丰收的日子,是一个自豪的日子,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他们不仅为此洒下了无数的汗水,还倾注了无数的心血,在历时两年多的施工过程中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迎来了这一天——韩江北桥试通车了!
吊装钢管拱
韩江北桥主桥为五联跨无风撑背靠式系杆钢管混凝土拱桥,主桥跨度580米,是目前国内该类型桥中跨度最大的钢管拱桥,因此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特别是钢管拱的吊装,由于属于水中高空作业,钢管拱下面没有支架,操作难度相当大,是整个北桥建设的关键环节。
“在吊装钢管拱时,它的合拢精度必须控制在1厘米以内,以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单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钢铁热胀冷缩的特性,对温度要求较高,所以必须安排人员在夜间作业。在一天当中气温最低的凌晨四、五点,广大市民还在酣睡时,工人们往往已摸黑起床,顶着凛冽的寒风,开始作业了。这时,伴随工人们的,除了轰鸣的机器和静静的韩江,还有他们一颗颗火热的心和美好的愿望——争取北桥早日建成通车,造福潮州市民!
灌注钢管拱混凝土
钢管拱安装好之后,接下来就是钢管拱混凝土的灌注。据介绍,要灌注好主桥钢管拱五联跨,总共需要灌注30次才能完成,而且每次都必须一次性灌注成功。哪怕是一次失败,也会耽误半年以上的工期。这就要求施工单位一定要掌握好输送泵在输送混凝土时的压力、混凝土配合比的调制以及施工人员的组织协作等三个重要环节。
施工人员介绍,当输送泵把混凝土打进钢管拱时,如果压力过大,就会挤裂钢管拱,如果压力过小,混凝土就无法灌注密实,保证不了质量。同时,混凝土的配合比也很重要,要综合考虑它的和易性、缓凝性和膨胀剂的使用等。比如常规混凝土具有收缩的特性,如果增加了一定量的膨胀剂,使之不收缩,就能充分保证钢管混凝土的密实。为此,施工单位不惜重金,邀请了国内权威专家为北桥调配混凝土配合比。此外,还组织协调好施工人员,使他们控制好操作时间和力度,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克服灾情抢抓进度
去年受强台风“珍珠”和“碧利斯”影响,潮州市遭受了百年未遇的洪涝灾害。北桥的施工单位虽然在获知台风将要来临的第一时间,就开始转移人员和设备,但由于台风来势迅猛,韩江水位上涨急剧,加之有的大型设备和成品无法在短时间内转移,还是给施工单位造成了巨大损失。堤内施工场地全部被洪水淹没,缆索吊系统、预制空心板、主桥便道、T梁预制场以及临时设施等都受水浸,主桥便桥更被江水整体冲垮,主桥第5个桥墩的箱梁支架被冲倒,大部分材料被冲走。
据悉,去年,北桥共经历了6次洪峰,主桥便道多次加固,多次被冲毁,所有钢管拱预制场地也多次被洪水浸泡。但施工单位克服困难,每次洪峰一过,就立即组织人员平整场地,重新铺设施工便道,制作钢管拱,搭建施工电线……施工人员日夜加工,抢抓进度,恢复生产,争取北桥早日建成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