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各位专家:
今天在这里隆重召开“上海市混凝土行业协会外加剂专业委员会二届一次会员大会”,2004年外加剂专业委员会成立时只有70家外加剂企业参加,在上海市建委和上海市混凝土行业协会领导的指导下,在专业委员会主任和常委会的领导下经过行业同仁共同努力,外加剂专业委员会经历了二年多跨越式发展,行业队伍壮大了,到本次会议召开之时,专业委员会已有正式会员121家,在此期间,随着上海市基本建设的高速发展,预拌混凝土产量由2004年4276万m3增长至2006年底5200万m3,混凝土外加剂同样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的快车道,销量由2004年的34万吨到2006年已达近45万吨,增长32%。
一、上海市外加剂企业的现状
2006年因歇业或退出上海外加剂市场的企业共17家,其中本市企业7家,外地企业10家;按产品分类泵送剂企业8家,减水剂企业7家,膨胀剂企业1家,原料供应商1家。歇业或退出的老企业少,新企业多,其中10家为05年刚进入上海。
2006年上海同时新增外加剂企业25家,外地企业占多数,共有17家,其中外资企业2家。按产品分类:泵送剂11家,减水剂6家,聚羧酸2家,膨胀剂3家。原料3家。
截止到2006年12月底现有会员数119家,按备案证产品分类:经销减水剂16家,聚羧酸9家,泵送剂73家,膨胀剂15家,原料供应商6家;按企业性质分:外资企业及中外合资企业13家,国企8家,民营95家;按地区分:本市企业82家,外地企业37家,外地企业数约占1/3,外地企业大多分布在江、浙、皖,另有江西、山西、广东、哈尔滨,今后外地企业的比例会越来越高,我们要有广阔的胸襟容纳来自五湖四海的同仁,以诚信服务共同来规范上海外加剂市场,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办好企业之家。
2006年上海地区外加剂总体质量状况是好的,优质产品是上海外加剂市场的主流。但仍有2家膨胀剂产品和8家泵送剂产品发生产品现场抽检部分指标不达标的不良记录,涉及的不合格指标主要为含气量,含固量、碱含量、抗压强度比等,主要发生在部分小企业,应引起重视,要加强产品出厂前的检测工作,严守最后一道质量关。
2006年按外加剂总销量计算,排名前三位为:第一名上海申立建材有限公司,年总销量为3.8万吨;第二名浙江五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总销量为3.4万吨;第三名上海五四助剂总厂,年总销量为2.8万吨。他们合计年销量近10万吨,占上海外加剂年销售量的22%,超过年销售量的1/5。
二、首届常委班子任期已满换届工作及常委增补工作
2006年6月外加剂专业委员会首届常委班子任期已满,根据上海市混凝土行业协会外加剂专业委员会首届五次常委会提名和推荐,经上海市混凝土行业协会讨论同意,外加剂专业委员会第二届主任会议由主任王辉,副主任江靖和宣怀平三人组成;外加剂常务委员比首届增加8家单位,由28家单位组成,名单是:
上海市麦斯特建材有限公司 |
上海世祥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
上海五四助剂总厂 |
上海申立建材有限公司 | |||
上海麦斯特建工高科技建筑化工有限公司 |
上海新浦化工厂有限公司 | |||
上海焦化有限公司桃浦分公司 |
上海兆申化学建材有限公司 | |||
上海欣良润溶有限公司 |
格雷斯中国有限公司 | |||
武汉三源特种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恒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上海三瑞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上海亮海建材有限公司 | |||
浙江五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傅得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 |||
上海白水泥有限公司 |
上海花王化学有限公司 | |||
上海建研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华联建筑外加剂厂有限公司 | |||
上海宜杨建材有限公司 |
上海华登建材有限公司 | |||
上海贝德混凝土外加剂有限公司 |
上海董福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
上虞市联合化剂厂 |
上海众顺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
上海沪泽建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上海景松工贸有限公司 | |||
新一届专家组名单为: |
| |||
王 辉 |
王培铭 |
王骁敏 |
江 靖 | |
邱湧建 |
宣怀平 |
孙振平 |
吴菊珍 | |
姚利君 |
赵云华 |
朱稚石 |
| |
三、2006年产销量月报表情况和“三证”调换工作
专业委员会接受政府部门和其它机构委托要做好外加剂产销量的月度统计工作,并且扩大统计覆盖面,使统计数据更加真实,更好地反映行业状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好统计交流和信息分析、预测工作,深入了解行业情况,提出发展中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并建立统计数据库,有针对性地收集行业信息,从宏观层面反映行业趋势,为行业和企业发展提供指导。企业每月上报的产销量月报表也是考核企业诚信度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老会员上报率达100%,上报及时率超过95%(原因:填表人出差,休假,更换),但经联系提醒都能立即补报。
而刚入会的新企业会员上报率较差,而且外地企业居多,对该项制度还没足够认识,加之刚入市以为销量没有就无需申报,原因是联系人拿了产销量月报表回去不交代或企业没有设专人负责做报表,没有把该项工作和企业的诚信联系起来。月报表三次不申报该企业诚信考核时将降级。
接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通知:自2007年1月起启用沪统审字(2006)05号“上海市混凝土外加剂产品产销情况”月报表,有效期限:2008年7月。同时停用原“产、销统计报表”。新报表和老报表对照变动为:1.制表机关:原“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变为“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2.填表说明:第二条款和第五条款说明更为详细。请各企业自今年一月起用发下的新表正确填写后上报,请特别注意本月销量只填写在上海地区的销量,并在月底将月报表寄出。
“建筑工程材料备案证明”、“会员证”和“企业诚信手册”三证自2006年6月30日到期,需调换新证,并办理诚信记录考核。本项工作自4月17日开始,当时有会员企业112家,在诚信记录考核中有7家企业因在04年或05年质量抽检有不良记录,被评为C级,需经质量补检缓发备案证;另有12家企业因发生3次以上产销量月报表漏报而被评为B级;企业数的93.8%考核合格总体情况良好。
其间因外加剂市场供大于求,填资、欠款等种种原因没继续备案而歇业或退出上海外加剂企业共17家,余下的企业会员三证调换率和会费收缴率达100%,由于广大企业会员大力支持,如期圆满完成该项工作。
四、“上海混凝土”杂志工作和“上海混凝土外加剂买卖合同”发售工作
2006年出版四期外加剂专栏,定期报道上海混凝土外加剂市场状况,企业专访报道,外加剂产品信息平台,刊登外加剂专家文章及相关会议,新会员报道,希望专家及常委能经常给杂志赐稿,丰富专栏内容。
由于常委单位的支持,外加剂企业成了今年广告插页的主力军。有11家外加剂企业成了“上海混凝土”杂志插页广告的常年客户,为报答企业对杂志的厚爱,杂志编辑组将努力提高杂志质量和服务质量,协会仍以优惠的价格继续为外加剂企业提供广告舞台。
由于“上海混凝土外加剂买卖合同”规范了上海混凝土外加剂买卖行为,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明确双方技术经济责任,保证工程建设正常进行。自去年正式启用后,因而很快得到普及,第一批、第二批早就销售一空,第三批印制的买卖合同也已进入销售。
五、结合当前企业面临的困难进行疏导
由于2006年下半年化工原料大幅提价,企业成本升高,原本企业的利润空隙已经很少,很多企业对萘系产品是否调价举棋不定,一怕同行调价步伐不一致,二怕客户不接受。我们经市场调研征求各方意见后发布市场指导价格,萘系高效减水剂价格每吨上调300-400元,萘系中、高效泵送剂价格每吨上调100-200元。紧接着06年11月16日二届二次主任会议邀请了大部分合成厂的会员,就调整萘系高效减水剂价格进行座谈。根据会议的精神,11月21日出台了沪砼外2006年第01号文件“关于调整萘系高效减水剂价格通知”,寄发所有会员单位,并抄报上海市混凝土协会和上海市建设工程交易管理中心商品混凝土分中心。此举在于疏导市场有序竞争。在工程拖欠款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外加剂市场供大于求失衡是工程拖欠款的根本原因,在还没有一个具有影响力的信用监督机构的情况下,我们对每个入会的新会员,告戒他们必须谨慎入市,加强对客户的还款能力的诚信度考察。尽管现在很多媒体报道“清欠款已达98%以上”,然而企业似乎丝毫没有感受到这股暖流,相反事实上很多企业的资金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因而我们企业唯有绷紧资金这根弦,千方百计做好资金及时回收。
六、顺利召开了“混凝土外加剂与混凝土可持续发展”全国应用技术交流会
汇聚业内知名专家学者,探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混凝土外加剂与混凝土可持续发展”全国应用技术交流会〉,2006年10月30日在上海同济大学逸夫会堂隆重举行。这是由上海市混凝土行业协会外加剂专业委员会发起和组织的我国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的一场盛会。
上海市混凝土行业协会将2006年定为混凝土“外加剂年”,举办了全国应用技术交流会,是 “外加剂年”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
大会组委会由上海市混凝土行业协会外加剂专业委员会、上海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同济大学、上海五四助剂厂、武汉三源特种建材有限责任公司、马贝建筑材料(上海)有限公司、江门甘蔗化工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普茨迈斯特机械(上海)有限公司组成。
本次交流会的会议宗旨:为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全体同仁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展示混凝土外加剂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前景。来自安徽、广东、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吉林、江苏、江西、辽宁、内蒙古、山东、山西、陕西、四川、浙江、新疆、台湾、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22省市及解放军工程学院的270余名代表出席了本次交流会。三个大学、三个研究院、二个外资企业、二个上市集团,在大会上作交流发言。
本次交流会专门编辑出版了论文集,该“论文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可明作序。汇集了由上海和国内其它地区在混凝土外加剂领域工作的专家和科技人员撰写的论文分为“回顾与展望”、“基础理论与研究”、“聚羧酸系高性能外加剂研究与应用”和“外加剂应用技术和典型工程”等四个篇章共54篇。论文中多数涉及新型外加剂的研究和应用,代表了行业的当前技术水平和应用成果。
七、2007年工作计划
1.推行外加剂工艺师职业资格制
随着混凝土工业的飞速发展和现代混凝土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混凝土外加剂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是混凝土外加剂促使混凝土走上持续发展之道。因而加强对混凝土外加剂知识普及和提高从业人员专业水平是促进外加剂和混凝土技术进步,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混凝土行业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上海市混凝土行业协会在建立混凝土工艺师的培训、考核、职业资格注册制度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其成功经验正向全国推广。
鉴于当前我们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的迫切需求和从业人员职业素质丞待提高的实际情况,我们需大力宣传混凝土外加剂工艺师对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作用,在行业协会中确立工艺师的重要地位,建立混凝土外加剂工艺师培训、考核,试行工艺师职业资格制度,使工程技术人员的管理工作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并将其作为考核外加剂企业人力资源及行业诚信建设的重要依据。具体如报名条件、培训课时、评定方法,评定标准等,将和中国建材工业协会外加剂分会合作,争取今年下半年开课,培训合格者将颁发上海和全国有关部门认可证书。
2.构筑网上外加剂产品销售平台
上海外加剂市场现状是产量大于销量,外地外加剂产品和国外外加剂产品仍在不断湧入上海,在供大于求的局面下,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不如走出上海把产品销往全国以及海外,上海已有少数企业寻到产品外销的渠道,如上海五四助剂总厂。聚羧酸系减水剂上海市场使用量很少,2006年全年销量不足万吨,但上海企业生产聚羧酸减水剂遍布全国高铁、深水港等,如上海建研建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三瑞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上海申立建材有限公司等走出去战略给我们以启发。
为拓宽为会员服务的新渠道,完善为会员服务的新方法,2007年除保留“上海混凝土”杂志为会员免费服务的上海外加剂产品信息台外,还将在网上增设为会员服务的“产品销售信息平台”。
3.外加剂企业自律诚信考核
一年一度的企业诚信考核登记将在2007年4月开展,届时各企业将带好上海市混凝土行业(外加剂)诚信手册,前来办理年度质量诚信登记。登记内容为:2006年度产销量记录、报表上报情况记录、产品质量情况记录、2007年会费收缴记录、企业质量诚信评价等级考核,根据各企业2006年诚信业绩评为A、B、C三个等级,到时将作为是否暂停备案证更换或给予绿色通道,并作为外加剂诚信杯入门的主要条件。
4.评选首届外加剂诚信杯
外加剂会员数增幅较快,现有会员数达120多家,为树行业诚信之风,表彰并弘扬行业内先进企业刻不容缓。但上海外加剂企业中1/3的企业是外地入沪企业,如全面展开将会在人力、财力、时间上不胜负担。因而首届将严把评选准入条件,如安全、环保、诚信等级、产销量等将作为评选入门的首要条件,一句话好中选优。
具体的评选办法和标准,届时将会在“上海混凝土”杂志,“上海混凝土网”和“中国混凝土网”进行公示,并以通知发给会员单位。
5.组织国内外外加剂市场调查
为帮助企业会员了解外部世界外加剂市场行情并进行交流,外加剂专业委员会将和国内外相关行业组织联系,由外加剂专业委员会牵头,企业会员根据自愿报名形式,在年内举行国内和国外的外加剂市场考察和交流活动。感兴趣的企业会员可及时与我们联系。
为迎接世博会到来,2007年上海外加剂企业将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依靠高素质人才优势,在“节能、品牌、自律、自身”等方面,发挥创新、增强竞争力。同时上海外加剂专业委员会,将注意自身建设,以新的理念和思维方式不断完善和超越今天,积极探索和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为行业的持续发展作贡献。